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创新平台引进评价方法研究

2016-09-23李妃养袁永

科技与创新 2016年15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

李妃养+袁永

摘 要:在深入分析公共创新平台引进评价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基础上,探索了公共创新平台引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流程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相关理论研究,为各地引进公共创新平台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公共创新平台;评价指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绩效评价体制体系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5.001

公共创新平台是提升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引擎。目前,是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广东、浙江、江苏等省的部分所辖市县(区)加大了对公共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引进高校、科研院所与创新型企业到本地共建公共创新平台,以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政府管理部门而言,在引进建设公共创新平台的前期,如何评价引进的公共创新平台的实力,引进的公共创新平台是否切实对本地经济社会有较大的创新支撑作用,如何筛选最佳的公共创新平台主建方,如何保证引进建设公共创新平台决策的科学性等,这些问题均迫切需要深入研究。

1 引进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1 公共创新平台评价理论研究

从理论的角度看,目前,国内针对公共创新平台引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没有可供直接利用的公共创新平台引进评价指标体系。但学术界对产业创新平台运行绩效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这为构建引进公共创新平台评价指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任勇旗和金相龙建议将技术服务水平、研发能力、建设规模等作为一级指标构建创新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屠俊捷和兰文燕运用资源整合、创新能力、创新服务、运行管理等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构建了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王立剑和刘佳将资源投入、研究成果、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作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评价的宏观指标,并开发了11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王雪原等基于多主体的视角,分别从服务效果、集聚效果及自身运行效果等方面对创新平台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王斌和谭清美根据产业创新平台的运行机理,将产业创新平台评价结构体系分为了4个方面,即研发体系、环境体系、外围支撑体系、产业化体系,并对其组成内容进行了细化,由此构建了产业创新平台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夏冰和吴永志基于基本情况、孵化企业情况、服务能力情况、管理规范情况等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

1.2 各地创新平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经验

从实践的角度看,浙江省、江苏省淮安市、广州市南沙区等个别地区建立了创新平台的资助绩效评价体制体系,为各地构建、引进公共创新平台评价指标提供了一定的经验。2014-10,浙江省科技厅发布了《关于开展浙江省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绩效评价的通知》,构建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运行绩效评价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基础条件、能力建设、服务成效)和8个二级指标(基础设施、人员配备、承担项目、知识产权、科技成果、标准制订、科技服务、平台效益)以及16个三级指标;淮安市制定了《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建设运行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平台运行绩效评价指标包括4个一级指标(平台建设、平台管理、运行绩效和效益评价)、7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南沙区出台了《科技创新平台贡献奖励办法》,考核评价指标包括4个一级指标(创新能力、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及培养、国际科技合作)、13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

1.3 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启示

尽管不同研究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均十分重视研发能力、基础设施、创新能力、投入能力等能反映平台基础实力的维度。比如,屠俊捷和兰文燕在构建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时,就特别强调资源的整合;任勇旗、金相龙、王立剑、刘佳、夏冰、吴永志等学者的研究中也都有类似观点。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浙江省、江苏省淮安市的创新平台评价指标也特别强调基础条件、硬件和软件建设。

目前,大部分相关研究都十分重视服务能力、研究成果、成果转化(产业化)、创新产出、创新绩效、创新服务等。持有这些观点的学者有曹萍、陈福集、王洁、曹莉莎、屠俊捷、兰文燕、王雪原、王斌、谭清美、夏冰、吴永志等。考虑到研究成果和成果转化(产业化)能力本质上就是生产与服务能力,浙江省、江苏省淮安市构建创新平台指标时,都将科技成果、服务效果、运行绩效作为重要一级指标。

此外,部分研究学者还关注管理规范情况、运行管理、运行绩效等组织运作等方面,比如夏冰、吴永志、屠俊捷、兰文燕、王雪原等。周艳春认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能力”对创新平台的发展至关重要。考虑到引进的公共创新平台资源整合与研发能力的增强将提高产出与服务的水平,因此,需要较强的运营能力的支持。淮安市创新平台指标将平台管理作为一级指标之一,特别强调制度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相关理论依据和经验,本研究以3个一级指标(平台主建方的支撑能力、平台的产出与服务能力、平台的运营能力)、10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构建指标体系。

2.1 平台的资源整合与研发能力

平台主建方的支撑能力是平台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主要受主建方的研究基础能力、研发人员的投入情况、研发仪器设备的投入情况和知识产权的投入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主建方研究基础能力包括主建方的科研综合实力、引进学科(技术领域)的实力和主建方的后续支持强度,研发人员投入情况包括研发人员的数量、副高以上职称研发人员的比例和高层次人才的数量,研发仪器设备的投入情况包括研发仪器设备的数量、研发仪器设备的先进性、拟购置仪器设备的先进性,知识产权的投入情况包括专利授权的数量、发明专利授权的数量和其他知识产权授权的数量。

2.2 平台的产出与服务能力

平台的产出与服务能力是衡量引进公共创新平台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预期直接产出能力、预期服务企业能力和预期间接产出能力。其中,预期直接产出能力包括专利授权的数量、发明专利授权的数量、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数量,预期服务企业能力包括服务企业的数量、服务企业的形式及效果、孵化企业的数量,预期间接产出能力包括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平台运营能力

平台运营能力是保障公共创新平台发挥功能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和运行机制的建设情况。其中,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组织机构的建设情况、负责人的组织管理水平,运作机制建设情况包括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建设、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情况和企业的合作能力。公共创新平台引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 平台评价得分

拟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结合专家的主观评价和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测算出每个指标在公共创新平台引进评价指标中所占的权重。

3.1 权重的计算方法

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首次邀请了相关专家运用FAHP法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确定了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3.2 模糊判断矩阵

建立了递阶层次结构,构造了模糊判断矩阵。将待研究的对象条理化、层次化,构造了一个层次结构模型,同一层次的所有元素根据其对公共创新平台能力评价重要程度进行重要性的两两比较,重要性程度及其含义如表2所示。

比例标度的每一个值均由专家确定,对同一个层次下的所有元素可以构造一个判断矩阵。由于该判断矩阵具有依矩阵对角线对称的性质,因此,只需要判断上三角的元素。矩阵aij>0,

,比如,在平台产出能力指标中,需要关注研发仪器设

备的数量和研发仪器设备先进性的重要性。有专家认为,研发仪器设备的数量指标比研发仪器设备先进性指标重要,评价为5,因此,研发仪器设备的先进性指标与研发仪器设备的数量指标的比为1∶5.将该层两两相比,可得到综合的判断指标。

3.3 权重的计算公式

确定各层次指标相对权重的计算方法包括和法、根法和特征值法等,根法较为常用,其原理如下为A的元素按行相乘得一新向量,将新向量的每个分量分为n次方,并将所有向量利用以下公式归一化,即为权重向量Wi:

确定分值后,专家通过现场调查、材料审查等方式对申报单位提供的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核实后,根据公共创新平台评价指标评分,各项指标评价得分加权后得到平台最后分值。平台的最后得分可作为是否引进建设该创新平台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任勇旗,唐毅,刘召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评价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9).

[2]夏冰,吴永志.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平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3(01).

[3]屠俊捷,兰文燕.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论坛,2009(08).

[4]曹萍,陈福集.基于ANP 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02).

[5]卢方元,张利平.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05).

[6]王洁,曹莉莎.区域创新体系视角下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东莞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12).

[7]王斌,谭清美.产业创新平台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设置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12).

作者简介:李妃养(1986—),男,广东湛江人,硕士。袁永,男,河南商丘人,助理研究员。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
智能电网风险评价研究
陕南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水平评价及后期扶持
编程类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方案研究
我国上市银行成长评价研究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证分析
中国药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