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6-08-11梁瑞坚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白血病无菌导管

梁瑞坚



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梁瑞坚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基础导管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的舒适程度进行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少管道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白血病;PICC导管;集束化护理;管道不良事件

白血病患者往往需要接受长时间的化疗,需要通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给药[1]。PICC的护理至关重要,如果导管护理不当,很可能会对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造成不利影响。我院对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分别给予患者基础导管护理、集束化护理,以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白血病患者的PICC导管护理提供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白血病,均接受化疗,并经PICC给药。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7~60岁,平均(37.24±12.63)岁。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8~59岁,平均(37.43±12.5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行基础导管护理,在患者化疗的过程中对导管进行护理,并告知患者PICC导管给药需要注意的事项。观察组在基础导管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具体如下:(1)集束化护理教育培训。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对小组中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集束化护理培训,使每个护理人员都能熟练并掌握集束化护理的理论和操作知识,并在护理过程中,每5 d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如考核不通过,应再次进行考核,直至考核通过为止。(2)无菌化穿刺。在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在为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应采取六步洗手法进行手部清洁,穿戴隔离衣、无菌口罩、无菌手套以及无菌帽。穿刺室内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并进行隔离,减少进出的人员,尽量保证静脉穿刺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在置管前,应对使用的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对穿刺留置的导管进行严格的消毒,严禁置入受到污染的导管。PICC的置管位置最好选择贵要静脉、肘上静脉。(3)导管日常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对导管进行密切观察,注意查看导管的刻度,观察导管是否发生移动;对导管周围部位的皮肤进行密切的观察,观察是否出现炎症感染,一旦发现轻微炎症反应,应立即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进行处理。对静脉换药包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选用统一的中心静脉换药包。导管固定时应尽量避免导管直接接触胶带,封管和冲管时动作应尽量轻柔。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导管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血栓以及管道静脉炎等管道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对两组患者的舒适程度进行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舒适程度[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的舒适程度进行评价,1~3分为不舒适,4~7分为中度舒适,8~10分为舒适。护理满意度:使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等3个选项。

1.4统计学处理在SPSS 17.0软件中录入数据,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管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表1)

表1 两组患者管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例)

注:对照组出现导管感染1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脱出3例,血栓2例,静脉炎1例;观察组出现导管脱出1例,血栓1例

2.2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舒适程度对比±s)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3 讨 论

3.1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的重要性白血病是由于骨髓白血病细胞出现克隆性增生引发的造血功能障碍,治疗难度大,死亡率较高。目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方法主要有化疗、异基因骨髓移植,其中异基因骨髓移植因骨髓来源极少、移植骨髓成本大,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较窄,化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最常用方法[3]。在白血病患者化疗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静脉持续注入化疗所需药物,但普通的静脉给药对患者静脉的损伤较大,容易引发静脉炎[4]。PICC给药能够有效解决静脉穿刺损伤的问题,通过对穿刺导管进行固定,可避免多次穿刺对静脉造成的损伤[5],但在PICC给药的过程中,如导管固定不当,一旦出现导管脱出、导管堵塞等情况,容易对静脉给药造成不利影响[6]。因此,有必要对白血病患者的PICC导管进行护理,这对于白血病患者化疗给药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作用本次研究选取了100例经PICC导管给药的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施行基础导管护理,仅对患者进行基础的导管护理,护理不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无法满足新时期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集束化护理,集束化护理是在新时期护理服务要求下形成的护理理念,是循证实践理念在临床护理中的具象化,通过对护理措施进行整合和重新规划,从而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7]。本次研究中的集束化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集束化护理教育培训、无菌化穿刺、导管日常护理等,其中集束化护理教育培训通过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使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集束化护理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无菌化穿刺主要是通过对穿刺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操作步骤、手卫生、消毒、置管以及穿刺技巧进行严格规范,从而有效减少污染源,减少感染的发生,同时,还能减轻置管时对患者的干扰,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导管日常护理主要是通过在日常护理中对患者的导管进行精心的护理,从而尽早发现管道不良事件,尽早处理,避免引发严重的后果,同时,由于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导管进行严密观察和注意,能够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3本次研究结果及结论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管道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白血病患者的PICC导管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管道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改善预后,这主要是因为集束化护理中对护理人员进行了专业化的培训,并提倡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可有效减少护理差错,同时,对患者的导管进行严密观察,可及时规避风险,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纠正,从而有效减少管道不良事件;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白血病患者的PICC导管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从而确保患者的身心愉悦,以最佳状态进行治疗,这主要是因为集束化护理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使护理人员顺利完成穿刺,并给予患者周到的护理服务,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使患者感觉到舒适;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白血病患者的PICC导管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这主要是因为集束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促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减少,因此,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综上所述,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管道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1]Bertolino G,Pitassi A,Tinelli C,et al.Intermittent flushing with heparin versus saline for maintenance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s in a medical department:a pragmatic cluster-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Worldviews Evid-Based Nurs,2012,9(4):221-226.

[2]熊敏,吴丹叶,彭庆雄.预防机械通气患者鼻饲液反流及误吸的集束化护理实践[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4):54-56.

[3]Grisariu S,Spectre G,Kalish Y,et al.Increased risk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associated thrombosis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 single-institution experience[J].Eur J Haematol,2013,90(5):397-403.

[4]宁小玲,潘玲,梁艺源,等.集束化护理在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留置尿管相关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4):18-20.

[5]余春鹤,朱娟娟.集束化护理预防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4):49-51.

[6]李兰云,吴丽平.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11):3252-3254.

[7]何英,李晓娟,罗映红.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集束化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5):98-100.

(本文编辑冯晓倩)

2015-12-24)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3.063

528300佛山市广东省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血液风湿科

梁瑞坚:女,本科,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白血病无菌导管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阅读理解Ⅰ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