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课内实现大量阅读

2016-07-09李景杰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智谋吴王纪晓岚

李景杰

◎阅读内容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四年级下册第2本《借你一双慧眼》中的《能言善辩的纪晓岚》《林肯智胜埃弗雷特》《少年康熙除鳌拜》《少年吴王断冤案》《请小偷看菜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承接课内

1.回顾教材内容,直指单元主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教材(北师大版)第五单元“智谋”,认识了神机妙算、智斗白军、以弱胜强的贺龙和足智多谋、断案如神、正义凛然的包公,他们的聪明智慧让我们心悦诚服、自叹不如。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智者有谋略”单元,看看历史人物是怎样巧用智谋的。

2.链接丛书内容,初步感知人物。

出示句子,读一读,猜猜他们是谁。

①他是清乾隆年间的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有“铁齿铜牙”之雅号。(纪晓岚)

②他是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人们怀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坚强的个性,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林肯)

③他在位执政六十多年,巩固了边界,使国家的政治、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历史上被称为“康乾盛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二、小组共学,读文识人

我们已经重点阅读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四年级下册第2本的主题单元“智者有谋略”,其中文中人物的聪明智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打开你的阅读丛书,让我们走近这些人物,看看他们是怎样巧用智谋、赢得世人赞叹的。

各小组分别从“智者有谋略”单元选择一篇共读,抓住重点段落,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等,理解人物品格,准备集体展示。五个小组各侧重阅读一篇。

三、自主汇报,个性解读

1.自主汇报《能言善辩的纪晓岚》。

文章中的哪些语句体现了他的能言善辩?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

预设:从“纪晓岚奇言趣事”“纪晓岚巧解‘老头子”“纪晓岚跳河”三个故事中,选取纪晓岚的语言描写片段进行解读,体会纪晓岚危急关头化险为夷的能力,从中体味纪晓岚的机智与谋略。

2.自主汇报《林肯智胜埃弗雷特》。

从哪儿可以看出来林肯的智谋?作者是从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写的?

这里有对林肯的心理描写,也有对林肯的语言描写,说明他是个能根据事情变化随机应变的人;语言表达精炼而准确。

3.自主汇报《少年康熙除鳌拜》。

重点理解康熙在做好充足的准备和有十足的把握的情况下做事的坚决果断,操练少年侍卫,又不被鳌拜察觉,用年少好玩麻痹鳌拜。

4.自主汇报《少年吴王断冤案》。

借助吴王的语言描写,体会他仔细观察、缜密分析、大胆判断的智慧。

5.自主汇报《请小偷看菜园》。

父亲请小偷看菜园,怎么想的呢?找到相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从爸爸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愿意无私地把菜送给买不起的人,但是不理解偷菜的人,父亲很有正义感。同时爸爸处理矛盾事件充满智慧,用人性的本真去教育本尼。

四、通关考验,体会智谋

1.成语积累我能行。出示两组成语,一、二组自由选读,并联系原文说说成语的意思。

2.课文内容我来说。文章主要讲了谁,做了什么?制定一个小组连线题。题例如下:

林肯 让本尼看菜园

父亲 大胆除鳌拜

康熙 果断鼠屎案

吴王 巧妙对联

纪晓岚 两句话演讲

3.人物形象我来评。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选取一个小组作答。题例如下:

(1)纪晓岚是个( )的人。

(2)林肯是个( )的人。

(3)康熙是个( )的人。

(4)吴王是个( )的人。

(5)父亲是个( )的人。

4.精彩片段我来读。两个小组合作朗读他们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先读一读,再说说对精彩片段的理解。

五、拓展阅读,深化认知

这些人物用聪明智慧,巧妙地解决问题。智慧不仅仅是一门知识和学问,更是一种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下一节课继续阅读《借你一双慧眼》,重点研读以下篇目:《笑林观止》《母亲的眼睛》《街头邂逅》 《一元钱,两分爱》。

猜你喜欢

智谋吴王纪晓岚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智谋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智谋理论在慢性病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吴王光鉴铭文复原考释
漫悟漫画
智谋理论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
——以《螳螂捕蝉》为例,谈劝说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