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入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6-10-14谭灵芝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4期
关键词:导入方法大学英语

谭灵芝

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它不用占据很多时间,但却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教学效率。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还能促使教师高效、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本文在强调导入重要性的同时,探讨了导入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导入原则;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207-02

元朝乔梦符有“凤头”之说,即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一样漂亮、俊秀。明代文人谢榛在其《四溟诗话》中指出“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意思是文章的开头导入要响亮。这些都道出了文章开头的特殊作用。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导入作为教学课堂的初始环节,影响着一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的课堂导入能使班级学习氛围在较短的时间内创作出来,能使班上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迅速调动起来,在几分钟内把学生带入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学习情境中,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导入设计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针对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这种目的性和针对性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就应该明确。因此,教师在导入环节就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和适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预先设计的轨道之中。

1.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是孤立的。因此,大学英语的导入必须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有的放矢,使其为接下来的新课教学很好的服务。范范而谈、不着边际的导入,只会给学生对新课的理解造成误导,影响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致。

2.针对学生实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以学生为中心”为教学原则。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生活经验以及兴趣、爱好等,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课堂导入,即使再新颖、再独特,也不能被学生所接受,所喜爱。

(二)高效、紧凑性原则

课堂导入环节只能作为课堂前奏不能作为主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核心部分做好铺垫。因此,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5分钟左右,教师应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学生拉入学习的状态,以取得好的教学成效。

(三)新颖性原则

课堂教学没有可循的固有模式,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环节的导入也是如此,教师应当遵循新颖性原则,运用具有新意、新颖的事物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习的激情,从而使学生拥有愿意继续听下去的欲望,不断给他们视觉、听觉冲击。

二、导入方法

导入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始,根据教学理论和课堂导入原则,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和语言,将学生引入所预设的学习情境中。接下来,我总结了几种大学英语常用的导入方法,即多媒体导入法、话题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和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法。

(一)多媒体导入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运用一系列的信息手段,如图像、声音、视频、幻灯片、动画等进行导入,通过声情并茂、生动有趣的形象化教材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主题中。如在学习unit 8 Apply for a Job的“Talking Face to Face”这一部分时,我给学生播放了电影《幸福来敲门》的片段,它是电影主人公克里斯加纳在一个股票投资公司应聘时的片段。在播放完第一遍之后,我问道:“what is Chris Gardner doing in this short video?”学生答道:“He is applying for a job.”接下来再播放第二遍,并在播放之前提示学生注意面试官的问题。通过再次欣赏这一片段,使学生了解了应聘中常见的问题,如教育背景(education background)、工作经验(work experience)、特长(specialty)、兴趣爱好(interest and hobbies)等,从而为接下来的对话学习做好铺垫。

(二)话题导入法

话题导入指的是教师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话题,如家庭、朋友、兴趣、爱好、校园生活等进行自由交谈或讨论。通过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对新课的印象。与此同时,通过英语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水平。如在教Unit 6 Shopping and Sightseeing时,我先问学生:“Do you like to travel?”他们答道:“Yes.”接下来我再问:“What do you usually prepare for a journey?”此问题一抛出,教室就炸开了锅,“umbrella”、“raincoat”、“food”等相关的单词相继从学生的口中蹦出。这样一来,教师通过与学生的简单交流,因势利导,从是否喜欢旅游到旅游前的准备,自然过渡到该堂课的教学主题。

(三)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指的是教师通过语言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学生创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语境,给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情境,从而达到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获取知识,进入学习状态的目的。如在教unit 3 Road Signs and Commuting 这一单元的“Talking Face to Face”时,这一部分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问路和指路的英文表达。我首先说:“After class, I will go to the 1st dormitory,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here?”听到这个问题后,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告诉我“Go along the Banbian Street,turn left at the gate of western region,then go ahead,it's on your right”在這种热闹的情景中顺利地进入了问路和指路的学习。

(四)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法

很多英语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其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信息,因此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学生如果缺乏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势必会影响其对材料的理解,形成思维障碍。如此一来,教师适时、恰当地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是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整堂课教学效率的不二之选。如在教Unit 5 Food Culture的“Talking Face to Face”部分,為了帮助学生理解对话中所提及的一些西餐餐点,我借助于多媒体手段,通过播放一段点餐视频使学生在欣赏美食的同时了解了西餐点餐的顺序,即开胃菜(appetizer)→汤(soups)→沙拉(salad)→主食(main course)→蔬菜(vegetable)→甜点(dessert)→饮料、咖啡(drinks and coffee)。

三、结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活动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就像一首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任务。因此,教师要花心思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活动,为整个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在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课之余,还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心情放松,从而提高他们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然而,课堂导入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学情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选择适合所任教班级的导入方法,以激发学生思维,为整个课堂教学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姜海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ESP课程教学[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1).

[2]刘佳.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3]肖荣.论课堂导入及其设计[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2):38-41.

[4]郑友训,周忻.成功教学的基础:创造学生参与的课堂环境[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5]薛君.增强师生互动改进课堂环境[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6]金颖.构建和谐的外语学习课堂环境[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

[7]谢丽娟.国外课堂环境研究的现状及对国内相关研究的启示[J].考试周刊,2009,(48).

猜你喜欢

导入方法大学英语
英语课堂中的导入方法研究
改进数学导入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谈初中数学课堂导入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英语课堂多媒体优化导入环节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