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NT-proBNP和hs-CRP的影响

2016-10-11马利平靳宏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25期
关键词:强心心室重构

马利平,靳宏敏

(河北省沙河市人民医院,河北 沙河 054100)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NT-proBNP和hs-CRP的影响

马利平,靳宏敏

(河北省沙河市人民医院,河北 沙河 054100)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强心、利尿、扩血管、抗血小板聚积、抗心室重构、营养心肌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芪苈强心胶囊 4粒/次口服 3次/d,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脏超声、血浆NT-proBNP及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每搏量、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心功能越差者血浆NT-proBNP及hs-CRP水平越高(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NT-proBNP及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神经内分泌激素及炎症标志物水平。血浆NT-proBNP及hs-CRP联合监测可较为准确判断心力衰竭的治疗转归。

芪苈强心胶囊;心力衰竭;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

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亦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早期诊断和评价心功能,并判断预后,对于延缓心室重构,心力衰竭发病过程,保护心脏功能非常重要。近年很多研究证实,心力衰竭时神经体液的改变及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共同参与了心肌和血管的重塑过程,随着心脏标志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反映心脏损伤标志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也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脑钠素N端前体肽(NT-proBNP)是反映心功能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在心力衰竭的诊断、严重程度分级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低水平炎症的生物学标志物,与心功能关系密切,对独立预测未来心血管事件发生最有意义[1]。本研究观察了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NT-proBNP及hs-CRP水平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均符合2007年我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2]诊断标准, 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排除由于严重瓣膜性心脏病或肥厚型心肌病所致的心力衰竭者,伴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肌炎者,由于情绪激动等诱发急性左心衰者,肿瘤及正在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类固醇激素及免疫制剂治者,无芪苈强心胶囊使用禁忌证。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62~82(75±4.8)岁;心功能Ⅱ级8例,心功能Ⅲ级14例, 心功能Ⅳ级 8例;原发病为冠心病1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例。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4~81(73±4.8)岁;心功能Ⅱ级8例,心功能Ⅲ级13例,心功能Ⅳ级9例;原发病为冠心病1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病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2组均给予休息、低盐低脂饮食、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调制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必要时加用洋地黄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3 g/粒)口服,4粒/次,3次/d。2组疗程均为6个月。

1.3观察指标①心功能指标: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率(HR)、心排血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E峰/A峰比值(E/A)。②治疗前后血浆脑钠素N端前体肽(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NT-proBNP采用Roche公司E170 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以及配套试剂测定;hs-CRP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③不良反应。

1.4疗效判定标准依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3]心功能判定标准评定疗效。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或达到心功能Ⅰ级,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足Ⅱ级,上述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分级无变化或恶化。以显效+有效为总有效。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定性资料采用2检验;定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2个月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指标比较2组治疗后LVEDd、LVESd均降低,LVEF、CO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见表2。

2.32组治疗前后不同心功能条件下NT- proBNP及hs-CRP水平比较治疗前2组hs-CRP和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心功能越差者水平越高(P均<0.05);治疗后2组血浆NT-proBNP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均<0. 05)。见表3。

表2 2组治疗前后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比较±s)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2组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头痛2例,胃肠道反应3例;对照组出现头痛2例,胃肠道反应2例。未见血压明显波动情况。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一个缓慢的发病过程[4]。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存活率低,预后不良,其治疗亦是临床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因此,寻找快捷简单且具有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用于心力衰竭诊断示当前研究的热点。临床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是一种与细胞免疫有关的慢性炎症过程,其中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等的激活是导致心肌重塑和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原因。被激活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中有代表性的有NT-proBNP及hs-CRP。BNP是由心室分泌的激素,是由32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多肽,参与心脏血管收缩、排钠等功能,可用于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5]。NT-proBNP是BNP裂解而剩余的片段,主要在心肌细胞受到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增高时由左心室分泌,比BNP半衰期长、更稳定,故更适用于临床检测。心力衰竭患者BNP/ 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或居高不下降,或降幅小于30%均预示再住院和死亡风险增加,其水平对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住院事件及长期预后也有意义的独立指标[6]。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浆hs-CRP、NT-proBNP变化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炎性反应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hs-CRP是一种系统炎症反应标志性因子。研究显示,炎症反应的激活与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有关[7],心力衰竭发生时TNF-α、IL-6、IL-1等炎症因子刺激肝脏合成,分泌hs-CRP。 hs-CRP水平能反映组织坏死和炎症程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病死率和再住院率相关。研究显示,NYHA分级越高,hs-CRP水平越高[8]。本研究结果显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hs-CRP浓度与心功能损害程度成正相关,随心功能恶化程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这说明患者炎症因子产生增多,诱导产生的hs-CRP增多,可以认为hs-CRP浓度能反映患者的心力衰竭情况,故可用hs-CRP水平来评价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力衰竭疗效。

近年来络病理论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是五脏精气衰微的危重症[9],属多脏同病,以心为主。芪苈强心胶囊是运用中医络病理论而研制的治疗心力衰竭的中成药,主要成分为黄芪、附子、丹参、葶苈子、人参、红花、泽泻、陈皮、桂枝等十一味中药。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附子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冠状动脉血流增加而改善心肌供血,增加心排血量。人参补气强心,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和冠脉流量;葶苈子具有强心、利尿、扩血管作用,可增加心排血量、降低静脉压[10]。邬真力等[11]研究提示芪苈强心胶囊可以阻断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降低血浆AVP浓度,增加尿液排出,纠正水代谢紊乱,进而改善心功能。芪苈强心胶囊能够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延缓心衰的发生[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浆NT-proBNP及hs-CRP水平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性,积极治疗后血浆NT-proBNP及hs-CRP水平明显下降,且治疗组LVEDD、LVESD及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CO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能抑制心室重构,调控神经内分泌系统,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且无不良反应,显示出了中药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的综合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荐。

[1]Kuoa HK,Snih AL,Kuo YE,el al. Chronic inflammation,albuminuria,and functional disability in older adul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the National Health and 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1999-2008[J]. Atherosclerosis,2012,222(2):502-508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98-104

[4]Paraskevaidis I,PaIios J,Parissis J,et al. Treating depression in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what’s new inusing selective serotoninre-uptake inhibitors?[J]. Cardiovase Hematol Agenes Med,2012, 10(2):109-115

[5]Eindhoven JA,Van den Bosch AE,Jansen PR,et al. The usefulness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complex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J]. J Am Coll Cardiol,2012,20,60(21):2140-2149

[6]刘路平,谢晓林,林玎. 联合cTnT、hs-CRP、NT-proBNP测定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J]. 心血管病防治,2011, 11(1): 41-42

[7]王慧. N-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探讨[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5):127-131

[8]王大正,蔡力,陶剑虹.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生长分化因子-15、超敏C反应蛋白和氮-末端脑钠肽前体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的研究[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2):39-42

[9]吴以岭. 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5)[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353-367

[10]马梅芳,吕文海. 葶苈子近30年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05,22(5):35-36

[11]邬真力,许顶立,林昇,等.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功能及血浆血管加压素的影响[J]. 疑难病杂志,2011,10(2):120-122

[12]徐涛,李方江,陈立峰,等. 芪苈强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 山东医药,2012,52(32):38-40

10.3969/j.issn.1008-8849.2016.25.036

R541.6

B

1008-8849(2016)25-2836-03

2016-02-19

猜你喜欢

强心心室重构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参芪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益元强心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LVEF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功能不全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