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时对那时错》的平行叙事分析

2016-11-02周颖李娟

电影文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叙事哲学生活

周颖 李娟

[摘 要] 《这时对那时错》是韩国导演洪尚秀2015年的最新作品,这部生活小品延续了洪尚秀的一贯风格,通过极简的人物、场景和情节展示了对日常生活的深入观察与思考,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生活哲学与日常美学。影片采取了一种别致的叙事结构,即通过平行世界的构建来进行重复叙事,大胆地在一部电影中把同一个故事讲述了两遍,并在二者的细微差别中力图揭示生活中不被人注意的空隙与隐而不发的另一面,带给人无限的思索与想象空间,并最终呈现出生活本身的偶然性与无限可能性。

[关键词] 《这时对那时错》;洪尚秀;叙事;生活;哲学

无论在韩国还是世界影坛,洪尚秀都是一位极具个人风格的导演,他的电影既没有好莱坞的华丽叙事与宏大场景,也没有主流韩国电影对热点社会事件的反映与批判,而是采用极简的叙事风格、人物关系模式与日常化的场景构建来展现平凡生活的细节,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哲学思考。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尚秀导演创作了近20部电影长片,这些电影始终体现着导演的独特风格,从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视角出发,讲述普通男女之间的情感故事,成为逆精英化叙事的一种独特尝试。

洪尚秀在他的处女作《猪堕井的那天》之中就已经将自己的实验精神呈现了出来,他的镜头语言和叙事风格都极具个人色彩,而在此后的电影创作之中,洪尚秀也不断尝试对自己的叙事形式进行突破与创新。《这时对那时错》是洪尚秀2015年的新作,这部电影获得了洛迦诺电影节的金豹奖,获得评论界和媒体的一致赞誉,它一方面延续了导演的创作风格,一方面又有所创新,丰富了自身电影创作序列的多样性。

一、平行宇宙:生活的无限可能

《这时对那时错》这部电影的片长恰好是两个小时,但是导演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把同一个故事讲了两遍,在影片接近一个小时的时候,故事从开头的地方重新开始讲述,片头也重复出现了一次,无论是人物、场景还是情节的基本发展脉络都没有改变。但饶有趣味的一点是,故事虽然有着相同的开端,却因一些偶然事件和人物情绪的细微波动而引起了不同的结局。前后两段的差别就仿似同一个故事的不同结局,导演所展现的是两个相互平行却又存在某些内在关联的世界。

这种利用平行世界所带来的多种可能性而完成叙事的电影已有不少,其中更不乏经典之作,如波兰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机遇之歌》、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的《罗拉快跑》等,但这些电影都是从某个关键的结点开始分出平行世界的,在《机遇之歌》中,影片的主人公威特克在车站追赶火车,导演给出了三种命运的可能:威特克追上了火车;他没追上火车并被警察抓住;他没追上火车但遇上了曾经的女同学,三种命运依次呈现,并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局。在《罗拉快跑》中,罗拉为了救自己的恋人曼尼需要在20分钟内筹到10万马克,导演同样给出了三种不同的可能,三种结局依然是截然不同的。在平行空间的假设之下所完成的电影叙事不仅扩大了影片的内容含量,而且揭示了生活的可能性与偶然性,使影片具备更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为观众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时对那时错》虽然在平行空间的叙事方式上与上述影片有着相似之处,但这部电影在内容上没有二者的政治隐喻与未来想象,剪辑节奏也明显更加缓慢,更重要的是,《这时对那时错》呈现出的差别是十分细致的,与《机遇之歌》和《罗拉快跑》中的毫厘之差产生千里之别的结果完全不同。

同样是利用平行世界的可能性来进行重复的叙事,《这时对那时错》做得更为彻底,干脆从头开始重新把故事讲述一遍,而不是从某个关键的结点生出不同的可能性。因此,洪尚秀在电影中试图通过重复来“窥探生活的空隙”,发现生活原本隐藏起来的一面,贴近生活本真的样貌,而并非想要穷尽生活的所有可能去探索未知。

在这部影片中,男主人公咸春洙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导演,他到外地开讲座宣传自己的影片之时偶遇画家尹希静,二人因同是艺术家而相互吸引。在第一个故事中,咸春洙表现得像是一个情场老手,时机恰当的邀约、看似真心的夸赞和风趣幽默的言谈都吸引着希静,但在希静姐姐的聚会上他不得已吐露了自己已婚的事实,更令希静难以接受的是春洙在评价自己的画作时使用的语言几乎完全一致,这说明他根本不是发自内心地赞赏希静的画作。因此,第一段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不欢而散,希静从放映厅起身离开,为这段感情画上了句号。但在第二段故事中情况则有所不同,两个人相遇的时间、地点和方式都与上一段故事中完全一致,咸春洙这次却表现得笨拙而直率,没有了适时的邀约,在画室中对希静的画作更是坦白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惹得希静不快。误会消除之后二人同去吃饭,在酒馆中春洙首先向希静说明了自己的婚姻状况,然后再向希静表达自己的爱意,希静也对此感到十分可惜,这段感情虽仍将面临无疾而终的结局,但两位主人公因这段感情收获的东西却变得不再一样。

洪尚秀利用这种平行之中的重复叙事为我们揭示出生活的复杂样态和曲折幽微的奇妙之所,其中更是隐含着导演的生活态度与生活哲学。

二、“对”与“错”之间的生活哲学

影片在平行世界的架构下完成的重复性叙事所讲述的两个故事被导演区分为“对”和“错”,但他在片名中所谓的“这时对”与“那时错”,到底哪个是“这时”,哪个是“那时”呢?实际上这些问题不仅导演没有给出答案,每个观众在观影之后也都会产生不同的意见,甚至同样无从判断。归根结底,所谓的“对”与“错”之间并不存在价值判断,导演所呈现的只是生活的微妙和偶然。

无论是前一个故事还是后一个故事,其中的主人公都仅展现了部分的自我,从两个故事中我们才大致可以知道,咸春洙虽然事业小有成就,但也有自己的苦闷和困境。尹希静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生活和艺术追求,但同时也是孤独、渴望认同、希望被爱的。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不完美去生活,渴望拥有更好的生活,他们遇到彼此只是生活中的一个插曲,但如何处理这突如其来的相遇不仅取决于他们展示自己的方式,也将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无论二人选择何种方式,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在第一个故事中咸春洙掩盖了自己苦闷和失败的一面,在第二个故事中他却没有回避自己的无力,笨拙地坦白自己,这两种态度都是咸春洙自身所隐含的可能,选择采用哪种态度或许是出于很多因素的影响,而洪尚秀则没有试图告诉观众对错,而仅仅是将这种细微的差别显露出来,留给观众自己去判断与思考。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对错向来没有那么分明,洪尚秀借此想要表达的与其说是“对”与“错”,不如说是“这时”与“那时”,他更加注重在相同的条件与背景之下,人物自发的情感态度与生活选择,过程显然比结果更为重要。借用海德格尔的哲学来表述,即人被抛入这个世界之后尽管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存处境,但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可以主动地承担起自己的存在,进行决断、选择与筹划。咸春洙与尹希静就像是被导演洪尚秀在特定的时间抛入到寺庙的情境中相遇,这是无法更改的必然,但二人如何相互结识并相互影响却在某种程度上不再由导演决定,他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走向,在细微的差别之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因此,在洪尚秀所构建的“这时”和“那时”之间不是截然二分的,两个平行的世界之间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有着某种说不清的关联,在平行的叙事完成之后,不仅能揭示出上述的生活哲思,还能够令人产生无限遐想。在平行的关系之中完成的重复性叙事具有十足的奇妙之感与开拓能力。导演洪尚秀曾在这部影片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第一部分拍完之后就先给演员看过了,演员在知晓第一段故事的情节结构和主人公的情感基调之后再进行第二段的拍摄,因此在第二段之中两人已有一种无法言明的似曾相识之感,他们带着已有的某些情绪进入第二段故事之中,能够生发出原本所不具备的一些感情。在接受Cinema Scope杂志的访谈时,洪尚秀谈到了这两个平行世界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两个世界是同时存在的,一旦它们之间的关联被明确道出,两个世界就会消失。或许正是因为关联之间的模糊性让两个世界的两种可能得以并置,从而将由这种模糊所带来的疑问留给观众去深思。

洪尚秀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所呈现的生活态度和哲思完全被放置在一种平稳缓慢的氛围与基调之中,对于他来说,对于生活的领悟从来都在生活的过程之中,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也是他一贯的主题,在这一主题之下的探讨也往往是通过略显琐碎的日常生活本身来加以呈现的,但人物之间的行为和言谈又让这一过程充满了趣味。

三、平行、重复与日常生活的复杂性

洪尚秀的生活小品往往是不着一丝痕迹的,观众看不到导演的用力之处,却能够感受到导演想要传达的内容,这种举重若轻的能力来源于导演对日常生活的仔细观察与思考。实际上,洪尚秀每部电影的成本只有几十万美元,电影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海外艺术机构提供的基金。因此,他的影片中不仅人物比较少,场景也基本取自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固定场所:咖啡馆、酒馆、宾馆、街道等,因此吃饭、饮酒、旅行、聊天基本构成了洪尚秀影片中的大部分内容。从形式上看,洪尚秀的镜头语言也并不复杂,他善于使用长镜头,并在场景之中和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产生有距离的观照,有时一个场景中的故事在一个长镜头中皆可以完成,使故事本身能够保持一种完整性和连续性,减少导演主观情绪的介入。

至于影片的叙事结构,自然也与洪尚秀对于日常生活的态度有着密切的关联。洪尚秀导演对自己影片的叙事结构进行了有意的构建,他善于使用非线性叙事结构,如本片的平行重复叙事,《处女心经》《生活的发现》等片中的对比与反复叙事,还有以《剧场前》为代表的套层结构叙事等,都是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对生活进行重新发现。洪尚秀试图借助别出心裁的叙事方式来重新观照已经被熟悉的日常生活,正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处在日常之中,实际上我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已经钝化了,洪尚秀在影片中能够通过平行并置与重复来提醒我们生活被隐藏的另一种面貌,于是在重复之中观众非但没有感到烦琐与冗长,反而还获得了关于生活的新鲜感受。在并置与重复之中,洪尚秀重新激活了被遮蔽的感情,让人物的生命体验更加复杂。

在《这时对那时错》之中,洪尚秀进一步将这种由重复所揭示的生活美学显露给观众。举例说来,在第二段故事中,春洙在酒馆中与希静喝了很多酒,二人也逐渐开始袒露自己的心声。正是因为之前春洙说出了自己对希静的画作的真实看法,希静才会坦白自己很孤独,交不到朋友。而由于希静的坦白,春洙也说出了自己对希静的矛盾的爱慕情感,他为自己还拥有爱上一个人的能力而哭泣,为这份感情的无法延续而伤心不已,希静也因他的诚实而感动。二人的这番真情流露是第一段故事中所没有的,但实际上在第一段故事中春洙未必是虚情假意的,导演通过同一个故事的不同讲法告诉我们有时沟通本身也充满了谬误与偏差,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许会导致事件完全不同的走向。

由于我们的生活是线性的、不可重复的,因此我们对事件与人物的判断往往只能依靠它实际发生过的情形。但洪尚秀借助影像实现了平行的构建与重复的叙事,打开了全新的理解之门。通过这种重返事件现场的方式,观众的视角不再是平面的、线性的,而是立体的、多维的,毕竟生活本身并不因日常的局限而变得简单,它总是复杂而难解。洪尚秀正是用自己的影像来对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加以展示,这不仅是他所选择的对待电影的态度,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洪启龙.“生活的发现”:从现实走向“极简”的银幕哲思[D].重庆:西南大学,2015.

[2] 任丘.《这时对那时错》本是虚无,何分对错[J].中国企业家,2015(23).

[3] Francisco Ferreira,Julien Gester采访,Roger Koza撰文,帕拉多克斯译.重复与区别:洪尚秀自评《这时对那时错》[J].Cinema Scope,2015(64).

[作者简介] 周颖(1979— ),女,河北承德人,硕士,承德医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学、中华传统文化。李娟(1979— ),女,河北承德人,硕士,承德医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医学教育。

猜你喜欢

叙事哲学生活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