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地铁2号线突发大客流应急处理

2016-08-11鲍海川

铁道运营技术 2016年3期
关键词:交路换乘客流

鲍海川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站务二中心,助理工程师 四川 成都 610000)



成都地铁2号线突发大客流应急处理

鲍海川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站务二中心,助理工程师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成都地铁2号线投入运营后,每日承担了比较繁重的运营任务。为了维护地铁的运营安全和稳定,论文对成都地铁2号线的客流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分别提出了起讫点站、换乘站、中间站应对突发大客流情况的组织办法,以保障地铁的正常运营。

关键词:地铁;突发大客流;运营安全;组织办法

10.13572/j.cnki.tdyy.2016.03.012

成都地铁2号线东起龙泉驿,西止犀浦,全长31.208 km,设有32个站。一期工程西起茶店子客运站,向东延伸,经一品天下、白果林、中医大省医院、通惠门,在天府广场与成都地铁1号线交汇,再向东经牛市口,穿过成都东客站,东止成都行政学院,全长约23 km。二期工程西延线起于茶店子客运站,经迎宾大道、金科北路、金周路、百草路、天河路止于犀浦,全长约7 km。二期工程东延线,从成都行政学院站引出,终到龙泉东站,设有龙泉驿、龙平路、书房、界牌、连山坡、大面铺6个站,线路长约10.75 km。2号线投入运营后,每日承担了比较繁重的运营任务,每当节假日就会产生一定的突发大客流。因此,研究如何采取组织措施应对面对突发情况以确保旅客运输安全显得很有必要。

1 成都地铁2号线客流分析

成都地铁2号线途径成都东客站、春熙路、天府广场、省医院、茶店子客运站等多个重要站点。每逢节假日或成都市区举办重要活动,将很可能导致突发大客流的产生。2013年9月,地铁2号线的日平均客运量为372 744人次,而9月30日一天的客运量达到513 513人次,大大超过了平均水平,产生了一定的突发大客流。这是由于9月30日时值国庆前一天,受国庆假期的影响,出门旅行和回家探亲的人数增加,根据2013年9月30日成都地铁运营日报统计数据,地铁2号线当日的进站客流量明显上升(见表1),产生了一定的突发大客流。。

表1 成都地铁2号线客流情况表单位:人次

按如表1所示,进站客流量超过2万人次的站点有7个,分别为行政学院站、东客站、春熙路站、天府广场站、中医大站、茶店子站和犀浦站。分析可知,行政学院站和犀浦站分别为地铁2号线的起讫站点,成都西北郊区和东南郊区靠地铁出行的旅客必然会涌入这2个站点。东客站和茶店子站与重要的地面交通枢纽成都东客站交通枢纽和茶店子交通枢纽相连,这2个交通枢纽是大量客流的集散地,所以在这2个站点会产生较大客流量。春熙路是成都的经济贸易中心,集中了大量的大型商场和商业商圈,人流量大而密集,自然会有大量客流进入地铁2号线。而中医大站,附近有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庆假期有大量学生出游或回家探亲,再加上附近有省医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所著名医院,也会产生一定量的客流,所以成都中医大站也有发生突发大客流的可能。

经上述分析可知,犀浦站和行政学院站属于起讫点站大客流,天府广场站属于换乘站大客流,成都东站、茶店子站、春熙路站和中医大站属于中间站大客流。

2 二号线的突发大客流应急组织方法

现对成都地铁2号线的起讫点站、换乘站及中间站突发大客流应急组织方法分别进行论述。

2.1起讫点站大客流应急组织方法当突发大客流发生在起讫点站时,大规模的集聚客流将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该站衔接的各条线路疏散〔1〕。起讫点站作为列车运行交路的起终点,针对其特点,该站可采用的突发客流运输组织措施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2〕:

1)考虑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减小行车间隔,提高输送能力,以达到尽快疏散突发客流的目的。

2)如果断面客流分布不均衡程度显著且客流密度分界点车站具有小交路折返能力,可考虑采用大小交路嵌套的列车交路方案,以加快车底周转。

3)当调整后的运输组织方案的输送能力仍不能满足需求时,建议采用公交联动方案。城市轨道交通部门及时向公交调度指挥中心通报事件基本情况。根据其回馈信息,指示车站客运部门根据该方案对站内客流进行疏导、及时发布公交应急运输服务信息,并配合公交部门做好公交应急联动车辆的到发组织工作。

4)在客流量过大情况下,可适当延缓售票速度,限制乘客进入车站,延长大客流疏散时间,待站台客流明显缓解后再放行。

5)为确保大客流的顺利疏导,车站要加强站内设备的管理,增派人手值班驻守,以便随时处理设备故障。

6)车站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客流情况,加强站厅、站台巡视,控制好乘客在站台的候车秩序。

对于成都地铁2号线上的犀浦站和成行政学院站,当发生突发大客流时,为达到尽快疏散客流的目的,可在运输、客流组织方面采取措施。

2.1.1运输组织方面

1)增加列车运能是实现大客流快速疏散的关键。因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客流大小,适当减小行车间隔以提高输送能力。

2)采用长短交路嵌套的列车交路方案,以加快车底周转。以2号线9月30日的进站客流量为参考,可考虑开行从行政学院站到东门大桥站的小交路列车。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控制长短交路列车开行对数比例,尽量减少交路方案调整给大交路区段乘客带来的不便。

3)当调整后的运输组织方案的输送能力仍不能满足需求时,建议采用公交联动方案。城市轨道交通部门及时向公交调度指挥中心通报事件基本情况,安排应急公交沿着地铁运营的线路运行,以地铁站的站点为地面站点停靠上下客。即以公交暂时代替地铁的运行来疏散客流。可以安排开行从犀浦站到天府广场站和从春熙路站到行政学院站的2条应急公交路线。

2.1.2车站客流组织方面

1)增加售、检票能力。售、检票能力不足是大客流疏散的主要障碍之一,车站在设置售、检票位置时应考虑疏散大客流的通道。当大客流发生时,可在地面、通道、站厅等位置暂时增设售票点,同时增设临时检票点,以缓解检票过程带来的客流拥挤。当进站客流特别大时,可以采用进站免检的形式;出站客流特别大时,可以采用出站闸道全人工收回单程票的形式。

2)采取临时疏导措施。实行两级疏导,即在出入口、站厅进行疏导以及在站厅、站台扶梯与站台进行疏导,对站台、站厅、出入口采取逐级控制。其中出入口、站厅的疏导主要是根据临时售、检票的位置,限制客流方向,以保持出入口、站厅客流的秩序和通道的通畅。站厅、站台扶梯与站台的疏导主要是设置临时导向与警戒绳、采用人工引导以及通过广播宣传引导,保证客流上下扶梯均匀、上下列车迅速,确保乘客可以安全候车。

3)当客流量过大而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疏散客流时,可采用关闭部分出入口、在部分出入口限制乘客进入车站或适当延缓售票速度等措施,延长大客流疏散时间,待站台客流缓解后再放行。

2.2换乘站突发大客流应急组织方法同起讫点站情况类似,当突发大客流发生在换乘站时,大规模的集聚客流将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该站衔接的各条线路疏散。由于受到线路能力和车站能力的限制,客流向各条线路的最大扩散流量为该线路方向在某一特定时段的最大能力。其中某一方向的客流经过一定数量的中间站到达下一换乘站后又将沿着其衔接的各个方向进一步分流,最终直至所有方向的客流均以这种方式到达目的地。与此同时,换乘站突发客流规模还将受到其衔接的各条线路在该站的换乘客流的影响〔3〕。换乘站可采用的突发客流运输组织措施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减小该站所属线路的行车间隔,提高输送能力。

2)若该站具有小交路折返能力,可根据客流空间分布特征考虑采用大小交路嵌套或大小交路衔接的特殊列车交路方案,以加快车底周转。

3)可根据客流特征在起点站至突发客流发生站之间采用跨站停车方案,以达到快速疏散突发客流的目的。建议部分列车间隔跳停该站前方较大客流站,以提高列车在突发客流发生站的运能。

4)当调整后的运输组织方案的输送能力仍不能满足需求时,建议采用公交联动方案。

5)在车站的出站客流短时集中导致出站闸机疏导不力时,车站可根据情况采用单程票人工回收,并引导乘客由边门出站。

6)对于换乘站突发客流站内组织工作的其他建议同起讫点站组织措施的(4)~(6)点相同。

对于成都地铁的天府广场站,是1号、2号线的换乘枢纽站,当该站发生突发大客流时,可在运输、客流组织方面采取措施以尽快疏散客流。

2.2.1运输组织方面

1)增加列车运能是实现大客流快速疏散的关键。因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客流大小,适当减小行车间隔以提高输送能力。

2)采用大小交路嵌套或大小交路衔接的列车交路方案,以加快车底周转。以2号线9月30日进站客流量为参考,根据实际客流特点,在2号线,可考虑以天府广场站为中间折返站分别向犀浦站和行政学院站同时开行小交路列车。与此同时,各线均需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大小交路列车开行对数比例,尽量减少交路方案调整给大交路区段乘客带来的不便。

3)采用跨站停车方案。以2号线9月30日的进站客流量为参考,2号线若以天府广场站为中间折返站向两端同时开行小交路列车,其中天府广场站-犀浦站间可考虑部分小交路列车间隔在中医大站、茶店子站跳停;天府广场站-行政学院间可考虑部分小交路列车间隔在春熙路站、东客站跳停。

4)当调整后的运输组织方案的输送能力仍不能满足需求时,建议采用公交联动方案。分别开行从天府广场到行政学院和犀浦的地面应急公交,以地铁站点为地面停靠站上下客,以疏散天府广场的换成客流。

2.2.2车站客流组织方面车站客流组织方面的内容与起讫点站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2.3中间站突发大客流应急组织方法由于中间站在路网上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发生突发客流时,无法在该站直接将客流向多个方向疏散。该站只能通过上下行两个方向将突发客流分别输送至邻近的换乘站,到达换乘站后客流才能沿着其衔接的各个方向进一步疏散〔4〕。中间站可采用的突发客流运输组织措施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减小该站所属线路的行车间隔,提高输送能力。

2)在满足折返能力的前提下,可考虑在该线路上距离该站最近的2个换乘站之间开行小交路列车,即采用大小交路嵌套的列车交路方案,以尽快将突发客流输送至可换乘站点,进而加快客流的疏散速度。

3)当调整后的运输组织方案的输送能力仍不能满足需求时,建议采用公交联动方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相对于其他类型车站而言,中间站的运输能力较小,车站运输组织工作易受到突发客流的冲击,因此对于该站突发客流的组织,更要加强与城市公交系统的联系与协调。

4)对于中间站突发客流站内组织工作的其他建议同起讫点站组织措施的(4)~(6)点相同。

对于成都地铁2号线的东客站、茶店子站以及春熙路站,当这些站发生突发大客流时,可在运输、客流组织方面采取措施以尽快疏散客流。

2.3.1运输组织方面

1)增加列车运能是实现大客流快速疏散的关键。因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客流大小,适当减小行车间隔以提高输送能力。

2)采用长短交路嵌套的列车交路方案,以加快车底周转。

以2号线9月30日的进站客流量为参考,可考虑开行东客站-天府广场站间和茶店子站-天府广场站间的小交路列车,尽快将突发客流输送至可换乘站点。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大小交路列车开行对数比例,尽量减少交路方案调整给大交路区段乘客带来的不便。

3)当调整后的运输组织方案的输送能力仍不能满足需求时,建议采用公交联动方案,开行东客站至天府广场站和天府广场站至茶店子站的地面应急公交,以地铁2号线的站点为地面停靠站上下客,尽快疏散东客站和茶店子站产生的大客流。

2.3.2车站客流组织方面车站客流组织方面的具体措施与起讫点站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情况,对成都地铁2号线进行客流分析。然后分别从起讫站、换乘站和中间站突发大客流这3个方面,对成都地铁2号线的突发大客流应急组织进行了详细论述,对成都地铁2号线突发大客流的应急处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韩嘉.城市地铁应急预案研究〔D〕,2010,中南大学.

〔2〕徐志修.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设计〔D〕,2006,长安大学.

〔3〕韩乾.地铁应急事件中运营组织方法探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1(1):第60-62+91页.

〔4〕于庭安.我国城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研究〔D〕,2008,中南大学.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调查成都地铁2号线9月30号的客流

中图分类号:U29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686(2016)03-0033-03

猜你喜欢

交路换乘客流
客流增多
换乘模式下货物运输路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基于大小交路套跑对地铁不均衡客流的可靠性分析
基于FAHP的城市轨道交通混合交路运营研究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对比与分析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既有线运能释放及机车交路延长条件下编组站改编能力配置的优化
人工免疫算法在电梯客流时段划分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