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对小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

2016-07-16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媒介素养

张 蕾

(丽水日报社,浙江 丽水  323000)



父母对小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

张蕾

(丽水日报社,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儿童的媒介素养受其自身发展特点、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在众多影响儿童媒介素养的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积极也是最关键的。而在人的因素中,作为重要他人的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则主要探讨重要他人中父母对小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从儿童媒介素养的习得方式、社会化和家庭教养方式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引导父母对儿童媒介素养给予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父母;小学生;媒介素养;习得方式;社会化;家庭教养方式

一、儿童媒介素养与儿童媒介素养教育

儿童媒介素养是儿童对媒介组织及其形式的理解能力、对媒介文本及其形态的识别能力、对传播过程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媒介从业人员职业的理解能力。儿童接触媒介信息时所具有的解读能力、批判性分析的能力,使用各种媒介资源的能力以及适当地使用媒介及其技术发表意见进行传播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建构过程转移到新的情境中去。[1]

专门针对“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界定的并不是很多。许多学者倾向于把“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两个概念融合在一起。本文为了方便阐述,将两者做以下区分:

第一,从狭义上讲,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是以提高儿童媒介素养为目的,对儿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最终由练习或是经验引起儿童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的人,客体则是儿童。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外显的行为,是可以直观察觉到的。儿童媒介素养则是儿童所具备的一种素质,具有内隐性。

第二,儿童媒介素养受多方面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父母无意识的一些日常行为也会影响到儿童媒介素养的形成。因此,从广义上讲,外在氛围、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等,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儿童媒介素养的发展,只要对儿童媒介素养产生了积极影响的行为,都可以看作是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一部分。

第三,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媒介素养教育则是培养媒介素养的有效手段。[2]

本文讨论的是父母对儿童媒介素养的影响,而不是如何对儿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区别在于前者是无意识的日常行为,后者是有意识的教育行为。

二、儿童媒介素养在家庭中的习得与强化机制

进入小学以后,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着变化。首先,父母与儿童的交往时间明显减少,同时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也有所减少;其次,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由学前期处理儿童发脾气、打架等问题逐渐转移到是否该监督儿童的友谊模式、如何处理感情关系的变化等问题上来;再次,儿童与父母的冲突减少。另外,在纪律约束和控制过程方面,父母开始对他们采用推理的方式。这些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儿童媒介素养在家庭中的习得。

(一)习得机制

小学生的父母年龄大概在30~40岁之间,可以说是利用媒介进行工作和家庭娱乐的主力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媒介的处理行为时时刻刻被儿童注意并模仿着。此时儿童的观察学习能力已经非常强,相对于符号榜样和诫例性榜样而言,父母作为儿童活的榜样,在儿童媒介素养的养成上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儿童可以不必直接地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而只是通过观察父母使用媒介的行为,并观察父母在使用媒介后得到了一定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观察学习可以分为直接的、抽象性的和创作性的学习三类。

直接的观察学习。儿童对父母的媒介运作、近用等行为进行简单的模仿。例如,父母以上网和看电视为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那么儿童在进行娱乐方式的选择上,相对于找同伴玩、看课外书等活动来讲,则更倾向于看电视。不过这种简单的模仿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会逐渐减少,这是因为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形成了自己的评价标准,会依据自己的需要和动机进行选择。另一方面,进入小学以后,由于教师和同伴的影响,父母对儿童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抽象性观察学习。儿童从父母的媒介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准则或是原理。例如,家里的日常用品总是广告中最新出现和推荐的,那么儿童会认为广告是指导自己购买行为的标准,进而形成对广告的信任和追随。父母之间讨论的话题大多数是涉及电视剧情、时事新闻、网络热点等,那么儿童会把掌握当下信息作为同他人交往的基础。抽象性的观察学习对儿童媒介素养有很大的影响,小学生的表象系统已经与言语编码系统建立了联系。此时,儿童虽然不会有明显的行为变化,但儿童会利用言语和形象两种形式把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适当的表象保存起来,并逐渐内化为儿童的认知图式。例如,儿童在和同伴交往中遇到困难时,会唤起该认知图式,并归因于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不足,进而催化其对媒介的使用和权威性的理解。

创造性观察学习。儿童从父母不同的媒介示范行为中抽取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方式。例如,儿童从父母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评估、生产等行为中,抽取概括出一套有关媒介素养的理解,通过自己的加工处理,促进自己的媒介素养的形成。但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起步,带有很大的具体性,他们只能利用某些已经理解了的事物的特征或属性进行概括,而不能充分利用包括在某一概念中的所有的特征和属性。因此,儿童很难完成创造性观察学习,进而对儿童媒介素养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二)强化机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儿童主要是通过抽象性观察对父母有关媒介的行为、态度等进行学习的,但儿童在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还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班杜拉认为有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

外部强化,是指他人对儿童媒介素养的评价。这里我们主要论述父母对儿童媒介素养的反作用。当儿童以某种行为或是观点等表现出相应的媒介素养之后,父母会对其做出反应,批评、表扬或是无作为。例如,父母在工作中频繁依赖网络资源,会议稿、报告等均来自网络摘抄,观察学习之后,那么儿童在写作文时索性找来几篇文章拼凑,紧接着父母会对其进行指责,限制对网络的使用,要求自己创作等,这就是一种负强化。这种负强化势必会减少儿童依赖网络进行写作的行为,但也会使儿童陷入混乱之中,与父母就是我的“榜样”这一信念发生冲突,影响到父母的权威性,因为儿童只有到了十一二岁时,才认为权威关系是完全合作性的,在接受某人为权威时,除了需要特殊的能力和知识外,还要考虑情景的要求。此时的儿童还无法把具体情景考虑在内。

自我强化,是指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的行为的过程。例如,儿童用录像机拍摄了一段优秀视频,达到了获得同学称赞的目的,那么他会选择一些奖励自己的方法,如吃巧克力、多玩一会儿等,来维持和肯定自己录像的行为。自我强化依存于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这种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是儿童学会依自己的行为是否比得上他人设定的标准,用自我肯定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对自己行为做出反应而确立的。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在逐步发展中,但整体来说还是不完善的,虽然逐渐减轻了对他人评价的依赖,但父母仍是对其自我评价最重要的支持因素。

替代强化,是指他人对示范者的评价。由于他人对父母媒介行为的评价很少,儿童可以接触到的评价更是少之又少,父母相互间的有关媒介素养的评价也不多,所以在此不做阐述。儿童媒介素养在家庭中的习得与强化机制见图1。

图1

三、媒介素养对儿童社会化影响中的父母调节作用

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儿童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最基本的社会化,这一过程致力于语言和其他知识技能的学习,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内在化,感情纽带的建立以及对他人角色和观点的理解。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是家庭、家庭外的儿童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大众传播。[3]人们依据社会化主体的不同将社会化模式分成非传媒型和传媒型。传媒型的社会化是指人们通过接受传播媒介,如以听广播、看电视、上互联网等方式来获取所需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学习而社会化。这种新兴的社会化模式被美国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归纳为“他人导向”,它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社会化的依据不是来自传统文化或长辈的教诲,而是来自对“他人”的理解,也就是米德所说的“一般他人”,只不过这“一般他人”在电视屏幕上、网络世界里过着一种符号化、数字化、虚拟化的理想生活,一种对真实经过筛选、包装和重组的理想生活,并用这种“理想化”给儿童以社会化意义上的引导。因此,“符号化”的“一般他人”在大众传媒时代对儿童的社会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儿童的媒介素养直接决定着传媒型社会化的发展取向。同时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儿童社会化的直接作用没有年龄、居住地等影响因素大,它更多地依赖于媒介影响。[3]那么作为重要他人的父母,是如何通过媒介素养这一中介便对儿童社会化产生间接影响的?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儿童社会化同媒介素养都是一个终身发展的过程,彼此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大众传播不能独立地决定儿童社会化的性质和程度。它和父母因素一起作用于儿童,共同对儿童社会化发生作用。同时,又都作用于儿童媒介素养,进而对儿童社会化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儿童通过观察媒介内容,认同其中某些角色或行为,并意识到在某些情境下模仿会导致有益的结果,那么当这种情境出现时,儿童就会发生模仿行为。这种模仿行为可以通过媒介不断强化,形成长期行为。

儿童一般在观看电视或在平时的活动中都会不同程度地模仿电视节目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当然,这种模仿,如果是在控制下进行,如在家长的指导下或儿童已经具备了使用媒介的素养的前提下,这种模仿对儿童的思维或行动方式即社会化就会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否则,就会导致负面的效果。当儿童的媒介素养水平还不是很高时,会对他们感兴趣的“符号化”“一般他人”进行无选择性的模仿,虽然是同一行为,儿童的目的却是不同的。例如,模仿某一暴力行为,他或许仅仅是出于好奇,不假思索地进行模仿,也或许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同时也可能已经理解了该种行为会为他带来某一有益结果。父母应当针对不同的模仿动机进行相应的反馈。小学初级阶段的儿童,还处在自我反省角色采择的水平,还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因此在“符号化”“一般他人”、父母、自己三者之间的观点和态度上无法进行明确区分,这时可以和儿童进行直接相互作用的父母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在媒介信息和儿童之间扮演一个“把关人”或是“意见领袖”的角色,那么将会从根源上促进儿童媒介素养的养成,进而在媒介素养的指导下,促进社会化进程。

四、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媒介素养的影响

(一)家庭教养方式类别

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一是民主权威型,这种类型的父母教育孩子比较理性,对孩子的管教不任意干涉也不放任自流,显示对孩子的爱护与尊重;二是绝对权威型,这类父母对孩子要求很严,孩子与父母没讨价还价的权利,孩子只要有少许抵触父母就会受到惩罚;三是娇惯溺爱型,这类父母往往对孩子娇生惯养,对孩子百依百顺,对一些不合理的行为也不加以制止;四是忽视冷漠型,这类父母对孩子的一切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放任自流,他们既不会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和标准,也不会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对孩子唯一的贡献就是提供食品和衣物。

(二)四类教养方式对儿童媒介素养的影响

在民主权威型的教养环境下,儿童在选择和使用媒介时有很大的自主权,父母起着引导的作用,同时儿童对媒介的态度很积极,对媒介的使用有很强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有利于儿童媒介素养的发展。

在绝对权威型的教养环境下,儿童的媒介使用习惯并没有建立起来,完全由父母控制,虽然看上去有合理的媒介使用行为,但并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可,在对媒介信息的处理、理解、选择、运用等方面没有形成自己的图式。一旦父母的管制撤销,儿童会出现补偿性的退化,要么对媒介彻底失去兴趣、要么肆意地进行媒介消耗。

娇惯溺爱的教养环境下,儿童的媒介素养完全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只要儿童高兴,父母从不过问儿童的媒介行为。我们不能说在没有他人指导下儿童的媒介素养就一定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但这种教养方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也有一定的风险性。

在忽视冷漠的教养环境下,最重要的不是儿童媒介素养无人培养,而是在这种环境下,儿童缺少足够的关心,始终无法引起父母的注意,势必造成其转向电视、网络、小说中来寻找关怀和成就感,最终儿童过度依赖媒介,影响儿童在现实世界的生活,终日沉溺在虚拟世界中,并越来越不认同现实生活,而要依靠媒介来排解生活中的烦恼,不能支配传媒,而被传媒支配了,这就形成了媒介综合症“媒介瘾”。

五、结语

本文仅是从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出发,选取儿童社会化和家庭教养方式两个方面来阐述父母对儿童媒介素养的影响,父母可以通过方方面面影响到儿童的媒介素养。因此父母应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树立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以促进儿童媒介素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赞.论儿童媒介素养的参与范式[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2]卢宇峰.浅谈媒介素养教育与儿童社会化的关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4):120.

[3]卜卫.电子媒介和印刷媒介对儿童社会化、观念现代化的不同作用[J].现代传播,1991(4):27-29.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203-02

猜你喜欢

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媒介素养
认知风格、家庭教养方式与图形推理能力的关系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去除“父母”的身份,他们是怎样的人
年过六旬再做“父母”,不幸孩子串起8000人的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