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钢琴伴奏与歌者的双赢
——以艺术歌曲《思乡》为例

2016-10-22郝亚惠

北方音乐 2016年16期
关键词:前奏歌者首歌曲

郝亚惠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浅谈钢琴伴奏与歌者的双赢
——以艺术歌曲《思乡》为例

郝亚惠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通俗地讲,一个歌者想要一个好的钢琴伴奏,同样的,一个钢琴伴奏也在寻求一个好的歌者。作为最终目标来说,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是可以达到双赢的。所谓“好”,它的含义具体是指哪些方面呢?本文欲通过艺术歌曲《思乡》,分别从钢琴伴奏和歌者两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钢琴伴奏;歌者;《思乡》

一、案头工作

所谓案头工作,即了解到作品的创作背景,如年代、国别、作曲家创作风格等。《思乡》是一首创作于1932年4月的中国艺术歌曲,韦瀚章词,黄自曲。诗词内容大致表达了,初春时节游子在他乡的寂寞之情,忽闻墙外杜鹃的鸣叫好像在说:“不如回家去!”,并由此激发出主人翁的万种思绪,问落花是否随微波向南流?我这孤独的人愿与落花一同归去的情感流露。诗词虽短小但意境深刻,简短的几句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诗词完满的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触景生情的内心活动等。

对于钢琴伴奏而言,首先要了解到这首声乐作品的感情基调,是欢快的、是忧伤的,还是悲愤的,由此可见这首歌曲的情感是忧伤与惆怅的,因此,弹奏的整体速度也是中速、行板,力度适中。第一段与第二段中间的间奏是用钢琴来模仿杜鹃的叫声,钢伴这时要巧妙地运用跳音等模仿鸟叫声的特点【谱例一】。但在第二段,歌曲的情绪转变为稍微激动,速度可以稍快,力度较强,即通过速度与力度来表现作者跌宕起伏的情绪。最后一句“我愿与他同去”,感情基调又回到原位。

谱例一

对于歌者而言,本首歌最大的挑战就是音准的问题,这首歌曲一开始便是一个#F音,形成小二度的旋律进行,之后多处出现这样升高半音的旋律,增强了乐曲的色彩变化。这需要歌者在初学这首歌曲时要在钢琴上进行音准的校对。另外对歌者音色的把握,不需要风格化与个性化的润饰,而是需要中规中矩的科学发声状态下的音色即可。该曲目的歌词是诗词,因此对歌者咬字吐字的要求也较高。在演唱之前,可以先朗诵歌词,力争把内容交代清楚,即常说的“让别人听清楚你在唱什么”。旋律来源于语言,语言即会有语气,在第二段演唱时语气也要加重一些。

二、合作初探

在双方做好案头工作准备之后,即双方对歌曲都基本掌握的情况下,可以开始进行首次合作练习。笔者曾分别担任过歌曲《思乡》的钢琴伴奏和演唱者两个角色,故在此部分做详细分析。速度标记Andante行板、行进的、流动的,前奏在第三小节(不包括弱起小结)第三拍的后半拍歌者进,钢伴需要在此处抻一下,歌者也要听清楚伴奏,两者共同即在同一气口下进入。

“柳丝系绿,清明才过了,独自个凭栏无语。更那堪墙外娟啼,一声声道,不如归去。”前四句皆为后半拍进,这一部分尤其要保证双方的气口一致,因而听起来从容不紧张。

第二段钢伴先是用琴声模仿鸟叫,进而柱式和弦八分音符均分,且力度、速度增强加快,“惹起了万种闲情”又一句后半拍进,钢伴在第17小节第二排缓进,目的是与歌者同进。“问落花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此句将旋律线拉长,是本首歌曲的高潮部分,钢琴伴奏和歌者在这一句的演绎要和前几句激动的情绪产生对比。

第20小节的最后一拍半,钢琴伴奏的速度和力度变缓变弱,开始进入歌曲的结尾【谱例二】,“我愿与他同去”中的“同”字自由延长,且可在“同”之前吸气换气,为唱好最后一个“去”字做充分的准备。歌曲的最后是歌者先结束,然后是钢琴伴奏的旋律收尾,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歌者的情绪务必不能断,唱完最后一个音情绪要一直延伸直至钢琴伴奏的旋律结束。最后情绪的意境又回归到一开始的平静,但在平静之余,又多了一丝惆怅、无奈,甚至呆滞。全曲终。

谱例二

三、演前试水

“走台”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词汇,意思就是上台表演前的临场模拟,这一环节不管是对钢琴伴奏,还是对演唱者而言都是尤为重要的,甚至决定了最后登台表演的质量与成败。

一般来说,走台时主要预演三点,首先是钢琴。钢琴伴奏平时练习用惯了常用的钢琴,弹奏的感觉也完全是按照以往的习惯,所以要适应一下舞台上的钢琴,也就是常说的“试琴”。所谓“试琴”,即试一试钢琴的触键、踏板的深浅等。其次是声场,这一点对双方都很重要,需要重新做听觉上的调整。因为在琴房里的声场和在音乐厅的声场是完全不同的,伴奏的音量以及歌者声音的反馈等等都是需要做出调整的。最后一点是舞台的调度。单纯的声乐演唱不比歌剧表演,舞台调度并没有那么复杂,但也需要走位的预演,一般就是根据舞台的大小、钢琴的位置来做适当调整就可以了。

四、上台一刻

经过以上三个步骤的充分准备,两位表演者可以上台表演了。这也是对双方的一个挑战和对平时练习的一个检验。表演者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这主要表现在心理素质方面。上台表演台下面对的是众多观众,习惯了小空间里的弹奏与演唱,平移到万众瞩目之下,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有些人在舞台上会比平时更出彩,而更多的人则是会很紧张,因而表演的质量也会下降,这就更需要二者的积极配合与临场的应变反应了。

例如《思乡》这首歌曲,前奏响起,演唱者要听准前奏准确地进入。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钢琴伴奏的前奏是尤为重要的,一个好的前奏的表现可以帮助歌者投入到歌当中去,从而走进歌曲的意境。但是由于上台表演紧张,有些歌者很容易会进错伴奏,这时就需要钢琴伴奏全力配合,中断或者停止是上台表演的大忌。双方的最高境界是琴瑟和鸣,通俗的说就是所有钢琴独奏的部分,包括前奏、间奏、尾奏、过门等,都需要钢琴伴奏的发挥表演,一旦歌者进入,就需要钢琴伴奏让位,突出演唱者的声音,钢琴伴奏即作为烘托和后盾。《思乡》有好多都是后半拍进,这也需要钢琴伴奏在舞台上要保持高度的精力集中,以防进错等突发状况的出现。

综上所述,钢琴伴奏与歌者是既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想达到舞台表演的最好效果,需要双方的不断配合。本文通过笔者的一些自身经验简要概述了艺术歌曲《思乡》双方配合的几点要求,望有所帮助与共同进步!

郝亚惠(1990—),女,汉族,山东省济宁人,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研究方向是“音乐与舞蹈学”中的声乐方向,学术型硕士。

猜你喜欢

前奏歌者首歌曲
草原歌者的大爱情怀
张傲全新单曲《爱我所爱》暖心来袭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陈曦全新单曲《不转弯》震撼发行
珠江:大河入海的前奏
歌者和履痕
黑暗中的歌者——试析《寻找小糖人》的叙事技巧和情感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