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国家级高新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比研究

2016-07-28刘平辉

关键词:对比研究开发区

黄 凯, 刘平辉

(1.东华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江西省国家级高新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比研究

黄凯,刘平辉

(1.东华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摘要:研究目的:提高鹰潭高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方法:采用多因素分析法从土地利用状况、利用效果和管理绩效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4个国家级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将鹰潭高新区与其他高新区做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江西高新区集约利用程度低,鹰潭高新区集约度52.58分。研究结论:鹰潭高新区处于初等集约水平。

关键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国家级;对比研究

黄凯,刘平辉.江西省国家级高新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比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2):119-124.

Huang Kai,Liu Ping-hui.A comparative study of evaluation on intensive land use of state-level high-tech zones in Jiangxi Province[J].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6,35(2):119-124.

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指我国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是为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促进科研、教育和生产结合的综合性基地[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1991年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1992年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立,全省如雨后春笋般陆陆续续地创建了各种类型的开发区。截止2014年底,江西省共有高新区5家,其中国家级高新区4家,国家高新区公告的四至范围内土地面积为 4 626.30 hm2。而各类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紧供地,深挖潜力,满足园区内各企业的用地需求;另一方面,要追求企业效益,强化节约集约,严控企业用地总量,以企业用地地均产出的最大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前,对于开发区的研究主要集中有三种方法[2]:一是对某一个开发区在经济、社会和可持续性等某一方面上的定量研究;二是对某一开发区集约度进行评价;三是对开发区集约度评价的指标、权重、理想值的探讨。而国内学者对同属一个地区、一种类型的开发区进行对比研究的寥寥无几。本文以江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通过开发区对比研究,了解同类型同层次开发区之间差距,旨在发现和解决鹰潭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值得推广的经验做法,提高鹰潭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

1研究区概况

鹰潭高新开发区位于鹰潭市(图1)城区西南方向的高桥新区组团内,白露河贯穿园区东边,紧挨城区。开发区地处沪昆高铁、鹰梅铁路交汇要冲,从320国道和206国道交汇处向周边扩展,高新区毗邻国家级风景旅游区龙虎山。

南昌高新开发区位于南昌东北角,环境生态优美,青山湖、艾溪湖和瑶湖镶嵌在高新区内。南昌高新区交通便捷、道路四通八达,也是全国高新区中少数可以和市区紧密结合成一体的开发区之一。

新余高新区毗邻新余市城区,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地区扇形经济圈的交点,沪昆高铁、沪昆高速穿境东西,沪瑞、赣粤、武吉三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直接通达东南沿海省会城市,境内四条省道四通八达,连接周边宜春、吉安等省内各市县。

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景德镇西部,生态环境优美。开发区交通便捷,内部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瓷都大道贯穿园区,西山路、生态路与206国道和九景高速相连。

图1 江西省国家级高新区区位分布图

单位:万元/hm2;m2/人

①土地供应率是指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面积与已达到供地条件的土地面积之比

②工业用地率是指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工矿仓储用地面积与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③土地低效闲置率是指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中低效闲置土地面积与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2评价方法和过程

2.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发布稿》以及笔者对高新区土地利用现状的研究,此次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子目标和指标三个层次共涉及13个指标构成(表1)[3]。

2.2指标权重的确定

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其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程度确定。本次评价工作中对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的是专家经验法,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得出最终各指标的权重值:

式中:Wi为第i个目标、子目标或指标的权重;Eij为专家j对于第i个目标、子目标或指标的打分;N为专家总数。

鉴于各省各类开发区现状不同、情况复杂,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有关管理部门专门组织多位在土地规划、土地评价、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研究多年的专家和高校学者对本省开发区评价指标权重进行了3轮打分,最终研究确定了工业主导型和产城融合型这两类不同类型开发区的评价目标、子目标和指标值的建议权重值并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本文所选的四家国家级高新区都为工业主导型开发区[4]。另外,为了充分了解选取的4家高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水平,作者选取沿海发达城市苏州高新区的相关指标做为标准理想值。其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值、理想值结果详见表1。

2.3指标标准化及计算方法

由于评价指标的量纲不同,各个评价指标之间不具有可比性。我们需要对搜集来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指标数据的量纲差别[5]。系统论中有许多不同的处理方法例如极值化法、标准化法、均值化法以及标准差化法等,本文主要采用理想值比例推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Sijk为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实现度分值;Xijk为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现实值;Tijk为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理想值。

评价指标实现度分值区间处于0~100之间,当实现度分值超过区间最大值,以区间最大值来计。鹰潭、南昌、新余和景德镇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现状值、标准化值和利用度分值表,详见表2、表3、表4。

表2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现状值

表3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标准化值

表4 土地集约利用度分值表

3分析与讨论

3.1鹰潭高新区和其他三个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比分析

从土地利用状况看,鹰潭高新区远低于南昌和景德镇高新区,略低于新余高新区。具体来看,除工业用地率、建筑密度、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工业用地建筑系数这四个指标外,其它5个指标均远低于南昌高新区。鹰潭高新区在2012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后,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用地量巨大,大批供出去的土地目前还处于建设状态,导致土地建成率低。另外,园区西南片存在大量集体土地征收困难,导致土地供应率低。鹰潭高新区的前身为鹰潭工业园区,因前者的发展定位原因,缺少对高新企业的引进,导致高新区用地率低。鹰潭高新区的工业用地率、建筑密度和工业用地建筑系数均高于南昌但又低于新余和景德镇,也说明鹰潭高新区在工业用地方面较集约,但还应该严格执行国家《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江西省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提升高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方面,鹰潭高新区内有白露河经过,以及区域内有水源保护区,大量的城市绿化使其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优于南昌、新余,但相对于“苏州生态工业园区”来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依然偏低。

从用地效益来看,鹰潭高新区低于景德镇且远低于南昌和新余。无论是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还是工业用地地均税收都和南昌、新余高新区有很大的差距。南昌高新区以电子信息及应用软件、精密机械制造及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导产业,新余高新区以光伏新能源、新材料、机械电子等高精尖产业为主导产业。这些产业投入相对较多,产出强度强、科技含量高、政府扶持力度大,而鹰潭高新区以铜加工、机械、服装为主导产业。这些产业都处于产业链的底层,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从管理绩效方面分析,四个高新区土地管理部门均坚持对已出让土地进行及时的跟踪监测,随时跟进土地建设的进展情况,对闲置土地发现一宗处理一宗。但在土地低效闲置率方面,鹰潭高新区低效闲置土地情况较为严重。一部分是因为园区建设中大量引进企业,鱼龙混杂,部分企业受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影响,资金链出现断裂,导致工期严重滞后;另一部分是一些企业存在圈地行为,早期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低廉,企业故意吹嘘自己的投资规模,政府部门好大喜功,因此导致有些企业圈地很大,实际只开发三分之一的面积来避开国家的政策处罚,土地利用率低。

总体来说,四家高新区相对于苏州高新区来说集约利用水平偏低,对照国家的开发区集约利用程度划分表(表5),只有南昌属于中等集约,其他三家高新区只能达到初等集约。这其中最大的差距来自于用地效益中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和工业地均税收,以及土地利用状况中工业用地率和高新产业用地率偏低。

表5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划分表

3.2政策与建议

制约鹰潭高新区今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高新产业比例低、科技含量不高、投入产出偏低。首先,鹰潭高新区应根据现实情况进行适当调区、扩区,保证未来企业用地需求。鹰潭高新区主区住宅用地面积106.34 hm2,占主区面积的16.86%,大量的住宅为早期的拆迁安置房。鹰潭高新区在积极申请进行调扩区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园区内部用地结构潜力的挖掘,完善园区用地结构。政府可以通过联合有实力的企业对园区内的居民进行外迁,通过置换的办法让园区的工业用地率得到提升:一来可以保证未来园区用地需要,减少新建建设用地规模;二来对园区内的居民居住环境也是一个很好的改善。

其次,提高且严控园区入园门槛,加大对未来有发展空间和产值效益好的企业引进,注重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好企业分布布局,形成产业效益和规模经济。同时应大力发展标准化工业厂房。对申请入园的企业应详细制定一个量化标准,这其中要包括对固定资产投资、地均产出、地均税收、容积率、建筑密度、高新产业用地比例等指标设定。另外对“小而精”、“中而坚”、“大而强”的企业应进行更加细致差别化的标准设置[6]。此外,一方面应对其园区内部早期落户的落后的企业进行淘汰,通过“腾笼换鸟”方式,将这些企业搬迁出去;另一方面对于低于标准的项目要么通过核减建设用地指标要么引导其进入标准工业厂房来提高园区集约利用水平。

再次,应加快“多规合一”步伐、缩短项目落地审批时间。鹰潭市作为国土资源部“多规合一”试点城市,应该牢牢抓住这样的契机,加快“多规合一”步伐。通过加快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几者统一,从而保证引进企业“来之则安,安之必产”。通过“多规合一”,实现政府部门“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管理,强化政府对于土地的监测管控能力,实现国土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

另外,在园区征收土地使用税方面,政府部门应该改变以往按企业占用土地面积大小征收土地使用税做法,转向对各企业实行差额土地使用税政策,对企业产生地均税收额越高的征收土地使用税越低,越低的税额越高,鼓励企业加大固投、产出强度,提高地均税收产出[7]。

最后,针对铜产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以“补链”为重点,做大做强铜精深加工链。针对铜产业链的缺失环节,促进产业链纵向延伸、侧向带动,大力发展铜精深加工, 形成以光宝科技、万宝至实业、金田铜业、兴业电子等大型企业集团为支撑,上中下游配套和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格局。

由铜箔、铜管、铜杆线、铜板带、铜棒这五种产品分别向下延伸,通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实现与下游应用领域的有效对接,构建以生产电线电缆、家用电器、汽车船舶、电子通讯等配套产品为主导较为完整的特色产业链。

(2)以“链接”为重点,大力发展机械制造循环产业链。立足铜冶炼、机械电子、再制造产业的“产需链接”,以涉铜产品制造为核心,形成较为完整的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电子通讯、水暖卫浴等特色产业链,把铜工业延伸到机械制造行业,同时采用激光熔覆、电镀热镀等表面修复技术对废旧机电产品、关键零部件等进行资源化再生产,延长产品服务寿命,建立机电产品—修复再生—再利用产业链,实现物质链和价值链的封闭循环。

(3)以“延伸”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强化废物回收利用,完善静脉产业链。立足附近电厂堆积的粉煤灰和铜产业电解铜产生的废弃物,以煤渣和粉煤灰、矿渣作为水泥及新型建材的生产原料,加强引导,强化整合,建立产业之间利益连接机制,实现电解铜废渣的综合利用。

4结语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对开发区土地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对集约节约用地具有重要的意义[8]。开发园区的设立以及调区扩区要尽量少占耕地,特别是少占优质的耕地资源并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对于开发区的集约利用,既要严控源头,还要深挖潜力。对于闲置土地的处理,一要利用RS、GPS、GRS技术加强土地利用的监测,随时跟进土地建设的进展情况,及时处理闲置土地,建立闲置土地预防系统[9];二要通过部门合作构建闲置土地处置联盟。以季度为期限,跟进掌握闲置土地及未竣工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准确地把闲置土地的有关情况反映给金融部门,以限制企业融资等。通过这些节约集约利用措施真正做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开发区以及整个社会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课题。对于开发区来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评价内涵也会有所不同,很难只用一个标准去完整地衡量某一个开发区的集约程度[10]。本文从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鹰潭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进行对比研究。该研究评价指标均是静态指标,目前还未能实现对开发区进行集约度动态的评价,有待日后进一步深究。

[参考文献]

[1]杨少敏,邵虹,李爱新,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综述[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84-186.

[2]吴旭芬.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问题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2):17-21.

[3]国土资源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发布稿[S].2014:4-41.

[4]翟文侠,黄贤金,张强,等.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以江苏省典型开发区为例[J].资源科学,2006(2): 54-60.

[5]张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预测评价——以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2008:6-20.

[6]唐中赋,张建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律、现状与对策[J].社会科学阵地,2003(11):249-250.

[7]王梅,曲福田.昆山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4,18(6):22-27.

[8]陈逸,黄贤金,陈志刚,等.城市化进程中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苏州高新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6):12-16.

[9]康雅丽,刘平辉.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临川区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评价[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1):18-23.

[10]叶素倩,程朋根,张丽,等.区域经济潜力评价与可视化研究——以南昌市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2):118-123.

收稿日期:2015-09-10

作者简介:黄凯(1990—),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规划与房地产经营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12(2016)02-0119-0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valuation on Intensive Land Use of State-level High-tech Zones in Jiangxi Province

HUANG Kai,LIU Ping-hui

(SchoolofEarthSciences,East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chang33001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nsive use of land of Yingtan high-tech zone. Methods: to build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y means of multi-factor analysis from land use, the use effects, and management performance so as to make an evaluation on the overall level of intensive land use of the four state-level high-tech zones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high-tech zone of Yingtan and those of the other areas. The result: the intensive land use of high-tech zone in Yingtan is at a low level, just 52.58 points. Conclusion:the high-tech zone in Yingtan is at an elementary intensive level.

Key Words:development zone; intensive land use; state-level; comparative study

猜你喜欢

对比研究开发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汉藏数词对比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
开发区“双创”服务体系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