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10-14陆泓光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4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模式基础教育自主学习

陆泓光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讨越来越引起重视。“翻转课堂模式”引领了世界范围内最前沿的课堂模式,也引起中国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致力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及所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的研究,提出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探索基础教育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实际运用。让“翻转课堂”这一舶来品,在本土教育园地中开花结果。

关键词:基础教育;翻转课堂模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215-02

如今,“杨思中学课堂模式”、“杜郎口课堂模式”、“凤城六中课堂模式”都已经偃旗息鼓,过去的“教师讲授课堂模式”,又成了当今教学模式的“新宠”。静而思之,从学习的本质特征来看,学生的学习成功与否,肯定不是某种课堂模式所能左右的。“杨思中学课堂模式”等教学模式,虽各有差异,但是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不切实际地过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化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作用。而传统的“教师讲授课堂模式”又过于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单方面的灌輸,教学效果甚微。

实践证明,在“翻转课堂模式”关照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翻转课堂模式”虽是一个舶来品,但是,它内含的合理性和体现的人文关怀,尤其是高效的学习效果,对全世界所有地方的教育都有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也应该把这种先进的教育模式引入课堂。且实践证明,借助“学案”、“详解”和“自学课堂”等方式,完全可以替代网络平台所有的功能。应该说“翻转课堂模式”有很大的生命力。

“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文字辅导”以自学的方式解决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把课堂当成交流和展示的天地。翻转课堂通过将知识传授转移到课前,从而释放出课堂时间用于学生知识的内化。而这个“内化”过程,是完全不用借助于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模式”不能仅在理论的层面研究,只有付诸于实践,对它的研究才有意义。

一、传统课堂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困境与难题

传统的课堂模式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即便是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环节,也是建立在教师“教”的大框架下的“自主”,这个“自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长此以往,学生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下,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学习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者的兴趣。学习成绩的取得是学习者知识内化的外现,若教育者一再强调学生接受能力的偏差,而不从传统课堂模式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伤害角度发现问题,就会永远走不出学生学习的困境。

传统课堂模式下的教师总是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知者形象出现在课堂。这个思维定式,一直被社会所接受,评价某个教师的水平,也几乎没有把某某教师会组织学生学习,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考量优秀教师的标准。

二、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实问题

1.传统的课堂模式难以挣脱。传统的课堂模式延绵已久,一时间要从这种窠臼中走出来,学生和教师都会感到不适。尤其是教师,绝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于“知识的传授”的角色,对于学生的质问和怀疑,会觉得是挑战和不信任,甚至以为其师者的自尊受到了伤害。所以,有很多教师认为翻转课堂模式不适合中国学生。即使参加了一些培训,仍有不少教师认为翻转课堂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所以,致使很多学校试行起翻转课堂模式阻力重重。因此,只有在切切实实看到了翻转课堂模式在基础教育中结下累累硕果之后,才能够使当初顾虑重重的教师真正心甘情愿的投入到实验中来。

2.加重教师的备课负担。实际上,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给教师带来很多麻烦,平时,简单备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得自出心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成小视频或点拨材料,反复录制编写,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尤其是现在我国还没有美国的“慕课”网站,教师的种种课前行为都得靠自己的精心打造。想要把过去在课堂上45分钟才可以解决的授课内容,压缩成十几分钟的视频或一两页的学案,而且还得保证人人看得懂,这不是一件容易事。许多参加实验的教师由于制作设备的原因,很难录制一段理想的“微视频”。由于加重教师的备课负担,学校在绩效工资上又有没有相应补贴措施,就会极大挫伤参加实验教师的积极性。

3.学生课外学习不好控制。翻转课堂首先是一种教学过程的流程再造。过去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课后学生做回家作业的教学形态,将要向“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等方向转变。这就导致学生课外学习得不到保证,再好的视频“微课”,再精彩的课外辅导“学案”,学生课前不看,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怎么样才可以保证学习效果呢?在没有先进的网络平台和手段下,我们只能发动“各方面群众的力量”。早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采用互相监督、家长协助监督的策略,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尤其是“人盯人”的监督手段颇为奏效,这种男女同学的组合,由于受青春期自尊心理的影响,使其都不愿意在异性同学面前丢面子,所以几乎都能够按时按量看视频或辅导“学案”。尤其在互相督促过程中的“非恶意”提问中,一方很容易揭示出对方的底牌,稍有懒惰和疏忽就会马上露馅。在试行翻转课堂模式之初,教师就已经通过开家长会的方式,得到全体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在家庭中家长的作用不可小窥,有知识基础的家长赤膊上阵;自己没有把握的,动员了亲戚家属。

三、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优化策略

翻转课堂模式中,课堂讨论是最中心的环节,知识的内化完全在这个环节完成。所以,教师在课堂讨论环节如何展开并有效引导,将决定整个学习活动的效果。讨论和释疑是必须经过的环节,但是这个环节是否有效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当今社会,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人的基本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就是要求个人不仅要学习宽泛广博的知识,还要学会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竞争力的高低,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多更快。但学习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它是一个持久的、有目的的训练和指导过程。在这方面,翻转课堂模式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从根本上看,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模式探讨和实验意义重大。从培养人的终生能力角度,关注我们在课堂模式的探索,会令我们茅塞顿开。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

学习只有是“自主”而非“他律”,才算有了学习能力。这样看来,翻转课堂模式中的前导环节,课前视频或“学案”以及配套的监督机制,还是或多或少有些先入为主、教师灌输的味道,只不过,是把这个过程变得有趣、简短和富有针对性罢了。翻转课堂将传统的“教—学”过程转变成“学—教”过程,学生需要在课外进行知识学习,在课内进行知识内化。而学生在课外进行知识学习的活动,基本上还是在教师的干扰和指导下完成的。这种形式长此以往,学生也势必形成学习上的懒惰和等待。这样看来,翻转课堂模式的前导环节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少,或由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代替教师完成。这样,把课堂上自主学习的环节,扩大到课外学习环节,将课外教师微课视频或学案辅导,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同伴的辅导或干脆自己学习的情况下,完成知识的掌握,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全程自主学习。当然,这种做法,即便是在率先提出翻转课堂模式的美国也没有实现。但是,作为一种探索,这是完全有必要的,因为再好的方法也有阶段性,翻转课堂模式也必定是阶段性的方法,还需要致力于这一研究的学者予以持续、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杨刚,杨文正,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11-13.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模式基础教育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
基于交互式实验模拟软件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与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