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思考

2016-09-10祁重阳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质青少年

摘 要

根据有关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数据统计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有的地方63.7%的高中生在征兵过程中体检不合格,大学生的体质比高中生还要差,其现状令人担忧。本文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分析,提出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和优势,建议学校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改变目前学生令人担忧的体质现状。

关键词

学生体质 传统体育 开展优势 建议

一、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

1.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

2014年3月21日《山西日报》刊登了一篇《中国青少年体质堪忧 连续25年下降》。文章说青少年力量、速度、爆发力以及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全面下滑,在全国中小学中,近视眼和肥胖的比例仍不断上升。中国男性以1.697米的平均身高位居世界身高排行榜第32位,韩、日平均身高分别为1.74米和1.707米,位居第18位和29位。男性少年儿童的平均身高低于日本同龄男性少年儿童2.54厘米。

近年来,学校在运动会上,特别是在军训期间,每年都有学生猝死、生病、晕倒的事件发生。据这几年有关资料反映,从小学到大学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小学生中小胖墩、小眼镜、小豆芽越来越多,有的地方63.7%的高中生征兵体检不合格,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出现低龄化现象。古人云: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强健的体质是家庭和事业的基础,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2.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因素

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就目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来看,导致体质连续下降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家长、社会对学校的评价聚焦在升学率上,学校的社会声誉、地位、优质生源以及职工的收入直接受升学率的影响,有的高中复读生规模庞大,学校走上管理军事化、办学企业化的路子。在这种情况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难以真正落实,学校在教改和课改的过程中也是围绕着考试和升学做文章,重智育轻体育是必然结果。体育课教学内容简单陈旧,重复较多,枯燥乏味,如三大球、田径、体操这些体育项目对学生身体条件要求高,技术难掌握,比赛成绩差,学生不能选择自己喜欢而又适合的运动锻炼项目,因此失去了参与的兴趣;授课方式机械僵化,往往是老师讲解理论和要领或做一些简单示范,学生站在一旁听或看,训练时间短,强度低,效果差。体育课被语、数、外等主课挤占的现象仍然严重,不少学校尤其是广大农村和偏远贫困地区专职体育教师短缺,体育课常常由其他课的老师兼任,出现了体育课两颗球(篮球、足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现象。体育课的安全问题,也是制约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因素。因此,各类体育器材在操场上消失了,体育课的时间压缩了,难度强度也降低了。

(2)学生和家长的因素

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怕苦怕累,不愿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学生在学校有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基本上没有课外活动时间。节假日还要补课或报其他兴趣班、特长班,学生根本没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家长在升学难、就业难的压力下,没有把孩子的健康放在首位,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行,不愿让孩子花太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自己也因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没时间陪孩子一起锻炼。另外,家长过分注重给孩子增加营养,不科学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会损害孩子的体质健康。

(3)投入不足,管理滞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相对于其他行业,教育投入不足,体育投入更低,学校的体育设施、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另外,中小学合并,使问题更为严重。目前即使在一二线城市,没有运动场,学生不能同时做广播体操的学校依然存在,学校生均运动场地面积严重不达标。社会公共体育建设方面与城镇建设不相适应,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体育事业建设滞后,开发商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没有严格按照建设部的有关要求建设配套的体育设施,即使有少量器材和小块场地也不适用青少年体育锻炼。为举办国内国际赛事,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了不少运动场馆,但投入大、效益低,比赛过后大多闲置,不能为全民健身所利用。大多公共体育场馆不对外开放,校内的场馆也限制很多,导致学生不便进行体育锻炼。

总之,学生体质连续下降,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都有责任。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相互衔接配合,创造必要的条件,营造良好的运动锻炼环境和氛围,注重培养青少年“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使之养成坚持运动锻炼的生活习惯,才能有健康的体质。

二、民族传统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优势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的具有养生、健身和娱乐性质的文化形态,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与西方体育相比,强身健体的价值更高。

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收集到56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共计977项。其多元化的特征,可供不同人群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形式进行锻炼和运动。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养生健身类项目,如导引、气功、太极、五禽戏、八段锦、各种健身操等,这些项目一般动作简单,轻柔舒缓,适合各年级学习锻炼,长期锻炼可起到养心、养神、提高人体免疫力、缓解压力、调节情绪、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的作用。娱乐休闲类项目,如放风筝、呼啦圈、舞龙(狮)、扭秧歌、跳绳、跳皮筋、踢毽子、滚铁环、抖空竹等,这些项目易教、易学、易传,通过锻炼可增强学生的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耐力与毅力,同时还可获得运动的乐趣。竞技类项目,如赛龙舟、抢花炮、武术、摔跤、马术等,对提高青少年的臂、腿、腰部力量,提高耐力、爆发力、灵敏性和柔韧性,培养挑战拼搏的精神和勇气等方面都有显著作用。

根据我国目前学校现状,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民族传统体育和其他体育运动在强身健体方面有相同的功能,具有“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功效。运动项目有力量、速度、技巧、智能等多个方面,许多项目可终身从事,与西方体育相比,适应范围广,易纳入生活方式,可伴终生为其健康服务。

其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简单易行,贴近生活,易学易开展,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投入少,见效快。许多项目几乎不用投入,如踢毽子、跳皮筋、打陀螺、秧歌等,开展这些项目也符合我国许多中小学办学实情。

再次,民族传统体育广泛的适应性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对现代体育形成有益补充,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项目进行运动锻炼,从而增强运动兴趣和锻炼热情。

最后,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丰富校园生活。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学校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场所,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培养青少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和理解,较好地继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形成特色的体育文化,从而丰富校园生活。

此外,民族传统体育丰富的内容和繁多的种类还可以为上百万的残疾少年儿童提供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锻炼项目,以增强残疾儿童的体质健康。

三、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在学校引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首先需要教育管理部门特别是学校校长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一个好校长,会带来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思想观念、认识水平对学校开展一切活动至关重要。改变学校长期以来存在的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认识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学习、生活、工作乃至整个人生的重要意义。要把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作为学校一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措施,作为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切入口,把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认真、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

2.加大宣传,形成共识

首先,学校要在广大师生中广泛宣传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开展学习、普及身体健康知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知识、体育欣赏知识,了解有关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对身体健康的价值,体验运动的快乐。应让班主任及其他学科的老师都能认识到运动锻炼对学生健康成长是多么的重要,主动配合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合理安排课程和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再挤占学生的运动锻炼时间,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积极参加运动锻炼。其次,学校要通过班主任家访或召开家长座谈会的形式向家长宣传体育锻炼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和意义,使家长自觉更新观念,把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时刻关心孩子的健康,不再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鼓励孩子全面发展。只有学生、老师、家长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才没有阻力。另外,学校要借助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学生在校内外开展运动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学生提供运动锻炼的条件。

3.因地制宜,合理选择

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娱乐性、广适性和地域性特点,学校在选择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兴趣、爱好等特点以及学校所处地域的民族习惯和传统,结合学校自身的场地、器材、师资等条件,合理选择在当地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在内蒙古地区可选摔跤、骑马,在回族地区可选毽球、跳皮筋,在藏族地区可选跳锅庄舞,在延边朝鲜族地区可选跳板、秋千等。也可对项目进行优化组合,合理取舍,融合渗透,改革创新。把所选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当前新课标规定开设的体育项目共同开展,以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

学校引进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目的是弥补现行体育课程的不足,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而不是取代现在开设的体育课程。因此,在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不能随意和盲目,必须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教学内容。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使其所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实际效果能够达到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5.加强师资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我国体育师资总体短缺,在广大农村和偏远贫困地区更为突出,专职体育教师缺编严重,体育课往往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体育课也就成了空壳课。在体育教师总体不足的情况下,具有民族传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少之又少。因此,学校要重视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师资,了解和掌握本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一定要注重实效,确保教学质量。为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通过组织比赛,与其他学校交流学习,相互借鉴,不断深入发展。

6.增加投入,改善条件

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必要的投入。民族传统体育简便易行、易教、易学、易开展、易比赛,学校要增加投入,维修规范场地,购买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以确保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质量。

我国从1984年重返奥运会后,奥运成绩一届比一届好,并且200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获51枚金牌,位居第一。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38枚金牌,位列第二。这些成绩与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形成巨大反差,究其原因,一是我们的体制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我们长期对奥运项目的重视。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体育课基本上是奥运会项目,体育教学中侧重于技能和考试成绩,在学校民族传统体育长期处于边缘化,真正有利于学生健康的体育运动没有开展起来,更没有形成为健康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氛围。

为增强学生体质,2007年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和团中央要求在全国各类学校中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准备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生体质健康达到及格等级以上。但几年过去了,实际情形并不理想,青少年体质下降的情况并没有好转,说明现行的学校体育教育仍存在严重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学校加快体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势在必行。

参与文献

[1] 山西日报,中国青少年体质堪忧连续25年下降[N].2014-3-21.

[2] 曾于火,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邱梅珍.王俊奇.民族传统体育对青少年体质的几点思考[J].运动,2012(9).

[4] 曲宗湖,陈青,孟丰年,学校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5]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

[6] 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S].2014.

[作者:祁重阳(1989-),男,山西太原人,天津体育学院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质青少年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青少年发明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