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福建省的调查数据

2016-07-14龚建荣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影响因素

龚建荣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福建省的调查数据

龚建荣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摘要: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福建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企业经营时间、校企合作渠道、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等因素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影响显著,而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所属产业等因素影响不显著。通过转变企业观念、疏通校企合作渠道、加大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等方式,可以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影响因素

校企合作是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企业特殊的教育资源,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随着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贯彻与落实,全国将有近50%的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1]。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和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校企合作则是实现这一办学目标、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成功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最佳途径选择。然而,由于各种制约因素的存在,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调查并分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不仅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

一、文献回顾

早在19世纪末,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中就提出了以校企合作方式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强、高素质的技术工人[2]。随后,英美等发达国家也充分证明,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能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综合型人才。国内学者也充分肯定了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积极作用,并从校企合作的功能、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作策略等方面做了相关研究。

美国学者Mark S.Schwartz认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与道德因素[3]。张俊珍等发现,如果高校能够在人力资源与技术支持方面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将愿意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同时,高校能够安排较多的教师参与管理和指导学生,以降低企业在学生管理方面的压力和成本,这样也能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4]。吕昕从内、外两方面指出影响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因素,其中内部因素主要有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及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环境、政策及科技环境等[5]。

通过上述文献分析可知,学术界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以往研究也有不足之处,即大多研究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研究,缺乏科学定量分析。本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假设

基于上述文献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要求,本研究认为,企业是否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主要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企业自身方面、高校方面和政府方面,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1)企业自身的因素对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有影响。从劳动力供求角度来看,企业作为人才的需求方,应被视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之一,并承担相应的人才培养责任。一般而言,企业规模、所有权结构、企业所从事的行业等基本特征会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因此,本研究选择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经营时间、企业所属产业来衡量其影响情况。

(2)高校方面的因素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有影响。高校作为人才的供给方,其培养的人才质量会直接影响学校形象及竞争力,所以学校在校企合作教育方面具有较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目前校企合作现状来看,高校与企业能否建立起合作沟通渠道直接影响双方合作关系,所以本研究选择校企合作渠道来衡量其影响情况。

(3)政府方面的因素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有影响。由于学校与企业两者的性质、目标、任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校企双方在合作中所持态度不一致,这就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优惠政策积极干预和引导校企双方的合作行为。因此,本研究选择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来衡量其影响情况。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课题组于2015年7—9月随机对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等3个城市的企业调查。本次共调查了112家企业,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34份,其中有效问卷317份,有效回收率为90.6%。在有效问卷中,福州116份(36.6%),厦门109份(34.4%),泉州92份(29%)。

从企业样本情况来看,所调查的112家企业中,私营企业居多,占60.7%,三资企业占27.7%,国有企业占11.6%。企业规模主要集中为中型企业,占50.9%,小型企业占38.4%,大型企业占10.7%。企业经营时间长短不一,5年以下的占16.1%,5~10年的占36.6%,11~20年的占32.1%,20年以上的占15.2%。企业所从事的产业也各不相同,有15家企业从事第一产业,占总样本的13.4%;有55家企业从事第二产业,占49.1%;有42家企业从事第三产业,占37.5%。高校与企业还未全面建立起合作沟通渠道,只有45家企业与高校之间存在合作沟通渠道,占40.2%。政府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支持与引导远远不够,仅有26家企业受政府相关方面政策支持与引导,占23.2%。从调查结果来看,有48家企业已经参与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占被调查总数的42.9%;仍有64家企业还未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占57.1%。由此可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比例偏低,参与积极性不高。

四、模型选择与变量分析

(一)模型选择

本文研究的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所以将企业“是否参与校企合作”作为研究的因变量,该因变量只有两种可能结果:企业参与了校企合作和没有参与校企合作。同时,本研究的因变量属于定性因变量,可用虚拟变量表示,取值为0和1,“0”表示企业没有参与校企合作,“1”表示企业参与了校企合作。因此针对0—1型因变量研究问题,可以选择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6],具体表示如下:

(二)变量设定与分析

本研究的回归模型中,因变量是企业“是否参与校企合作”;自变量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的因素、高校方面和政府方面的因素,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8.0作为统计分析工具,具体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2 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从分析结果可知,企业经营时间、校企合作渠道、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这三个变量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影响显著,表明本研究假设得到支持。其中,校企合作渠道、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这两个变量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企业经营时间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而且,校企合作渠道、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企业经营时间回归系数都为正,说明这3个变量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起正影响。具体而言,企业经营时间越长、发展越成熟稳定,其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越高,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概率越大;有校企合作沟通渠道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没有合作渠道的企业,从Exp(B)值来看,有合作渠道的企业其参与校企合作的发生比是没有合作渠道的企业的8.95倍;同时,得到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高于没有任何政策支持与引导的企业,根据Exp (B)值显示,其发生比是10.3倍。

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所属产业这三个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则表明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所属产业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影响不显著,这与本研究假设不相符,研究假设没有得到支持。其中企业规模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企业规模越大,其参与校企合作的概率越大,影响方向与预期假设一致,但是影响不显著。

六、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目前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经营时间、校企合作渠道、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等因素对企业是否参与校企合作具有显著影响。因此,为了推动校企合作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学校与政府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二)政策建议

(1)企业要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长期以来,企业以追求经济利润为发展目标,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责任,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不仅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会影响企业正常运营。但是,从劳动力供求关系来看,企业作为人才的需求方,应被视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之一。因为,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依靠高质量人才;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能为企业发展培养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样有利于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2)学校要疏通合作渠道,促进校企双方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通过本研究分析可知,是否存在合作渠道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影响显著。因此,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联系,疏通合作渠道,促进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疏通校企合作渠道的方法有:学校可以通过展现自身优势并加强对外宣传,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吸引企业主动与高校合作;学校寻找合适的合作项目,并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力求在校企合作中达到双赢;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3)政府要积极介入干预,加大对校企合作教育的支持与引导。人才培养不仅是高校的基本职责,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政府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政府要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法律法规,规范双方的行为,保障各自的权益;其次,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教育中介服务机构,协调校企双方的关系,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最后,政府要给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以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冉云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意愿、动因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的调查[J].职教论语,2013(19):70-74.

[3]MARK S SCHWARTZ,ALRCHIE B .Carrol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three domain approach [J].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2003 (13):1-22.

[4]张俊珍,崔瑞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6):50-51.

[5]吕昕.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54-56.

[6]何晓群,刘文卿.应用回归分析[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位雪燕]

Factors Affecting Enterprises’Participation in Talent Cultivation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Based on the Data Surveyed in Fujian

GONG Jianrong

(JinshanCollege,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350002,Fujian,China)

Abstract:Factors affecting enterprises’participation in talent cultivation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are investigated with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actors such as enterprise history, channel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upport and guidance of government policy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enterprises’involvement, and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nature of enterprise, enterprise scale, and enterprise-owned industry are insignificant. To motivate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talent cultiv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ideas of enterprises, clear channel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crease the support and guidance of government policies.

Key word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influence factors

DOI: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16.02.020

收稿日期:2016-03-25

基金项目: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2014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A类项目(0137e7)。

作者简介:龚建荣(1982—),女,江西南城人,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E-mail:33744047@qq.com

中图分类号:G5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79(2016)02-0257-04

龚建荣.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查数据[J].2016,17(2):257-260.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影响因素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