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西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2016-08-11鹏杨旭刚曾俊伟

铁道运营技术 2016年3期
关键词:能力

孙 鹏杨旭刚曾俊伟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1.工程师 北京 102600;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2.研究生 3.副教授 甘肃 兰州 730070)



长西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孙鹏1杨旭刚2曾俊伟3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1.工程师北京102600;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2.研究生3.副教授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针对长西铁路的线路走向及车站分布情况,在预测其客、货运量的基础上,对线路的通过能力进行了计算,科学地研究了长西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经分析,设计年度线路能力可满足运输需求,同时也对长春枢纽内其他线路的通行能力做了预测,对研究年度内不能满足运输需求的线路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长西线;运输组织;能力

10.13572/j.cnki.tdyy.2016.03.014

建立兼顾重量、密度和速度,综合运输能力强,质量优、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具有我国特点的现代化铁路运输体系,除需要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外,还必须采用现代化运输组织方式。因此,一条铁路线路是否采用合理的运输组织模式对于该线路的运输速度、质量、效率及安全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铁路线路运输组织模式的确定从地域上来说不仅要考虑线路沿途各个车站、各个路局的实际情况,更需要考虑整个交通枢纽内的运输情况;从时间上来说,不紧要调查过去和现在的需求量,更需要预测未来的需求量〔1,2〕。

长西铁路(长春—西巴彦花)作为一条新建的以运煤为主、兼顾沿线地区其他货运和客运的区域性铁路,确定其合理的运输组织模式不仅可以在节约国家铁路资源的基础上满足沿线地区的运输需要,而且还能为国家的的货运组织模式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对长西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的研究除具有现实意义外还有理论指导意义〔3〕。

1 客货运量预测

长西铁路的修建是实施国家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强化吉林中部地区能源供给能力的需要,也是带动沿线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更是有效缩短内蒙东部地区与吉林中东部地区的运输距离,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的需要。另外,本线也是蒙东地区连接边境口岸的一条便捷通路,对促进蒙东地区、吉林西部地区与朝、日、俄等国家的贸易交流发挥作用。

1.1车站分布长西线东起长白线开安站,西至通霍线西巴彦花站,运营长度391.141 km,共分布23个车站(含两端接轨站及黑水站),1个线路所,最大站间距离22.562 km(西巴彦花—道兰),最小站间距离9.46 km(丁家屯—开安),平均站间距离17.779 km。研究年度车站性质及开关情况见表1。

表1 车站性质及开关站表

办理客运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大布苏所字乌兰敖都靠山屯长岭谢家窑庆福公屯太平山朱家炉丁家屯开安会让站会让站中间站会让站中间站会让站会让站中间站会让站中间站中间站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 开 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开 开 开办理客货运办理客运万吨组合分解预留站接轨站

1.2运营管理方式长西铁路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吉林省交通投资集团和百强集团组建合资公司负责建设的合资铁路。由于其直接连接通霍线、长图线两大路网干线,客货交流与两大干线极为密切,故该线路决定成立长西合资铁路公司负责本线路的建设和资产经营管理,委托沈阳局铁路局负责本线路的运营管理,具体暂按开安至黑水(不含)间各站纳入既有长春车务段管理,黑水(不含)至西巴彦花间各站暂按纳入白音胡硕车务段管理。

1.3货运量预测根据沿线地方运量和通过运量预测,铺画货流图,得到长西铁路区段货流密度。长西铁路上行(长春方向)为重车方向,预测2025年和2035年开安长岭段上行区段货流密度分别为2120 万t和3027万t,其中,煤炭运量分别为1880万t和2690万t,占88.7%和88.9%;下行区段货流密度分别为321万t和439万t。货流波动系数近远期均为1.10。区段货流密度预测详见表2。

表2 区段货流密度预测表 (单位:万t)

1.4客运量预测目前长西线沿途地区长岭县、突泉县均未通铁路,使得地方客流大多转向公路运输,部分长途客流转向转乘至长春、白城、乌兰浩特等火车站外出。沿线地区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农闲时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出行率较高。客流主要流向长春、四平、通辽和内地等地区。沿线运输条件的不通达严重限制了人们的出行。研究年度随着长西铁路的建设,沿线的交通运输系统将得到很大的优化,客运量也将随整个交通运输系统完善优化得到快速的增长,同时本线将蒙东地区、中蒙口岸、沿线地区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连接起来,为其社会经济交流与产业协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带动一定的商贸客流的增长。根据客运量预测结果,2025年和2035年长西铁路区段客流密度分别为68万人和126万人。

2 通行能力分析

2.1线路需要通过能力线路需要通过能力是衡量线路能力情况的重要指标,线路的设计通过能力必须大于需要通过能力。由于本线以开行货物列车为主,对于旅客列车、摘挂列车要考虑到其对普通货物列车的扣除关系。同时,由于本线为单线铁路,考虑20%的能力储备。根据设计年度区段客货列车对数,经计算需要通过能力,如表3所示。

表3 需要通过能力表 (单位:对/日)

其中,根据相关规范,旅客列车扣除系数取为1.3,摘挂列车扣除系数取为1.5。

2.2设计通过能力及能力适应性分析在进行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时,采用的公式如下〔4,5〕:

式中:N为线路区间通过能力(对/天);

TⅡ为天窗为综合维修天窗时间(min);

TⅠ为运行图周期(min)。

对单线铁路来说,限制区间的通过能力将决定整条线路的通过能力。根据牵引计算结果,并考虑合适的车站交会方案,计算得知开安—丁家屯、丁家屯—长岭段、长岭—黑水、黑水—突泉、突泉—西巴彦花段通过能力及输送能力,如表4所示。

表4 设计通过能力及输送能力表 (单位万t)

2.3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的措施长西铁路为单线,按自动站间闭塞组织行车,研究年度本线各区段设计能力均大于需要能力,全线输送能力能够满足预测运量的需要。若本线近期运量进一步增长,可通过提前开行万吨煤炭列车提高线路输送能力。

3 运输组织分析

3.1客运组织分析根据客运量预测结果,2025年和2035年长西铁路区段客流密度分别为68万人和126万人,需开行客车对数分别为2对和4对。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见表5。

表5 旅客列车对数及开行方案

3.2货运组织分析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组织,从优化作业,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优先组织大宗始发直达列车,途中不进行中转改编作业,以加快机车车辆周转,节约运输成本。本线以大宗货物运输为主,其货物列车组织亦以开行装车地始发直达列车为优〔6〕。

根据预测的长西铁路车流特点,对大宗煤炭车流自装车地组织至长春北及其以远的始发直达列车,空车原列返回装车地,万吨重空车在合隆站分解组合;对沿线地方较大的车流组织区段小运转列车运输;其余沿线零散车流由长春北与珠斯花间的摘挂列车组织挂运。

3.3与本线建设有关线路和枢纽的能力分析长春铁路枢纽是我国东北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衔接京哈线、长图线、长白线、长吉城际4条铁路干线及长双烟地方铁路,枢纽内有长白、龙北、龙兴联络线,连接哈尔滨、大连、图们、白城、双阳5个方向。长春枢纽主要担负着地区内客运作业、货运作业和东北铁路路网的南北、东西方向车流组织和调节作用。枢纽内长春站为主要客运站,长春北站为编组站,长春东站为主要货运站,长春南站为工业站,大屯站为危险品货运站。枢纽内的总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长春枢纽总布置示意图

研究年度与本线建设有关的线路能力适应情况见表6。由表6可以看出,研究年度通霍线为双线大能力铁路,可以满足运输需求;长吉图城际开通后,既有长图线货运能力得到较大释放,且可满足开行部分牵引质量5000 t货物列车的条件,能力也可以满足运输需求。长白线开安至小合隆、长春枢纽小合隆至长春北、长春北至龙泉北之间为单线,经运输能力检算,研究年度单线能力均不能满足要求,需考虑与本线同步建成双线;龙泉北至兴隆山间能力可以满足运输需求。

表6 相关线路能力适应性表 (单位:对/日)

长白线开安~小合隆近期-41.9 36.5 22 38 -24.3 34 50 36.5远期109.8 -73.3近期43.5 22小合隆~长春北29 50 43.5 95.7 -52.2 34长春北~龙泉北近期51 61.3远期1 1 -21.9 39.4 39.4 -33.7近期远期22 25.9 53.1 73.1 67.8 27.2 61长春枢纽龙泉北~兴隆山53.1 25 78.4 3 4 3 4远期29.5 23.6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作为一条以煤运为主、兼顾沿线地区其他货运和客运的区域性铁路,长西线的运输组织方式较为合理,其通过能力、输送能力均可满足要求,能够为蒙东地区的资源外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研究结论能够对决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是,还有一些需要改进和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长岭—黑水段近期能力偏紧,需要在日常运输组织中优化列车开行方案,需加快车站作业,尽可能的提高作业效率;同时随着长西线的建成通车,按照预测长春铁路枢纽内的部分单线运输能力不能满足运能的要求,建议考虑建成双线。

参考文献:

〔1〕杜鹏.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改革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李海鹰,杨肇夏.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式改革方案研究〔J〕.物流技术,2010,(212):27-29.

〔3〕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公司.新建铁路长春(开安)至西巴彦花线可行性研究报告〔R〕.北京: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公司,2013.

〔4〕宋建业.铁路运输组织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462

〔5〕杨浩.铁路运输组织学〔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561

〔6〕王炜.神华甘泉铁路的运输组织及能力分析〔J〕.铁道运营技术,2012,18(2):17-18.

中图分类号:U2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86(2016)03-0040-04

猜你喜欢

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力起航
培养观察能力
幽默是一种能力
加强品读与表达,提升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
会“吵架”也是一种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能力提升篇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