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威尔《波莱罗舞曲》长号困难片段分析

2016-10-22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
关键词:长号拉威尔舞曲

武 浩

(江苏省交响乐团,江苏 南京 210002)

拉威尔《波莱罗舞曲》长号困难片段分析

武 浩

(江苏省交响乐团,江苏 南京 210002)

《波莱罗舞曲》(Bolero),又译为《波露曲》、《波丽露》,由法国著名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创作于1928年,拉威尔是法国印象主义潮流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众多的优秀管弦乐作品,为西方音乐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波莱罗舞曲》是其最后一部舞曲作品,作品凭借优美的故事情节,独特的演奏手法,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被公众普遍认为是二十世纪法国最具代表性的管弦作品之一。本论文将就《波莱罗舞曲》中的演奏乐器——长号展开具体分析,解析长号在该作品中演奏难点与技巧。

《波莱罗舞曲》;作品解析;长号;难点;技巧

一、《波莱罗舞曲》作品解析

《波莱罗舞曲》创作的缘由是受著名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所托,于是该作品的旋律具有明显的民间舞蹈风格。“波莱罗”原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响板击打节奏来配合演奏,形式上由主部、中间部和再现部构成。但拉威尔所作的这部《波莱罗舞曲》却独具创新,另辟蹊径,题目中仅仅借用了“波莱罗”的标题,但实际上属于一首自由的舞曲,这也是拉威尔为数不多的专为乐队而创作的作品之一。

《波莱罗舞曲》创作手法很是独特,全曲集中在一个固定的节奏背景之上,由两个不同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第一主题舒展明亮,由长笛在低音区轻轻奏出,具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格,期间单簧管反复演奏之后,由大管引出第二主题,此主题与上一主题相比,明显黯淡,蕴含了一定的阿拉伯风格,仿佛是上一主题的完美答句。《波莱罗舞曲》整体属于一部慢速度舞曲,它的旋律,和声以及节奏都始终如一,在用小鼓节奏接连不断地予以强调的同时,管弦乐队的渐强给予整首乐曲一个多样变化的因素,使整个演奏过程节奏充满活力,让人不禁随之律动。在融入感受的过程中,乐曲仿佛为我们展现出了这样的一种情景:西班牙的酒庄中,一位少女翩翩起舞,开始时她只是缓缓跳动,舞姿优美而轻盈,随着音乐的逐渐热烈,她的舞蹈步伐也越来越欢快、奔放,让所有人开始随着音乐打着节拍助兴,并情不自禁地与少女一起欢舞,最后在狂欢的气氛中结束。

二、关于长号在《波莱罗舞曲》中应用的难点与技巧

《波莱罗舞曲》作品主题虽然稍显单一,节奏也相对统一,但演奏乐器却丰富多彩,利用小鼓击出主导性的节奏音型,利用长号、短笛、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等让主题弹跳游走。其中本作品中长号的演奏成为一大难点,同时也成为众多交响乐团考团长号必考的片段之一。

长号的这段独奏是在一系列的管乐独奏,重奏之后,在演奏时对演奏者有着多个不同性质的挑战。其中包括:长时间的等待、精准的进入、在旋律上下行时保持准确的音准与平稳连贯的气息。另外在演奏一系列较长乐曲的时候,会要求演奏者在音量上吹奏得较响一些,与此同时还要保持极度的通畅,饱满的音色,直到乐段结束。

在演奏高音降D的时候,同样是一个挑战,如下图,如果在整个乐团的音量都偏响或整个乐团的速度都较慢的时候,演奏者有必要考虑选择一些可以多换气的地方,经验丰富的演奏者通常会喜欢在一些较长的音之后换气,同时在第五小节的第二个降D之后换气,这并不是因为在那个时候需要换气,而是要为那之后的长乐曲做好更充足的准备,另外不少人也会选择在第十一小节的中音E后,第十三小节的G,十五小节的降E,和第十六小节的降D后换气,以保证乐曲有一个较强的结束。

谱例:

在以上谱例展示中,一般建议在演奏这段独奏的时候使用颤音,而在这段旋律的音域中,比较保险的颤音表演法是使用拉管做出的。除了这段独奏之外的时候,在于其他乐器同时演奏时不要使用颤音,在整首乐曲的最后,演奏员是可以随需要而选择换气,但是要保持于其他乐器音色的统一和平和,而不是音响上的比赛,多数的指挥家要求在结尾的滑音有着非常精准的节奏,要演奏在拍点上。

为了更好地发展长号的演奏艺术,对长号演奏技巧的学习与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使演奏者能够在《波莱罗舞曲》这一作品中对长号应用自如,以下是在准备和练习中的一些有效建议:背谱,并可以默写,熟悉乐谱的每个细节,为演奏做好前提准备;每天保持练习高音音域;学习者一般在多遍练习后通常会造成体力和嘴劲的透支,所以一些思想毅力上的练习也同样会有很好的帮助,同时在之前可以做低八度的练习;练习自己唱,自己指挥这段旋律,以保证精准的节奏;为了较长的乐句练习自己的气息,可以较慢或更慢的速度来练习;保持自信,可以每天自己为自己录音的方式,保持几个星期;在练习这段旋律是,可以用不同的快慢速度,以准备在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保持一直使用校音器,练习自己的音准。

三、总结

乐器是音乐艺术表演的灵魂,对于每一乐器的学习都需要长久的坚持,长号作为西洋铜管乐器的重要成员,历经漫长的发展与演变,赋予了其卓越的音色,强奏时高亢嘹亮,富有威力,弱奏时又会显得温柔委婉,娓娓动听,长号的加入使《波莱罗舞曲》特色更为鲜明,使作品散发出不凡的内涵,以一种令人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感染着周围音乐氛围。

[1]麻峰.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配器技法分析[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2,(1):39-42.

[2]戎涓仁.拉威尔《波莱罗舞曲》的风格与作曲技法研究[J].山西大学,2013.

[3]戎涓仁.拉威尔《波莱罗舞曲》的配器分析[J].北方音乐,2015,(6).

[4]吴寄斯.长号演奏技巧探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0):27-27.

武浩(1974—),1989年考入江苏省戏剧学校管乐班师从南京艺术学院长号教育家张继春教授。1993年进入江苏歌舞剧院管弦乐团担任长号演奏员。1996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继续师从长号教育家张继春教授学习长号演奏艺术。现担任江苏交响乐团长号首席,铜管声部长,国家二级演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苏管乐家学会理事。曾与国内外众多著名演奏家同台演出如:钢琴家殷承宗,孔祥东,许忠,小提琴家吕思清,薛伟,俞丽拿等;著名指挥家黄晓同。陈燮阳,谭利华,胡咏言,江浦琦,伍尔里希尼科拉耶(德),亨利·帕萨瑞克(澳)、丹尼斯.弗里卡伯(美)等,广获赞誉。2002年发起成立江苏铜管五重奏团,在南京,无锡,合肥,马鞍山等地举办专场音乐会,2008年5月应中国大剧院的邀请,在北京中国大剧院花瓣大厅举行了铜管五重奏专场音乐会演出,广受各界好评。曾获2007年江苏省第六届音乐舞蹈节“优秀演奏奖”和荷兰王国2008CKE国际音乐节“最佳演奏奖”。

猜你喜欢

长号拉威尔舞曲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由拉威尔《山谷钟声》主题形象塑造引发对泛印象主义风格的思考
冬的舞曲
形象表现主义画家——大卫·拉威尔作品欣赏
你好,长号
长号的最后一班岗
长号演奏中唇颤音的演奏技巧分析
寂静中的斑斓——拉威尔《鹅妈妈组曲》之《睡美人的帕凡舞曲》配器分析
长号号嘴的练习方法与演奏中的应用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