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手语文课 落实新课改

2016-06-18邓佑忠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放手合作探究语文素养

邓佑忠

【摘 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学会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真正践行新课标。

【关键词】新课改;放手;语文;合作探究;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5-0107-02

一、一节语文课改课

前不久,笔者上了一节课改公开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笔者事先给出了导学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全面、深入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大胆走近苏轼,力争读懂读透且有所悟。迅速导入新课后,几个学习小组争先恐后地登台展示学习成果:

1组: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2组:我们认为苏轼的成名七分功劳在于4个女人。学生分别以苏母、3位妻子为例,阐述了知书达理的苏母、堪称贤内助的王佛、患难与共的王闰之以及红颜知己的王朝云与苏轼成名的内在联系。

(课堂开始的些许紧张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3组:我们认为世上没有永远圆满的事。比如刚才同学列举的苏轼3位妻子都英年早逝,只能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如苏轼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我们既要遵循事物规律,也要做到爱拼才会赢,更要做到知足常乐,无怨无悔!”

4组:苏轼终老无子,但不必哀愁,反倒少点烦恼。如今“啃老”现象泛滥,父母苦不堪言!如果子女顽劣,父母就真是自寻烦恼。逆子少,苦和累就少!

师:啊?道理是如此,但如果教育成功,快乐就多于烦恼,是不是?(笔者及时传播正能量)

5组:看破红尘也不必跳楼!(笑声)因为苏轼虽遭受双亲仙逝之哀、三妻亡故之痛、辗转贬谪之苦、中年丧子之痛,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打击和痛苦,依然热爱生活,他豪放洒脱的诗词、乐观旷达的情怀、道法自然的人生哲理都堪称楷模!所以处在优越社会的我们,更应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课堂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太好了,你们感悟到了人生哲理,提出了自我要求!

6组:苏轼徘徊于出世与入世之间,最后决定不再卷入朝廷党争漩涡,做不成中央官,就做地方官,服务一方百姓,“何似在人间”?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我愿做一颗螺丝钉,让和谐社会的大机器高速运转!”

师:太好了!老师也要做颗教书育人的螺丝钉,为社会输送人才。

7组:逃避不如面对。苏轼没有逃避充满悲欢离合的人间,而是勇敢面对,我觉得很好。有的同学犯了错、遇到困难总是逃避问题。不反思,不积极面对,终究会重蹈覆辙。

师: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才能进步。

8组:男人成功离不开优秀女人。苏轼离不开4个女人,这里不再赘述。还有炎帝成功离不开德泽天下的妻子;马克·吐温重整旗鼓成为文豪,也得益于妻子;居里夫人也是丈夫的骄傲,更是世人学习的楷模。

9组:上阕“琼楼玉宇”和“不胜寒”的典故,以及“归去”用词,流露出苏轼有出世登仙之想,他化用李白《把酒问月》并以李白自比,以及《前赤壁赋》均可为证。”

师:很好,有理有据,你们科学的学习态度值得鼓励。

10组:苏轼坎坷的人生经历成就了他独特的书法(多媒体展示):喜用浓墨,多写扁字,字不匀称,随意自然,古朴粗拙。据说苏轼拿毛笔也与今人拿钢笔的手法类似,这个有待同学们将来研究考证。

师:是啊,坎坷的人生经历才能把人生看得如此透彻,才能把文章写得如此大气豪放,感悟良深;才能把书法体现得如此丰腴跌宕,天真浩瀚!

11组:苏轼借赞美月亮,抒发对弟弟苏辙的思念,同时表达自己出世与入世的复杂心情,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认同以及对人生的积极看法,体现他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我们觉得可以改写成优美散文。

(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散文,读后掌声四起)

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们读了本词,明白了什么?

学生(齐刷刷地举手作答):“我明白了,只要生命存在,就可以与亲人团聚。”“我明白了,只要有梦想,一切都有可能实现。”“我明白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社会就会和谐。”

示范课在热烈的讨论声中结束。评课老师意见多有褒贬。但是正如特级教师崔国明所说:“一节课如果能够解决一个问题,并且将这个问题解决好,这样的语文课依然不失为一节好课。”学生能从曾经的“填鸭”变成今天台上的主角,与语文老师的放手密不可分。

二、语文教师如何放手

1. 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1)把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成学生的“学”为中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创设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敢于动手、动脑、动口,逐渐学会探究式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2)教师要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备课,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教师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包括工具书、资料、网络等)、自己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教师敢于下讲台,学生乐于上讲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2. 放手的措施方法

(1)相信学生,大胆放手。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教学模式,到“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尝试教学法,再到令人瞩目的“杜郎口风暴”,都是教师敢于放手的收获。你看,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的分析课文还不时提问,有的改编成诗歌,有的改成古词,有的改成散文,学生把一篇枯燥的《纪念白求恩》演绎的多精彩!

(2)规范行为,养成习惯,注重过程。

(3)放手让学生去探究,锻造学生思维。放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纵深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比如,教学《鱼我所欲也》时,不仅让学生质疑为什么可以放弃生命,还要探究“生”与“义”孰轻孰重,从而理解“舍生取义”的中心思想。教学小说单元时,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按照小说三要素,抓住三大板块,找出人物并分析形象,熟悉情节并了解作用,找出环境描写并进行赏析。如教学《威尼斯商人》时,大胆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更有利于学生对戏剧内涵的学习。

(4)举行多样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笔者常常把周会、月主题班会承办权交给学生,他们自主编排节目,轮流当主持人,负责统稿、海选、串词写作、排演,最后师生集体点评。学生兴趣浓厚,参与度高,提升了他们听说读写演的能力。

(5)放手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本来就是一本百科全书。生活处处是语文,生活处处用语文。例如,学生不仅在婚宴中发现司仪用诗不合时宜,还常在街头巷尾发现广告、标语语法错误,甚至播音语音错误……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6)放手不是放任自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放手,但不能“放羊”,做到既不放任自流也不过多牵引。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学生学习的进度、学习的结果,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适时点拨。同时注意收放自如,准确、及时地捕捉到课堂生成性资源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使课堂不断涌现精彩鲜活的画卷。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放手,才能真正践行新课标;只有放手,才能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只有放手,语文教育才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国明.语文教学应该瘦身[J].教研天地,2014,(2):26.

[2] 黄建新.放手,让教育走向新高度[J].教育科学论坛,2011,(1):28.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放手合作探究语文素养
例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大班自主性角色游戏的思考
“放手”炼出的独立与自主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