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高职有效衔接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2016-07-19赵建玲张建党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赵建玲,张建党

(1.河北金融学院 教务处;2.河北金融学院 图书馆,河北 保定 071000)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高职有效衔接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赵建玲1,张建党2

(1.河北金融学院教务处;2.河北金融学院图书馆,河北保定071000)

摘 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是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即拓宽中间,拓展顶层,构建层级衔接畅通的职业教育学制结构;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畅通中高职生源衔接渠道;适度扩大对口招生规模,突破中高职生源衔接的瓶颈。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衔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将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这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1]因此,研究当前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探索有效的衔接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通过对当前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策略。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意义

第一,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目标之一。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中明确提出,中职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之一,到2020年,职业教育体系层次更加完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第二,中高职有效衔接是人终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中高职衔接对于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了解中职毕业生升高职、高职毕业生升本科的积极性程度及影响因素,笔者选取河北省几所中高职院校,对其在校生的升学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问卷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职学校学生对升学有较大兴趣,有76%的中职生愿意继续升学。高职院校学生升本的兴趣也比较大,有53%的学生愿意继续升入本科学习,有7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建立以“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为学历结构的职业教育体系,有9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建立多渠道的职业教育升学渠道,有57%的学生认为影响其升学的主要因素是“招生比例太小”或“考试内容不合理”。

第三,中高职有效衔接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企业比重日益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然带来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升级,进而对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及其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层次比例提出相应的要求。这些信号都传递出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强烈信息。[2]

二、河北省中高职衔接模式分析

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模式,在稳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进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分析河北省近年来中职、高职、本科招生的发展变化,以及当前中高职生源衔接、中职与本科生源衔接的状况,对客观把握河北省职业教育层次之间衔接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职对口衔接中职生源模式

1. “五年一贯制”中高职生源衔接模式。2003年,河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有关问题的通知》,开始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提出具体要求。以2010年以来省教育厅下达的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为例进行分析,2011年招生人数为3 142人,之后几年招生规模略有增长,但变化不大。2015年招生规模骤增至15 388人,这一数量的变化是与2014年教育部提出要大力加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分不开的。

2. “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河北省自2000年开始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试办“3+2”高等职业教育,各高职院校积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紧密衔接,搭建学生成长的“立交桥”,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3+2”、“2+3”等联合办学模式。例如,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石家庄机电职业中专、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等6家职教中心、3 所中专学校开展“3+2”中高职分段培养;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与磁县职教中心、涉县职教中心、永年职教中心等8个县职教中心开展“2+3”中高职分段培养。双方共同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共同讨论学期教学执行计划等内容,规范了工作管理程序,切实提高了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质量。2014年,河北省扩大“3+2”试点范围,新增36所国家示范校,开展“3+2”分段培养试点工作,省内所有国家级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都成为“3+2”高职教育试点,总规模达到67所,参与试点的高等院校达到32所,其中高职院校26所,本科院校6所,当年招生15 961人。2015年招生规模增至18 116人。

3. “三校生”高职单招模式。“三校生”高职单招教育是指高职院校面向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招生的模式,采取文化课考试和技能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近几年,随着高职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河北省在高职招生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三校生”高职单招的规模也有了明显的增长,招生数由2011年的8 032人增长到2014年的15 341人,增幅近1倍。表1是近几年高职招生计划中生源构成的变化情况。[3]

表1 河北省高职院校全日制高职招生计划中各类生源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分年度高校招生计划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从近年河北省高职招生生源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招生生源均以普通高中生源为主,但比例逐年缩小,而非高中生源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这表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通道越来越宽。在非高中生源中,“三校生”单招生源比重较大,“五年制第4学年”生源占有一定比重,“3+2”招生生源目前所占比例最小。

(二)中职对口升学本科的衔接模式

1. 中职对口升学本科教育模式。河北省本科教育对口招收中职生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2014年,河北省进一步扩大对口本科的招生规模,本科高校招生计划由2013年的2 465人增加到3 580人,增幅为45.23%。对口升学所涉及的专业领域覆盖旅游、财经、电子电工、建筑、畜牧兽医、医学、学前教育、机械、计算机、农林等10个专业大类,基本涵盖河北省经济社会的重点领域。

2. 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2014年,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发改委联合发文,开展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试点,目的是围绕国家和区域重点产业急需的专业领域,打通中职与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通道,加快构建河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3+4”分段培养是指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3年,经考核测试合格后转入本科院校学习4年。对口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由试点中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共同完成,以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4]从2014年开始,由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等6所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6个省级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对接3所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经验的省属本科院校(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试点实施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当年招生480人。[5]2015年,新增张家口市职教中心与河北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冰雪方向)“3+4”分段培养,招生规模增加到600人。[6]

(三)本科对口招生专科模式

1. “专接本”模式。2001年,河北省教育厅在总结以往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接本科教育选拔工作暂行规定》,对专科接本科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河北省专科接本科教育正式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近年来,招生规模均在万人以上,并逐年增长。以2014年为例,当年专接本招生数为11 442人,占专科毕业生总数的7.5%。

2. “高职本科”模式。2011年,河北省启动本科工程教育试点班作为河北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探索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当年首次招生320人,人才培养由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4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与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联合大学3所本科院校共同完成。

(四)高职单招模式

河北省高职单招模式是指高职院校面向具有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的考生提前单独组织考试招生的模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高考。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河北省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部分专业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2011年,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1年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招生院校由原来的3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增加到5所。2013年,招生院校骤增到44所,要求高职单招院校选出具有办学特点的专业进行单招,尤其是机械工程类等实用技能型专业。根据通知要求,2014年,河北省继续探索高职单招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实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对于获得由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联办的省级职业院校技术大赛一等奖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和具有高级工或技师资格(或相当职业资格)、获得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称号的在职在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高职单招院校免试录取。[7]2015年,河北省继续扩大单招院校的规模,并试行不同单招院校按类别联合组织考试,招生院校达66所。

三、河北省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高职衔接通道狭窄。以2011年中职毕业生与高职招生数据为例,中职毕业生355 816人,高职招生143 632人,而高职生源中,中职毕业生(包括“三校生”、“3+2”、“五年制第4学年”生源)所占比例仅为9.31%。由此可以看出,中高职生源衔接的通道尽管被打开,但通道依然狭窄,与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的规模增长形成“两头突起,中间凹陷”的不合理“马鞍形”结构。

第二,高职单招入学考核形式相对单一,中职升入高职的学生比例较低。尽管近年来河北省高职单招规模越来越大,并实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但是高职院校招收的生源绝大部分还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单招院校的比例依然很小,中高职衔接通道依然不畅通。

第三,职业教育层次不完善。就升学渠道而言,河北省中高职学生升学的终端仍然是普通本科院校,没有相应的应用技术本科与之相适应。尽管河北省于2015年4月确定了10所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但其人才培养的效果还未显现。[8]2016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单位已有28所高校,但是,很多专业学位硕士点还在延续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能否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提供规范、科学的中高职衔接后的发展空间将直接影响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加强中高职有效衔接的策略

随着教育实践的日益推进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突出问题已日趋明显。加强中高职教育衔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拓宽中间,拓展顶层,构建层级衔接畅通的职业教育学制结构

1.进一步拓宽中职与高职之间的衔接通道。以上分析显示,河北省中高职生源对接的通道一直十分狭窄。在新的历史时期,职业教育体系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充分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继续学习、终身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拓宽中职与高职之间的衔接通道。目前,河北省高职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而不是来自中等职业学校。要想拓宽中职与高职之间的衔接通道,一是扩大高职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规模;二是按照《纲要》提出的要求,“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或是按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规定,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增加“中等后非高等教育”,使之成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引桥”,发挥补习与转换教育的作用,为普通高中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加强普职交叉融合。

2.积极拓展高职教育顶层领域。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需求出发,搭建中职和高职相互融通,高职与本科、研究生衔接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9]形成富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技术技能型学士、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学位制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二)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畅通中高职生源衔接渠道

为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招考,建立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选拔机制,河北省近年来积极探索“知识+技能”、单独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0]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对口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很小,无疑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增加了许多难题。因此,要以考试招生制度为突破口,改变一次高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建立和完善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一方面,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加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要将传统的选拔性考试转变为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进行的适应性考试,继续有效推进“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将这一考试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提高优秀的中、高职毕业生通过免试推荐渠道升学的比例。

(三)适度扩大对口招生规模,突破中高职生源衔接的瓶颈

目前,河北省正积极探索并建立多元化的中高职生源衔接渠道与普通高考招生渠道构成的高职教育生源“立交桥”,但就具体情况来看,普通高考招生渠道还是主干道。针对这种生源格局,许多职业教育专家提出应该把中职毕业生作为高职招生的主体来考虑。从国际上看,大多数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均把中职毕业生和具有一定职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高中毕业生作为高职招生的首选生源。因此,适度扩大高职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不仅是职业教育体系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进一步加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2015-01-11.

[2]王育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217.[3]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0-2015年) [EB/OL].http://www.tech.net.cn/web/index.aspx,2014-02-11.

[4]王敬照.我省启动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贯通培养试点[N].河北日报,2014-07-27(002).

[5]郑想.中职升高职、本科通道打通[EB/OL]. http://www.sjzdaily.com.cn/newscenter/2014-07/24/content_2320869.htm, 2014-07-24.

[6]河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种重要模式[EB/OL].http://hvae.hee.cn/col/1252401871339/2015/11/30/1448846854708.html,2015-11-30.

[7]高其伦.今年河北56所高校参与单招,技能拔尖可免试录取[EB/OL].http://hebei.sina.com.cn/news/m/2014-02-25/103287864.html,2014-02-25.

[8]刘辉,王海亮.中高职衔接的历史逻辑、现实困境及其超越[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5-11.

[9]孟源北.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85-88.

[10]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EB/OL].http://info.hebei.gov.cn/eportal/ui?pageId=1962757&articleKey=6286789&columnId=329982,2014-07-18.

[11]刘奉越.职业教育在职业流动中的功能及其实现[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社会科学版),2012(6):105-108.

(责任编辑:王释云)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Taking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ao Jian-ling, Zhang Jian-dang

Abstract: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hinge to construct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is article which analyzed the existing situation of the connection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ebei province is to fi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policy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broadening the middle and expanding the top are to construct the hierarchy unimpeded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reforming the enrollment examination system is to unblock the channels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oderately expanding the scale of enrollment counterpart is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nnel.

Key words: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nection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71 (2016) 02-0083-05

doi:10.13983/j.cnki.jaechu.2016.02.017

收稿日期:2016-03-25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编号:HB14JY05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建玲(1967-),女,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教务处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角色重塑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研究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职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中高职计算机类现代职教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