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6-08-06何秋月张伟玲吴素文官红梅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人文关怀

何秋月 张伟玲 吴素文 官红梅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何秋月 张伟玲 吴素文 官红梅

【摘要】目的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0月广宁县人民医院ICU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人文组,各42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生存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ADL)恢复情况。结果 人文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焦虑与抑郁躯体症状、危象抢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文组患者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生存满意度、出ICU时完成ADL个数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人文关怀理念指导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ICU获得性衰弱、危象发生风险,提高活动能力,促使其早日康复。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人文关怀;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收治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的临床科室,其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机械通气、留置尿管等侵入性操作执行率高,使患者承受较大身心痛苦,随时面临病死威胁[1]。综合医院 ICU护理量约占整个医疗机构30%。传统ICU护理模式将注意力集中于护理技术管理,以防治并发症、挽救患者生命为主要目的。而现代医学模式强调“以疾病为中心”理念向“以患者为中心”理念转变,要求护理工作应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其生理、心理、社会需求。人文关怀理念是一种现代护理理念,是人本主义在护理中的具体体现。本研究就人文关怀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0月我院ICU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4例,女30例,年龄 19~75岁,平均(51±10)岁;重症内科疾病41例,手术20例,创伤13例,中毒5例,其他5例;进入ICU原因:急性肾衰竭21例,急性呼吸衰竭20例,急性心力衰竭18例,其他25例;行机械通气51例,留置尿管30例;入住ICU第1天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 14~34分,平均(18±4)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人文组,各4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急救成功;②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③脑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恶性肿瘤等。排除标准:①姑息治疗;②正在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常规组 常规护理管理,在初入ICU时,辅助医师做好病情评估工作,采用APACHE Ⅱ量表指导护理工作,遵医嘱做好用药管理、生命体征监护与记录、输入量记录,加强机械通气、留置尿管管理,落实翻身、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护理等基础护理,监测血气指标、呼吸机参数,每日持续上机,间断撤机,待患者病情稳定,综合评估后撤机,采用逐步降低压力支持水平和(或)逐渐减少通气时间撤机,待患者病情好转后,安排床上康复训练,预防ICU综合征。

1.3.2 人文组

1.3.2.1 正视、分析 ICU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心理问题:ICU患者普遍伴有焦虑、心理否认、抑郁、恐惧等心理障碍,表现为濒死感、精神崩溃感、失去控制感,易出现心跳加速等呼吸循环多系统症状,致病情较重;部分患者有较强的心理否认表现,如拒绝接受治疗、拒绝停留于ICU,一般在进入ICU 3~4 d达高峰,多见于急性发病患者[2]。其与患者对病死的恐惧、对疾病的无力等有关。②躯体不适:主要包括与疾病有关的不适、医源性干预导致的不适,如癌痛、ICU获得性衰弱,前者以持续性阵发性疼痛为主要表现,后者表现为脱机困难、轻瘫或四肢瘫痪、反射减少、肌萎缩等,危害较大。ICU获得性衰弱是一种神经衰弱功能障碍,与患者长期卧床、精力耗竭有关,可延长患者ICU停留时间,增加褥疮等并发症发生风险[3]。③社会-家庭问题:ICU限制家属探视,患者往往有较严重的孤独感,感觉被抛弃,部分患者甚至有较严重的自杀倾向,自暴自弃。

1.3.2.2 人文关怀 ①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真诚的态度感染患者,使患者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支持。部分患者对护理人员有较强烈的依赖感,应善用这种依赖感。②采取更专业的心理干预策略:以积极心理学、移情理论为依据,以理论指导实践,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深呼吸法、音乐疗法等缓解不良情绪。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应善用积极性语言,无论患者是否有意识,均在耳旁告知、轻微抚触,若患者有语言障碍,可采用眼神、手语交流;患者意识清醒、病情平稳48 h后,可进行简单的行为认知干预,耐心倾听,纠正其错误认知,大部分患者为初次发病,对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应系统地向患者介绍疾病情况、治疗情况,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正确的认识,以减轻顾虑,增强治疗信心。③注意获取患者主诉,若患者卧床较久、躯体乏力,想要微调体位,应及时进行处理。护理人员应掌握疼痛面部评分法,学会察言观色,以评估患者有无躯体不适,及时查找躯体不适产生的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为预防ICU获得性衰弱,还应安排必要的康复训练,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早期及时行关节屈伸锻炼,待患者意识恢复后,可在人工辅助下开展仰卧姿势运动,包括直立坐姿练习、平衡位置保持,进一步好转后,甚至可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练习。需注意的是,所有训练均需在医师严格监督下完成,若血压上升或下降>20 mmHg (1 mmHg=0.133 kPa),心率<40次/min或>130次/min,呼吸频率<5次/min或>40次/min,动脉血氧饱和度<88%,需立即停止[4]。④构建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对于患者希望家属探视的要求,应尽量满足,同时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告知其探视制度,以及探视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对于家属支持力度不足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进行角色陪伴。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生存满意度、ADL恢复情况。不良事件:包括ICU获得性衰弱、反复加机、医院感染、严重内科并发症、意外拔管、焦虑与抑郁躯体症状、危象抢救、病死。生存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分别记作4~0分。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生存满意度及ADL恢复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生存满意度及ADL恢复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ICU停留时间(d)  机械通气时间(h)  生存满意(分)  出ICU时完成ADL个数(个)常规组  42  5.8±1.6  55±4  3.0±1.0  1.5±1.1人文组  42  4.3±1.8  39±12  3.7±0.6  4.1±2.2 t值   2.85  5.68  3.76  4.61 P值   0.016  0.000  0.042  0.002

2 结果

2.1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人文组患者 ICU获得性衰弱、焦虑与抑郁躯体症状、危象抢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反复加机、医院感染、严重内科并发症、意外拔管、病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生存患者满意度及ADL恢复情况比较 人文组患者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生存满意度、出ICU时完成ADL个数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3 讨论

护理人文关怀需要关怀整体人的生命价值,要求护理人员把人文关怀的理念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更多地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行为方式上的指导,尊重和同情患者,寻求与患者情感上的共鸣,满足患者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5]。ICU是医院护理工作量最密集的科室之一,也是技术水平要求最高的科室,护理人员压力较大。现代研究证实,患者心理-生理-社会关系密切,其自身心理状态可直接影响生理状态,特别是对于危重症患者,剧烈的心理波动可能影响呼吸、循环、内分泌物系统功能,使本来脆弱的内稳态失衡,进而诱发危象。此外,许多患者因疼痛折磨,治疗信心严重不足,也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加重。

人文关怀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转变护理理念,除注重技术管理外,还注重患者心理、躯体舒适、家庭与社会支持需求。其主要通过建立和谐护患关系、采取专业心理干预策略、注意获取患者主诉、构建家庭-社会支持系统4个方面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注重针对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情绪控制能力,同时注重细节照顾,如体位微调,以减轻躯体不适,最后努力完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使患者获得来自于他人的支持。需注意的是,ICU护理人员本来工作量就较大,开展人文关怀客观上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量,应注意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在排班上应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分管患者相对固定,以便为患者提供优质、持续的护理,保障人文关怀护理落实,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ICU患者病谱复杂,其中不乏临终患者,近年来临终关怀、灵性护理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开展人文关怀时,可适当借鉴,如灵性护理有助于增强患者对病死、生命的认识,以平稳的心态面对疾病,减轻其对病死的恐惧[6-7]。

本研究结果显示,人文组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焦虑与抑郁躯体症状、危象抢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ICU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生存患者满意度、出ICU时完成ADL个数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提示采用人文关怀理念指导可有效患者不良情绪,降低ICU获得性衰弱、危象发生风险,提高活动能力,促使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杨晓媛,李世英,李钰,等.重症监护室工作特点与安全管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999-7000.

[2] 陈苏梅.重症监护室患者不良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6):129-130.

[3] 俞玲娜,张娜,尹安春.ICU获得性衰弱的干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82-83.

[4] Pablo O Rodriguez,Mariano Setten,Luis P Maskin.Muscle weakness in septic patients requi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Protective effect of transcutaneous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J].J Crit Care,2012,27(3):319-328.

[5] 张园园,冯洁惠.人文关怀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8):20-94.

[6] 杜佳慧,江晨曦,方琼,等.中华传统文化中临终关怀的独特智慧[J].医学伦理,2015,6(2):58-60.

[7] 彭翠娥,谌永毅,王卫红.身心灵社全人护理模式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7):778-780.

广宁县人民医院,广东肇庆 5263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7.053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人文关怀
脑出血术后患者的ICU观察及护理对策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