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媒体应用发展现状分析

2016-06-21邓卓文徐天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北京100070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微媒体微博发展现状

邓卓文,李 伊,徐天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北京 100070



微媒体应用发展现状分析

邓卓文,李伊,徐天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北京100070

摘要微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知识结构与信息传播,改变了我国线上线下沟通与互动的传播方式,同时带动了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快速发展。文章从微媒体的发展速度、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微媒体;微博;微信;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微时代到来,技术高速发展,我国移动社交网民的数量不断增长,传统的单一媒体界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众多媒体的出现[1]。微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新的媒体形式,是由许多独立的发布点构成的网络传播结构[2]。微媒体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形式;微媒体区分于大型企业运营的传统媒体,是新型媒体形式,有大量独立的网络发布点构成传播结构。社交媒体是人们相互用来征求意见、经验和发布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所谓社交媒体是由网民自发贡献,提取,创造新闻资讯,然后传播的过程。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要人数要达到一定规模,另外则是要使用者的自发传播,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社交媒体的范畴。社交媒体的产生依赖的是Web2.0的发展。

1 微媒体的发展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社交方式的不断发展,使信息传播具有流动性、瞬时性、广泛性的特点,传播信息内容的精简使其极具冲击力,为发布信息者提供更加便利的信息传播平台。从博客到微博,从Facebook到Twitter,国内外各大社交媒体应用的兴起,使信息能散布全世界的各个角落,这无疑显示微媒体无可度量的潜在价值以及当今市场对其前景的看好。微媒体的迅速发展同时也改变人们现阶段的工作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及行为方式。

此外,由于现代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传播更加流动、琐碎,因而在闲暇之余,人们更愿意接受“快餐式”的信息内容往。短小精炼的传播内容成为微媒体信息创造的主要目标,高效快捷的传播渠道成为新媒体发布信息的主要途径。

1.1国内外微媒体使用情况

微信与Facebook作为国内外最受欢迎的微媒体,二者在各自使用情况比例中都达到了71%的水平。

在国内,微信现阶段已成为我国使用最普遍的微媒体应用软件。并且一定客户端已成为主流。据2016最新调查显示,微信平均“日登录用户”5.7亿。

在国外Facebook的使用人数远高于其他微媒体,据Pew调查中心调查显示Facebook成人用户群体的平均好友数量是338个以及其中间值达到200名好友。

表1 2012-2014国外微媒体使用情况

1.2微媒体渗透及访问情况

国内2014年上半年中,近90%的用户使用过即时通信工具,QQ的使用最为普遍,比例为77.8%,领先其它通信工具;其次是微信,同期使用过的用户比例为65%;阿里旺旺、YY语音、陌陌的覆盖率都在10%以上。从以下数据来看,QQ、微信的用户经常访问率相比其他社交工具都要高出许多,因此忠诚度最高的。

国外从使用频率分析来看,Facebook所使用的频率最高,每日浏览的比重占70%,值得一提的是,据统计,2015年第一季度,Facebook每月的活跃用户高达15.9亿;instagram与Twitter日常使用频率居中分别占据49%与36%,Pinteresty与Linkedin最低。

表2 2014年即时通讯渗透率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各自最热门的微媒体软件使用频率及其相近(微信:72.5%,Facebook:70%)。

1.3 微媒体用户年龄分布

1.3.12014年国内社交媒体用户年龄分布

据调查显示,“90后”“80后”为最大使用人群,分布占据了37.7%和30.8%的比重,“70后”位列中档为20.7%。可以说现阶段使用的主流人群为中青年。

1.3.22013微博用户年龄分布

用户年龄结构方面,在2013年中,“90后”用户为微博使用的大多数群体,占总用户量的53%,“80后”用户占总用户的37%,而年龄层相对较大的“70后”与“70前”用户占比相对较小,由此不难看出微博用户中,目前微博用户整体年龄层偏年轻化。

图1 2013年微博使用者年龄分布

1.3.32013Facebook用户年龄分布

中青年人群占多数,30周岁以下的成年使用者比重最多为27%。

通过2013年微博用户年龄分布情况与同年Facebook的情况做相比,中青年群体为国内外主要使用人群。然而,国外的老年使用者(65+)用户比重远远高于国内相应年龄层的使用者。

表3 2013年Facebook使用者年龄分布

1.4微媒体地域分布

通过2013年与2014年数据比较,唯独郊区呈现使用比例上涨,其余地区都下降的态势。

表4 Facebook使用地域分布

通过对国内外微媒体地域分布图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清楚得出:2014年二线地区为使用的高发区域,且发展的趋势也大致相同。

表5 2013,2014国内外社交媒体地域分布图

2 未来发展分析

当下,微媒体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以至于当我们看到政府、企业、学校、工厂以及几乎所有机构组织都在运用微媒体通信时,它证明微媒体也在逐渐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当然,没有什么比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更加重要了,因为人的行为方式间接影响着人们的最终决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微媒体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虽然在过去几年里,大众只是在特定的一些方面对其进行了解,但未来需要开始探讨它的真正意义了。未来几年,微媒体会在以下几方面发展更快。

1)微媒体应用持续渗透至线下实体。随着微信的快速发展,微店也随之快速发展,线下实体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2)微媒体应用越开越注重提高安全性,力求打造更安全可靠的移动客户端。

3)越来越多的事件由微媒体等展现,微媒体应用的舆论影响力不断提高,逐渐成为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

3 总结

微媒体将网络中的微内容组织起来在统一的地点提供阅读或其他处理。微媒体具有增值性、差异性、传播性、选择性这4个特征,同时具有阅读、撰写、管理、发布这4种功能,并由此重新组合、延伸。本文具体概括了微媒体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分析。

参考文献

[1]余秀才,童石石.微信的发展现状与传播问题[J].新闻与写作,2015(9):5.

[2]折江虹.从微博与微信的异同看社交微媒体走向[J].新闻世界,2014(7):193-194.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10-0042-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微媒体对大学生行为模式影响及其应用的研究》(项目编号:15ZHB011)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移动社交网络舆情线上线下相互作用机理及引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AGL001)支持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邓卓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

猜你喜欢

微媒体微博发展现状
微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探析
微媒体在高校《大学传播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影响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意见领袖”在传播中的作用——以明星微博营销为例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