APP下载

浅谈“班班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11-07贾江平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班班通运用小学语文

贾江平

摘要:“班班通”是一线教师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实现混合教学的基本条件和必由之路。"班班通"实现教育教学将彻底打破教室、教师、校园的界限,实现局域、城域无界限。

关键词:班班通;小学语文;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81-02

"班班通"的到来,使多媒体技术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世界。"班班通"以其独特的功能:高清晰的图片、高音质的音乐、高性能的动画将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教学方式传递到小学语文课堂。

1.班班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枯燥的教学已跟不上时代的节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现代化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各地中小学纷纷装备了"班班通"工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班班通,以其直观形象、动态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将课文的内容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鲜明的形象。从而使学生 为之动情、愉快、振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2.班班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1“班班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运用班班通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如我在教学《长城》一文时,学生对这一工程的"雄伟"与"巧妙"体会不深,对我国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的感受也很肤浅,我用班班通展示长城的课件,出示了长城的远景图,近景图包括条石、方砖、垛口、了望口、射口。学生十分感兴趣,认真的欣赏着形象逼真的图片,从长城远景图片等能很深地体会到这一工程的"雄伟",从长城的结构能深深地体会到工程的巧妙。学生这时会情不自禁地赞叹我国人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2.2“班班通”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借助表象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班班通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

小学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使用班班通引导,会启开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香港,一颗璀璨的明珠》一课时我在班上展示我制作的课件,一幅幅生动画面,把学生带到课文中所描绘的境界中去,那么课堂一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香港夜景一段时,首先让学生闭上双眼,关掉电灯,拉上窗帘。老师边倒数五个数边放课件,当学生睁开双眼,一幅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的香港夜景展现在学生眼前,伴随着优美悦耳的配乐朗诵,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2.3运用班班通设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会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一些很抽象的问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还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教师可使用多媒体以活化课文内容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其充分感知体验。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班班通设备的应用使教学的指导有了针对性,也可以实现语文教学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同时让呆板的课堂活泼化,让学生处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如《美丽的武夷山》一课中,武夷山的险、奇和武夷山的水清、静,用口头表达很难使学生理解,这时运用班班通电教设备辅助教学,把武夷山的影片或图片分阶段展示出来,武夷山的险、奇和武夷山的水清、静就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些过程的演示,学生一目了然。利用较少的时间,解决了教学难点。

2.4"班班通"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鉴于语文的这一教育特点,合理有效的运用"班班通",就可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描写大自然、歌颂伟大祖国的语言优美的文章。播放小兴安岭的纪录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和自学理解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课文所描绘的美景,使学生幼小心灵迸发出热爱大自然、热爱伟大祖国的激情。 教这篇课文时,我们先用音乐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景物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诗情画意般的语言陶冶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再运用精美的课件创设情景,增强直观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班班通展现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拓宽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深刻,记忆清晰,在复述课文内容时有条有理,形象具体。从而不知不觉在心灵深处产生对小兴安岭的无限憧憬,对祖国美丽山川河流的敬畏之情。

总之,"班班通"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通过班班通,学生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懂得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怀抱着远大的理想,携着志存高远、大鹏展翅的志向,,走向更精彩更广阔的世界。同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合理运用班班通,有效使用教学资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夯实基本功,以扎实的文化知识做后盾,做到寓教于乐,方能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达到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提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丽娟.对多媒体语文教学的思考.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刘定富."班班通"系统设备选型研究 武汉:[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导刊)》, 2007 (4): 41-42.

[3]李胜利."班班通"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 西宁: [J]《青海教育》,2007(Z2).

猜你喜欢

班班通运用小学语文
班班通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中“班班通”资源的应用策略
“班班通”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如何高效使用班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