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及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测定对预后的评估意义

2016-06-18高新颖黄立新胡建山

河北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反应蛋白降钙素

高新颖 黄立新 胡建山

102488 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



·药物研究·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及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测定对预后的评估意义

高新颖黄立新胡建山

102488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

【摘要】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对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评估预测作用,同时研究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上抗生素的合理选择,尽可能减少病菌耐药性的出现。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就诊的54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试验前,根据患者的患病程度,将所有受试者分成,一般组(n=30)和重症组(n=24);同时选出26例正常人为空白组。在患儿进行抗生素治疗前,取患儿血液进行血培养及药敏试验;治疗过程中,采用散射比浊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受试者血浆降钙素水平和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使用抗生素治疗一段时间后,患儿体内仍留有一部分病原菌,说明这一部分病原菌对该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等药物的耐药性较强,但对万古霉素及利福平无耐药性;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等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但对碳青霉烯类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很低。在新生儿败血症病患儿中,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血清中含量分别为(24.5±158) mg/L和 (11.5±12.1) ng/ml,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正常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抗生素的有效治疗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浓度降低,表明败血症患儿病情开始好转。结论临床上应当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病原菌耐药性的发生。另外,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水平是两个在临床败血症疾病检测中应用较广的指标,可用于新生儿败血症的预后评估。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分析;C-反应蛋白;降钙素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在病原菌侵入到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有害毒素而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常见的病原体主要是细菌,也可为霉菌、病毒等。研究表明,在我国,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其次是大肠杆菌等G-杆菌;而发达国家主要病原菌是B族溶血性链球菌[1]。机体为了抵抗病原菌的入侵,通过细胞因子介导使机体免疫与炎症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对新生儿的生命造成重大威胁。同时,新生儿败血症具有危害大、难治疗、难发现的特点,临床死亡率较高[2]。研究调查发现,新生儿败血症是危害新生儿生命健康,导致新生儿死亡的最直接原因,已经引起了医疗界的高度重视。另外,新生儿败血症发病早期具有隐秘性,大部分患儿发病紧急,病情蔓延速度极快,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3,4]。因此,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检测显得尤其重要。

因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且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特异度及灵敏度不高,给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现阶段,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众多实验室检查结果已被广泛应用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目前的指标主要有:CRP、降钙素(PCT)、白细胞计数、白介素-6、白介素-10、TNF、ICAM、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等[5]。这些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是对早期识别新生儿败血症进行探讨,较少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预后进行评估。相关研究表明,血清CRP和PCT对早期炎症的特异度和灵敏度较高,能早期识别炎症的变化,对疾病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6,7]。为了及时有效的对新生儿败血症症状做出正确诊断,对患者进行监视治疗,本次研究通过监测患儿体内血清CRP和PCT水平对抗生素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评价。同时,通过调查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情况,借以指导临床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尽可能减少病菌耐药性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就诊的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出54例患者进行试验。所有新生败血症患儿均符合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及早发型败血症(NEOS)与晚发型败血症(NLOS)诊断标准。试验前,根据患儿的患病程度将所有受试者分为一般组(n=30)和重症组(n=24);同时,在医院中选出同时期正常儿童26例为空白组对照。

1.2方法(1)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分析[8]:在患儿住院后,分别对一般组和重症组患儿进行血液培养和药敏实验,采用K-B药敏纸片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2)CRP与降钙素的测定[9-11]:对刚出生的健康婴儿观察10 d后进行采血试验,败血症患儿在住院之后分别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恢复期、使用抗生素之后进行采血实验,然后离心5 min,将血清放置在-70℃下保存。分别对2组患儿的血样进行CRP和PCT联合检测,检测方法分别为散射比浊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

1.3评价指标CRP>10 mg/L时表现为阳性;PCT>0.05 ng/ml时表现为阳性[12]。

2结果

2.1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研究主要针对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菌群进行,最终发现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唑啉等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但对万古霉素及利福平并没有耐药性;然而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第一、二代头孢及不加酶的第三代头孢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但对碳青霉烯类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等呈现出较低的耐药性。见表1、2。

表1 革兰氏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株(%)

表2 革兰氏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株(%)

2.2CRP和PCT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预后中的评估意义败血症组患者血清中CRP和PCT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经过一段时间的抗生素治疗后,血清中CRP和PCT水平降低。计算PCT和CRP检测在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发现PCT检测在敏感性、阳性预测值方面均高于CRP检测(P<0.05);在阴性预测值、特异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使用这两种指标可以有效提高结果的准确性。见表3、4。

3讨论

新生儿败血症死亡率高达13%~50%,已经成为新生儿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新生儿败血症的高危因素主要有:(1)早产儿;(2)极低体重儿;(3)对新生儿进行侵入性检查或操作;(4)经验性联合应用多种抗生素;(5)不合理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在致病菌方面,我国主要是葡萄球菌、大肠杆菌、G-杆菌及条件致病菌,国外主要是B族链球菌、大肠杆菌。因新生儿的屏障功能差、补体激活能力差、白介素低、细胞因子少及IgG、A、M功能低下[13],且新生败血症患儿的病情具有差异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没有灵敏的临床诊断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出准确判断[14]。现阶段,败血症患儿的诊断仍然是通过细菌学培养完成的,不仅存在极大的弊端,而且耗时耗力,成本极高。有时因诊断时间过长而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导致患儿死亡。CRP在1930年由Tillet和Francis发现,是一种在肝脏内部合成的急性识相蛋白,可以作为发生炎性反应后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重要指示标准[15]。研究表明,CRP属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一部分,与C-多糖相结合,在Ca2+存在的条件下,与细胞膜上磷酸胆碱相结合,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调节淋巴细胞或单核/巨噬系统功能,促进巨噬细胞组织因子的生成[16]。正常情况下,CRP在人体内的含量相当少,当机体受到刺激后6~8 h合成,一个昼夜的时间即可达到最高峰。对于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来说,受到病原菌感染时,极有可能导致CRP的快速升高。降钙素原是一种能够鉴别人体发热反应的糖蛋白,也是国际医疗界公认的炎性反应生物标志分子,具有分子稳定性好,易于临床检测的优点[17]。研究表明,当人体内存在严重细菌、真菌感染、脓毒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时,降钙素原在血浆中的含量将会大大提高,而对于自身免疫性反应、过敏及病毒感染,PCT含量无明显改变,血浆PCT含量能间接的表明体内炎症的活跃程度[18]。因此,本文通过CRP和降钙素原水平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用于新生儿败血症的预后进行相应的评估。

表3 新生儿血清CRP和PCT水平检测结果比较 ±s

表4 PCT、CRP及二者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

经过血清PCT、CRP的浓度检测和各组间评估对比发现,血清PCT、CRP浓度检测可用于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的诊断和监测,在新生败血症患儿临床检测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评估价值。研究中发现,重症组患者CRP和PCT水平高于一般感染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来讲,CRP和PCT水平越高,则表明患者炎性反应更加敏感;随着抗生素的治疗,CRP和PCT浓度迅速下降;当患儿的身体机能有了明显改观以后,CRP和PCT浓度降至正常健康水平,与新生儿败血症病情变化基本一致。证明了CRP和PCT水平作为一项敏感的指标,能够确定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阶段。计算PCT和CRP检测在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发现PCT检测在敏感性、 阳性预测值方面均高于CRP检测;在阴性预测值 、特异性方面,二者几乎无差异;而联合使用这两种指标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抗生素的使用,使得人类对于众多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得到控制,而且使手术和某些肿瘤患者的感染得以根本的预防和治疗,延长了人类的寿命,促进人类疾病谱发生了质的改变[19]。虽然抗生素的使用一方面可以抑制病菌的生长,但是长期滥用还可能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5]。因此,分析败血症患儿主要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的相关情况,指导临床医务人员正确合理的选择抗生素,适时对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能够从最大程度上减少耐药性的发生。为此,我们专门对败血症患儿病原菌群的耐药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报道,不同发病阶段患儿的主要感染菌群具有很大差异。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主要表现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为主,晚发型败血症患儿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针对这些菌群的耐药性分析,发现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唑啉等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但对万古霉素及利福平并没有耐药性;然而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第一、二代头孢及不加酶的第三代头孢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但对碳青霉烯类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等呈现出较低的耐药性。因此,临床上使用抗生素进行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过程,可以根据患儿的发病阶段及主要菌群进行对症下药,合理设计治疗方案,防止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综上所述,PCT、CRP用于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临床症状的表征具有评估意义,在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中,血清 PCT 和 CRP 一起检测可作为病情诊断和预后的重要指标[11-13]。同时,临床上抗生素的使用要根据患儿的发病情况及感染菌群进行,有效避免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为医疗研究减轻压力,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王政力,余加林.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新进展.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236-241.

2李正红,王丹华.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420-424.

3Thaver D,Zaidi AK.Burden of neonatal infec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review of evidence from community-based studies.Pediatr Infect Dis,2009,28:S3-S9.

4Huynh BT,Padget M,Garin B,et al.Burden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among neonatal infections in low income countries: how convincing is th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BMC infectious diseases,2015,15:1.

5陆忠星,顾月琴.新生儿败血症的辅助实验室检查.中华全科医学,2016,14:474-477.

6任艳丽,杨长仪,陈涵强.降钙素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335-338.

7刘一沉,李新立,刘群才.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测定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实用医药杂志,2009,26:37-38.

8丁杰锋,屠凤娟,应群华,等.低体重儿、早产儿败血症血培养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236-238.

9解晶.白细胞介素、降钙素原和 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0:3628-3629.

10庄晓岚,何丽,朱艳,等.新生儿败血症 C 反应蛋白的检测和评价.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36-138.

11陈颖,方文婷.超敏 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725-1726.

12胡志愿,郭璐娣,邓建欣,等.新生儿呼吸道感染时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数量变化分析.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55-56.

13王静,初桂兰.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研究新进展.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4,S1:9-11.

14Bender L,Thaarup J,Varming K,et al.Early and late markers for the detection of early-onset neonatal sepsis. Danish Medical Bulletin,2008,55:219-223.

15李慎,贺金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中国临床研究,2012,25: 995-996.

16Murphy RM,Dutka TL,Horvath D,et al.Ca2+dependent proteolysis of junctophilin-1 and junctophilin-2 in skeletal and cardiac muscle.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2013,591:719-729.

17陈克正,吕回.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危重症评分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关系的研究.中国应用儿科杂志,2008,23:359-361.

18Wacker C,Prkno A,Brunkhorst FM,et al.Procalcitonin as a diagnostic marker for sep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13,13:426-435.

19张晓,游楚明,傅万海,等.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河北医药,2013,35:1722-1723.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6.11.039

【中图分类号】R 72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6)11-1723-03

(收稿日期:2015-09-10)

猜你喜欢

反应蛋白降钙素
血清降钙素原联合微生物培养的临床应用研究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诊疗中的价值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肺部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