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示形式秘妙,守住语文体性

2016-10-10汲安庆

关键词:诗眼陈老师意蕴

好的语文课,必定是语文课,而非政治、历史、文化或伦理课。亦即必须守住语文的体性[1],再来谈好。

如何守住?指向形式秘妙的揭示!体悟言语表现的智慧!

语文的内容实在庞杂,真的像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可真能体现语文体性的唯有形式知识。夏丏尊先生早就说过:“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上,不应该着眼在内容上。”[2]着眼形式,并非传授陈旧、僵化的形式知识,而是玩绎、体悟作者个性化的形式创造智慧。着眼形式,亦非埋头形式,罔顾内容,而是在形意兼顾中突出形式。唯其如此,语文教学才不会在文本一望而知的层面上拖沓,严重败坏学生的学习胃口,而是在“隐性的意脉”层,还有更为隐秘的形式层(“文体形式、风格、手法等”)的揭示上发力[3],让课堂教学魅力四射。

如何揭示潜在的形式秘妙?陈治勇老师在《星星变奏曲》一诗的教学中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首先,注意诗眼与课眼的统一。陈老师选择的诗眼是“遥远的安慰”。为什么要寻找遥远的安慰?咫尺的安慰不是更好吗?诗歌是如何体现遥远的?光明虽如此“遥远”,但诗人依然执着地寻找“安慰”,诗中哪些文字给人以“安慰”呢?从这种找寻中,你领悟到了什么?理路一脉贯通,结构极其紧凑,节奏张弛有致,诗眼和课眼高度统一,教学的整体感、生命感非常鲜明。

这种理性思辨又是在学生审美体验的基础上不断生成、建构的——让学生勾画诗中陌生而新鲜的词句,再择学生感兴趣的“遥远”展开对话,进而过渡到对“安慰”所含意蕴的探讨,确有一种顺势而化、生命共融的自然和亲切。

没有从显性的诗眼“变奏”切入教学(变奏是指乐曲的变奏,星星怎么会变奏?如何变的?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奏?),而是另辟蹊径,重新择定,这启示我们:优秀诗作,诗眼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用心寻觅和开掘,总能在解读/教学中找到自我的特色!这对不抓诗眼/课眼,跟着感觉走的散漫、肤浅解读/教学,是否更具启示价值?

其次,追求形式与意蕴的相融。撇开意蕴的阐扬,只讲结构精妙、语言唯美、表现手法独特等形式知识,或舍弃形式审美,直奔意蕴而去,充其量只能得到概念化的认知,而非个性化的体验,想陶冶学生的言语表现人格,孕育他们的言语表现智慧,几乎是痴人说梦。陈老师的成功之处是能始终立足形式,引导学生想象意境,体悟情感,并让学生以读强化,不断形成与诗人情感的共振,大有“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的诗趣。学生从句式、措辞、意象等形式视角,感受到夜晚的柔软,春天的漂亮,现实的残酷,体会到诗人愤懑、寂寞、缥缈、执着、守望的内心,尤其是对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以及鸟儿落满枝头意境的想象,堪称审美天眼大开,童趣与诗意一起飞扬的审美创造,没有长期的审美滋养,恐难发出这样的珠玉之声!

不过,尾声处的澎湃抒情还是稍嫌过急。为什么不让学生先说说对那个残酷年代的认知呢?为什么不让学生以一两句话萃取读诗体验呢?教学相长,分享是前提。即使是对视死如归、以身殉道的概括也需谨慎——“寂寞燃烧”不一定只指牺牲,像诗人那样“写苦难的诗”,努力发光、发热,拯救自我,拯救时代,在黑暗中开垦光明,也是。还有,卒“教”显志时,为什么不返回形式,至少在学法引领上点出形式,或在作业布置中强化并延伸对形式秘妙的认知呢?如让学生从形式视角,对江河的诗作与其他人的诗作进行鉴赏比较,从而规避形式审美的断路。

再次,注目形式与类性的关联。陈老师的教学中触及了朦胧诗的类性特点:语言上,陌生而新鲜;意蕴上,复杂而流动:憧憬微茫的希望,追寻遥远的安慰,拷问僵硬的时代——此处扣住“如果……谁还……”句式层层启悟,有醍醐灌顶之效,显得非常睿智、大气。没有洞观肆应的冷静与敏锐,无法达致。又因为执着指向形式秘妙的揭示,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点化、拓展,所以抽象的类性特点能很好地化为学生的审美认知。有了这种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贯通思想,还用担心就课文教课文,学生学了语文后,对言语表现仍一无所知吗?

兴许是受时间限制吧,陈老师没有将感受诗歌(含朦胧诗)的类性特点,如意象的概括、情感的极化、想象的跳跃等,与其他文类(如散文)加以巧妙对比,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的审美认知。

另外,陈老师还关注了形式与篇性的生成。“颤抖”和“颤动”可以互换吗?“游动”能否改成“晃动”?“像白丁香一样朦朦胧胧的希望”,诗人看见了吗?心里看到了吗?诸如此类的形式追问,直逼诗歌的篇性特点——言语表现的个性和所抒之情的特质,催生了一个又一个独特的思考,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审美的高潮,就像诗歌的作者江河一样,陈老师的教学也汩汩滔滔,极富生气。将诗人对柔软之夜的渴盼,与关雎男对幸福之梦的憧憬加以联系,将“鸟落满枝头”与“人闲桂花落”在“人闲”的意义上打通,均显示了他对形式与篇性有机生成的努力。这方面,空间巨大,比如与朦胧派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比,或与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的《雨巷》比,江河的言语表现到底存在怎样的自我量度?仍值得深入探索。语文教学有了如此的深度追求,还担心学生对言语表现的个性与智慧木然无知吗?

参考文献:

[1]汲安庆.一个尘封的美学存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52.

[2]夏丏尊.夏丏尊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52.

[3]孙绍振.名作细读·自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

(责任编辑:方龙云)

猜你喜欢

诗眼陈老师意蕴
诗眼
诗眼
紧扣诗眼深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认字”大师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意蕴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