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中社交语用失误现象原因和对策

2016-07-20付梦玲

校园英语·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对策

付梦玲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指任何两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推理方式不同,容易产生社交语用失误,本文旨在分析社交语用失误现象及其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社交语用失误 原因 对策

一、引言

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语言交际是最直接且最主要的方式。跨文化交际是指任何两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因此易产生社交语用失误,给跨文化交际带来麻烦。所以我们要极力地避免社交语用失误,多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国家的人文知识,使跨文化交际能够顺利完成。

二、社交语用失误基本理论概念

英语语用失误包括语用语言失误(pragmatic-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al-pragmatic failure)。前者指忽视语言使用时的语境或违反语言习惯而盲目套用母语的表达方式所产生的语言失误,后者指交际中因不了解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与谈话双方的身份、会话的语域和话题的熟悉程度等因素有关(何兆熊,2002)英国著名语用学家Jenny Thomas(Jenny Thomas,1983)指出社交语用失误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犯的语用失误,牵涉到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人际关系的远近,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与人们的价值观念有关。何自然(何自然,1997)认为在语言交际中导致交际者未能取得理想交际效果,交际双方因缺少对文化差异的了解,表达不合对方的社会文化习惯而导致交际失败的失误叫做社交语用失误。

三、社交语用失误现象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遇到社交语用失误,这给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带来不便。以下通过几个方面对社交语用现象进行分析。

1.称呼上的语用失误。称呼语是人们进行日常交流的语言现象,反映了说话人与被说话人的身份地位、家庭背景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称呼语在日常交际中十分重要,适当的称呼语有利于维持和促进各种人际关系,是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顾曰国认为礼貌在汉语文化中有四个基本要素:尊敬他人、谦虚、态度热情和温文尔雅。中国人素以尊老爱幼、尊师重教为传统美德,所以两个人相遇,在不了解对方准确身份的情况下,考虑到社会距离的不同往往称与自己祖父母同辈的人为爷爷奶奶,与父母同辈的人为叔叔阿姨,或直接称老师或师傅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直呼长者的姓名被视为大忌,而在西方却截然不同。请看下面例子:

(a Chinese student): “Good morning, teacher (Smith).”

(an American teacher): “Good morning.”

(a Chinese student): “Please sit down, Granny, you are old, dont get tired.”

(an American teacher): “Thank you.”

在英语国家,学生一般称老师为Miss/Sir 或Miss/Sir+姓,或头衔(如professor)+姓;对年长者通常不称老爷爷,老奶奶,而称Mr./Miss.。在英语文化里“老”就意味着“无用/useless”。显然对话中学生A和C遵循了礼貌原则,但套用了汉语文化的语用规约从而给外国老师带来不快。

2.恭维和称赞语的语用失误。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十分严格地遵守谦虚准则。例如在对称赞的话作答复时,中国人趋向于否定它,采取一种自谦的态度;而西方人则趋向于接收它,承认自我的努力。例如:

Mr. Brown: 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

Mr. Liu: Oh, no, far from that. I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外国人听到后会觉得受到伤害,感到很尴尬。其实并不是中国人自卑或虚伪,这种交际风格是由对人际关系的价值取向决定的。

3.问候与告别语的语用失误。问候在各种文化中都是一种表示友好的方式,但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英国人见面喜欢谈论天气,如“Windy, isnt it”此时无论天气如何都要表示赞同以示礼貌。更多的英美人使用“Good morning”,“How do you do”之类来表达问候,中国则以“去哪儿”,“吃饭了吗”来表达问候,这往往会给外国朋友带来不快,因为西方人崇尚个人自由,而在中国的问候语中有些设计干涉别人私事的话语是西方人无法接受的。

在西方,“Goodbye”, “See you”等构成结束系列,表明会话结束;当然中国的会话结构跟英语有所不同。外国朋友和中国人通电话,常常不知道他是否说完了,因为听不到“Goodbye”之类的话。中国人说“就这样”,“行”,“好”,这表明在中国会话结构里“慢走,小心”,“就这样”就是道别语。

4.致谢或道歉的语用失误。西方人无论对朋友或家人,他们都会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回应感谢时中国人通常会说:“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而如果生搬硬套成英语“It's my duty.”的话,似乎暗含着说过话人并不乐意相助,只是因为这是他的义务他才帮助。实际上只需遵从西方习惯说声 “It's my pleasure.”就可以了。中国人对给别人造成不便时常常会用不同的词来表达歉意,如用“劳驾”来要求别人的帮助;用 “借光”来让人人给自己让路;用 “请问”来向别人打听信息等。而英语中“Excuse me”即可在上述所有情景中使用。

5.邀请时的语用失误。中国人在邀请别人时,总会反复邀请好几次以表达自己的热情;而被邀请时,经过主人再三邀请再接受。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容易产生误会。例如:一个炎热的下午,一位外籍学生到中国老师家做客,见面时的对话如下:

A: Look, you are sweating all over. Why dont you have a wash first?

B: No, thanks, I am OK.

A: Come on. Its not trouble at all.

B: Im afraid I cant have make-up.

上例中的中国老师正是因为忽视文化差异而造成了语用失误,破坏了融洽的气氛。

四、社交语用失误的原因

1.汉语思维的方式的影响。思维是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脑力过程。自然界的现实是相同的,大脑的生理构造也是一样,因而具有相同的思维能力。而思维方式是指如何实现这种能力,不同的民族是不一样的。中国人在面对外国朋友的赞美或夸奖时,总是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思考。例如:当一个外国朋友称赞你的衣服好看时,总是情不自禁说一句“where,where”。这是用汉语思维移植到英语中去了,造成社交语用的失误。

2.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中西方文化虽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文化背景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文化受西方自由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深远,所以西方人比较开放。而中华文化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较深,等级观念强,权力距离大,在称谓语上是很严格的。在中国,孩子直呼父母的名字或下级直接喊上级的姓名,是很不礼貌的。但在西方,不管身份、地位、长幼、具体的场合等都喜欢直呼其名。

3.文化差异的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汉英文化差异性较大,各民族的语言习惯、话语方式不同,加之对各民族文化差异了解甚少,彼此按照各自的方式去理解彼此文化,这样势必会造成对语言误用。例如: 在汉语中与人见面通常都是说“你吃了吗 ?”等问候语,有时为了深入交谈,也许会问私人方面的问题。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见面时谈得最多的是天气,往往不会问及对方的收入、年龄、体重等私密问题。

4.价值观念的影响。对于价值观念的理解,奈达曾这样解析过:即拥有共同观点与看法,能够影响人们对社会环境、文化方式等产生共同的认知意识。不同文化所呈现出的文化准则、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西方常用“I”—conscious (我文化)来表达本国的整体文化,而中国则使用“We”—conscious(我们文化)来表达。这是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性造成的,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他们的自我意识非常浓厚;而中国人重视群体价值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在表达上易产生语用失误。

5.宗教信仰的影响。宗教信仰的差异性同样会影响着各国的语言文化。佛教从古至今一直是我国民众的信仰对象,因此佛教习语在我国十分常见,如“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若将这句习语直接翻译的话会给许多外国朋友造成理解困难。因为西方大多数国家将基督教作为其宗教信仰,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将佛教翻译成“God”,才便于他们理解,所以上句习语应翻译为“Worship God everyday,not just in times of adversity。”

五、避免社交语用失误的对策

1.明确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树立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的理念。语言反映着文化,文化又渗透于语言之中,语言和文化是互相联系的统一体。我们既要宏扬民族文化.也要学习和尊重外国文化。不仅要了解某个词或短语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它深刻的文化内涵,知其怎么用。任意套用或滥用都是不要取的。

2.转换角色,培养社交语用能力。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不要总是以汉语的思维方式和模式来理解问题,必要时需要用西方人的思维来看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与西方人进行交往。学会用西方人的直线思维,开门见山。中国人是曲线思维,习惯迂回。并且要学习英语相关语用规则。例如: 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原则等。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培养跨文化语用意识。

3.进一步了解西方人的价值和礼貌观念,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尴尬。由于中西方人们价值和礼貌观念上的差异很大。在西方国家中,推崇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的价值。而东方文化中,受传统的封建文化影响较深,强调个人服从集体。这就使得在交际中,中国人以他人为中心的交际方式。把自己放在很低的地位,以抬高对方,体现东方文化的谦让思想。

六、结语

本文简介社交语用失误基本理论概念,阐述各种社交语用失误现象,分析导致社交语用失误的原因,最后提出避免社交语用失误的对策。

参考文献:

[1]Thomas Jenny,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Selected Reading for Pragmatic.1983.

[2]高宝虹.外语教学与文化交际[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J].上海:上海外语,2002.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5]康洪君.浅谈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及应对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

[6]王晓燕.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7]朱波.论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7.

[8]周迎锋,王华.社交语用失误现象原因及其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6).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