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2016-10-11童云

新闻世界 2016年10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大学生管理

童云

【摘要】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兴起,大众传播范式转换,给媒介素养教育提出新的课题。与以往任何时代不同,大学生群体主动参与媒介活动,以传播主体的姿态活跃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如何分析、理解、甄别信息,如何利用媒介自我发展,协作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是当下媒介素养教育遇到的新现象、新问题。本文以安徽高校大学生为对象,用实证研究方法,调查安徽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提出媒介素养教育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管理;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成果,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项目批号SK2014A021。

一、前言

21世纪人类进入社交媒体和自媒体时代。新媒介改变了社会关系、组织形式、生活和生产方式,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网民占11.5%。[1]高校大学生是新媒介使用的主力军。在新旧媒介融合转型期,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真假难辨、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纷繁复杂的传播活动,大学生如何分析、判断、甄选信息,如何认识、理解、使用媒介,规避不良信息干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成为当下亟待研究的新课题。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未来中坚力量,在校期间是他们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媒介素养高低不仅关系个人长远发展,也关系社会发展。高校迫切需要结合实际,研究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培养信息社会的优秀人才。本文通过抽样调查法、焦点小组和深度访谈法,调查安徽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基本状况,提出建议对策,以期对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根据2015年教育部统计并公布的普通高校名单,安徽省普通高校共119所。本文根据分级分类原则,随机抽取21所院校各年级、各学科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匿名答卷,通过纸质问卷、问卷星和微信,共计发放问卷565份,收回有效问卷559份,有效回收率98.9%。调查高等院校有985、211类重点高校、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共计21所,其中985或211重点高校被访对象占比23.36%,普通本科占比65.53%,高职高专占比11.11%。同时采用焦点小组法和深度访谈法,深入了解大学生媒介素养概况。

二、安徽高校大学生媒介接触情况

高校环境相对封闭,寝室大多没有电视机,媒介接触最频繁的是手机和电脑。数据显示,安徽高校大学生用手机上网比电脑频繁,其中平均每天手机上网4小时以上的学生占58.12%。女生手机上网5小时以上占45.7%,男、女生相比,女生更喜欢手机上网。在焦点小组和深度访谈中,女生们坦言网购时间多于男生。硕博士每天使用电脑和手机时长都在5小时以上。班级普遍使用QQ群、微信群、微博账号、社区等建立社交圈,发布通知、公告、作业、考试信息,高效便捷。71.51%受访者对手机有依赖感。

安徽高校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中,最喜欢做的事情前三名分别是社交聊天、听音乐、看网络视频节目,其次是网购、查学习资料、浏览新闻、网络游戏、读网络文学、阅读报纸电子版等。

学生平时爱看的节目以真人秀、影视剧、综艺体育节目为主,通过土豆、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看影视剧和节目的占比55.27%,智能手机看节目占24.5%,即约九成大学生通过电脑、手机和Ipad看节目。娱乐目的大于新闻获取。微电影等短视频节目受到欢迎,主要来源是网络分享和自制剧。

通过手机APP客户端听广播节目的占32.76%,收音机听广播占13.96%,听网络电台占11.97%,不听广播31.34%。调查数据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在收听广播节目,年轻听众群体已转移到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终端。

负面效应是,校园里“低头族”、“微信控”随处可见,“没事刷刷手机”,上课玩手机也常见。合理安排使用手机,避免严重的心理依赖症,回归健康生活,成为大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安徽高校大学生媒介认知

信源方面,受访者主要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获知新闻,其次是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再次是弹出的推送新闻,新华网等官方媒体网站排名第四。网络小说和原创文章受大学生欢迎,内容贴近年轻网民,奇幻、武侠、爱情、都市生活类受追捧。在阅读方式上,63.82%受访者以纸质阅读为主;23.65%喜欢手机阅读;5.13%学生选择互联网在线阅读;只有3.7%受访者选择 Kindle、汉王等电子书。

近七成受访者对社交聊天便捷程度感到满意。36.75%受访者对网络购物比较满意,认为网购商品便宜,经济实惠;但有时质低货次,假货多,买到的商品与宣传不符。

50.43%受访者认为自己甄别信息真伪和谣言的能力一般,只有36.75%受访者认为能力比较好。在焦点小组调查中,多数受访者认为谣言不容易一眼辨认出,必须通过专业知识分析,凭借直觉不完全可靠。

四、安徽高校大学生媒介参与使用

在线学习方面,受访者通过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库查阅资料,校园网分享课程信息,通过班级同学群和云盘共享资料。除学校教育外,受访者青睐慕课网、网易公开课等在线教育平台,可拓宽知识面,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获得国内外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受访者乐于观看节目在线直播、游戏直播,部分学生喜欢哔哩哔哩弹幕、花椒直播、电视摇红包等。淘宝“双十一”之类由电商促销演变而来的网络节日,颠覆传统节日概念,受访者边看边买,享受购物狂欢。

近三分之一受访者利用互联网进行过创业创新活动。24.5%受访者上传过自制的微电影、短片,内容主要是大学生的生活、情感、学习考试等,还有一些科普、奇幻剧。15.1%受访者曾发布广告,策划活动,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的宣传推广。11.68%受访者开网店创业,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经营信息。7.98%受访者曾当过网络小说写手,出售小说和原创文章的版权。5.7%参与网络股票买卖。还有1.99%声音爱好者做网络电台主播,在喜马拉雅FM、荔枝FM等平台建立网络电台,拥有粉丝群。主动参与,沉浸体验,互动创新,是当今大学生群体对待媒介的新态度、新趋势。媒介素养不仅是大学生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观念,也是一种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

五、安徽高校大学生媒介批评意识

对新闻信息真实客观程度的印象,超七成受访者认为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报道较真实客观;超七成认为网络和手机新闻真实性一般或不太真实。手机新闻可信度比网络新闻略高一点。受访者认为网络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真实客观的占17.38%,认为一般占56.13%,还有21.08%认为不太真实客观。

微信朋友圈里转发的信息,受访者认为只有9.4%较为可信,认为可信度一般的占69.8%,不太可信或不可信占20.8%。朋友单独转发的消息可信度略高,受访者认为有29.63%比较可信或非常可信。微信转发量大且被刷屏的消息,受访者认为可信的只有11.96%。可见,受访者对绝大多数微信转发信息持有怀疑态度,具有较强的质疑精神,显示出超越往届大学生的媒介批判意识。

91.17%受访者有在线订餐、订票、旅行、乘出租车等经历。受访者对新兴的在线消费方式也存在质疑,如网上订餐缺乏完善的监管,一些卖家没有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经营场所,食品安全卫生得不到保障。旅行在线预订问题如服务缩水、违规购物、欺客宰客等,陷阱猫腻多。大学生需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在大数据营销概念下,不少商家让客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以获得赠品,近六成受访者曾有过扫商家二维码获得赠品的经历。在焦点小组访谈中,多数受访者承认扫码领奖遇到过尴尬,如奖品不适用,男生获赠奶嘴。少数受访者通过网络获得小额贷款,让一些受访者担心的是,不能及时还款导致信用受损,而此前没有过多考虑。55.56%受访者认为网络、手机容易让人在虚拟现实中迷失自我。

受访者对以下问题感到担忧和不满:网络盗号、欺诈和侵犯隐私,大量垃圾信息泛滥,网上支付安全,网络谣言和暴力淫秽信息太多。“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媒介批判意识,善于用批判思维甄别信息。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交叉渗透,受访者既依赖又存在批评质疑。

六、安徽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接近媒介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媒介,了解媒介,学会利用媒介,自我发展。接受过媒介素养教育的受访者对媒介的感知力、分析、判断和使用能力较强;没有接受过该教育的受访者的媒介素养相对较弱,但也并非想象那么低,在新媒介环境影响下,其媒介素养提高很快。

高校“媒介素养”课程通常设置在新闻传播类院系中,面向全校选修该课程的为数较少。媒介素养教育除课堂外,在其他领域受访者也有接触,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成为社会的通识教育。

七、结论

安徽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整体比以往有所提高,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分析和判断能力越来越强,对新媒介的参与和利用能力普遍较高。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成效显著。另一方面,网络空间负面效应也同时显现,消极因素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大学生主动参与媒介生活,个人对社会网络空间的反作用不容小觑。因此,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抵御不良信息干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协同创新,是下一步媒介素养教育升级的内容。

(一)学生:从认知媒介到管理媒介

网络信息的传播模式,从以“Web”网站为核心的“大众门户”传播模式,发展到如今“个人门户”传播模式。“个人门户”削弱了“大众门户”的地位,赋予个人传播更大的权利。[2]每个大学生成为自己的传播中心,管理大学生“个人门户”成为媒介素养研究新课题。

大学生对社会信息的“卷入程度”越来越高,应重视培养大学生对于信息的选择、挖掘、梳理、分析、质疑、评价能力。在社交网络中,大学生发布、转发、评论行为直接影响群体认知,如对于某一门课程的评价可能影响到其他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选修态度。学生舆论领袖在校园社交网络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往往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具备草根心态和自嘲精神的舆论领袖容易得到同学的友谊和信任。新旧媒介平台更替加快,大学生需要具备多媒介、跨平台的信息获取和传播能力。

新媒介既可成为自我管理的工具,如手机提醒功能、在线学习安排、班级微信群管理等,又可成为自我管理的对象,如控制上网聊天的内容,管理在线观看视频节目的时间,管理在线游戏行为,自我约束杜绝随意散播谣言等。大学生需要认识媒介景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理性对待虚拟空间,避免做“低头族”。

管理媒介,应成为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管理媒介的能力,包括管理个体传播行为;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健康理性传播;科学合理利用媒介资源;创造知识;发展自我;实现个人与媒介、社会的良性互动。

(二)高校:从专业教育到通识教育

媒介是社会重要的“型塑力量”,高校大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愿意主动参与媒介生活,媒介素养教育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加拿大、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曾一度盛行的保护、识别、批判教育模式,是基于大众传播格局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在传播范式转换的今天,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向两个新的方向发展,一是自主教育方向,即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变单向式教育为交互式教育,从灌输变为引导,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到主动提高媒介素养,不仅要教会学生认识和评判信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使用媒介,进行信息生产、信息消费、社会交往、社会参与和协作。二是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方向,除课堂外,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站、社交群、微博微信,以典型、鲜活的新闻资讯为案例和教学时机,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新媒介素养教育通识课程;有新闻传播院系的高校可开放此类课程,让全校学生选修。媒介素养教育应从专业教育转变为通识教育。

新媒介素养教育,既是高校德育的主要手段,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网络信息时代传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借助新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每一位辅导员面前的难题。大学生对新媒介有天然的亲近感,喜欢刷微信、晒照片,表达心情,抒发情绪,记录生活。建议利用社交网络的便捷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特点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和谐环境。媒介使校园无形的大门向社会敞开,每一位学生又是媒介公民,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结合社会网络空间的法治建设,使学生的媒介素养与法治意识共同提高,引导大学生自觉规范网络空间的言行,做一名合格的媒介公民。

注释: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 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t20160803_54392.htm

[2]彭兰.从“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网络传播模式的关键变革[J].国际新闻界,2012(10).

参考文献:

[1]宋小卫摘译.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J].国际新闻界,2000(4).

[2]覃川、李海霞、戚天雷.媒介素养与媒介德育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刘勇、汪海霞.当代媒介素养教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4]Henry Jenkins.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2006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大学生管理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