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弦索十三套中《将军令》与浙江筝曲《将军令》作曲技法对比研究

2016-10-22于洪晨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
关键词:宫调乐曲浙江

于洪晨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弦索十三套中《将军令》与浙江筝曲《将军令》作曲技法对比研究

于洪晨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本文首先介绍了弦索十三套中《将军令》与浙江筝曲《将军令》的溯源,并从曲式结构与调式两个方面对弦索十三套中《将军令》与浙江筝曲《将军令》作曲技法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从曲法在筝派传承中的变化体会到不同筝派的一脉相承、百花齐放传承方式之美。

将军令;技法;调式

一、《将军令》的由来分析

(一)弦索十三套中《将军令》的由来

《弦索备考》作为中国音乐悠久历史上中保存极其翔实的是弦索乐乐谱,一直被后人不断的参考和借鉴。在1950年,《弦索备考》由曹安和、简其华两名乐曲创造者,将其从工尺谱译成国际通用的五线谱,并且更名《弦索十三套》出版发行。通过声音,节奏,乐律等独特中国传统音乐因素,最大的发挥“本土文化”的特点,来完成筝曲的音乐风格和情感的表达。《弦索备考》分别在第五及第六卷的筝谱及工尺谱对《将军令》进行了描述;而“卷二·琵琶谱”、“卷三·弦子谱”和“卷四·胡琴谱”的目录中,记录了《将军令》的曲名。据爱新觉罗·毓峘先生所述,《将军令》曾经在达官显贵和文人阶层中十分流行,人们常常在吉日良辰、阖家团圆之日,志得意满、逸致闲情之时把玩此乐。可诸位同好一起合弹,也可独自弹奏,合弹时“正工调,诸器皆可用”,无论合弹还是独弹都需要“句读不可拘泥,搃贵乎偷气得法为妙”,讲究的是自在、灵活、丰富的行腔作韵,以及自然流畅的演奏风格。

(二)浙江筝派《将军令》的由来

浙江筝曲《将军令》在浙江诞生、成长、发展历史较为悠久,目前为浙江筝曲的最具影响力代表传统曲目之一。《将军令》最初的诞生离不开清荣斋,其最初起源于清荣斋集合编纂的《弦索十三套》,并在此基础上经浙江筝派著名演奏家王巽之先生不断摸索、逐渐改进演变而成的。它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与王巽之先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19年,据说是王先生向他的启蒙老师——民间筝人蒋荫椿先生习得此谱,民国十四年(1925)春,杭州国乐社成立,王巽之任男部主任,督导训练成效卓著,影响深远。

二、弦索十三套中《将军令》与浙江筝曲《将军令》作曲技法对比

《将军令》在《弦索备考》中的筝曲跟王巽之传谱、项斯华演奏谱《将军令》大致总结以下几点:

(一)曲式结构

图1 

王巽之传谱中的浙江筝曲所具有的结构同十三套中记载的《将军令》结构有所不同,前者为八个乐段,后者所记载的却有三个乐段。即“头、身、尾”三段。最后可跟《翻天鹅》、《金蝉傍》这两个曲牌。乐曲是由原始谱和筝谱组成。两个版本的《将军令》曲谱结构毫不不同。

由图1可知,弦索筝谱与王巽之筝谱在结构上有这很明显的差异,王巽之筝谱跟华氏琵琶谱的结构却很一致,这说明王巽之筝谱受到了华氏琵琶谱的影响。弦索筝谱,乐曲中的出鼓(三)是身(二)与身(四)的连接句,然而王巽之筝谱,出鼓(三)已成为身(二)、身(四)与出鼓(五)中间的连句,这就使它的结构变成了多段体的衍生,可以说和弦索筝谱的变奏结构不同。

(二)调式

王巽之筝谱的构曲方式是五声调式,弦索筝谱却是用七声调式进行构曲。七声调式“二变音”的出现对调式色彩进行了丰富,如身(二)是在下四宫调系统(即D宫调系统)的商、宫调式和G宫调系统的商、羽、徵、商调式之间游弋变化;出鼓(五)是在下四宫调系统的羽、徵之间旋宫转调和G宫调系统的角、商和进行变化。而且五声调式一出现就更出江浙地域音乐特点,大部分是在G宫调系统的羽、徵、商调式中间变化色彩。也看得出王巽之筝谱已将江南音乐风格融入调式旋法的发展上,所以,两者有着显著差异,明显的表达出了两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流的音乐风貌。对比分析浙江筝曲以及弦索谱的《将军令》可知,浙江筝曲版的《将军令》是以多样化的形式蓬勃发展。流派的变化也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继承人会基于质谱根据自己对此的理解适当的对其内容以及结构框架进行修改变动。从而导致相同流派相应乐曲各类差异显著的版本的出现。艺术是多样性的,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习筝者应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各个学派的风格以及发展历程,从而在相同的乐曲中尽情享受不同版本不同风格的艺术美。

三、结论

对比分析浙江筝曲以及弦索谱的《将军令》可知,浙江筝曲版的《将军令》是以多样化的形式蓬勃发展。流派的变化也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继承人会基于质谱根据自己对此的理解适当的对其内容以及结构框架进行修改变动。从而导致相同流派相应乐曲各类差异显著的版本的出现。艺术是多样性的,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习筝者应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各个学派的风格以及发展历程,从而在相同的乐曲中尽情享受不同版本不同风格的艺术美。

[1]林玲.《弦索备考》筝曲之古谱译释及其意义[J].中国音乐,2012:89-95.

[2]张阿妮.清代古谱《弦索备考》中筝曲《将军令》之研究[J].中国音乐,2012: 225-231.

[3]林玲.由《弦索备考》的挖掘、整理、演奏引发的思考[J].中国音乐,2010:19-21.

[4]胡艳艳.古筝曲《将军令》赏析[J].戏剧之家,2015:56-57.

[5]祝杭红.一脉相承、百花齐放——浙江筝曲《将军令》演奏版本的比较研究[J].音乐创作,2014:153-155.

猜你喜欢

宫调乐曲浙江
论宫调系统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宫调声情说”流传考
再议诸宫调之“韵”与“宫调”
父与子
宋词元曲宫调浅谈(节选)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悲伤的乐曲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