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若干问题的缺失及对策

2016-06-14卢永志

关键词:数学教育问题对策小学数学

卢永志

摘要: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目前,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非常不尽人意,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对此,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思考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引言: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也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从他们提供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一、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课堂上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很多教师为了追逐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把整个时间都给了自己,忽视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同时对于学生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以及学生应该怎样去学习等,这些都没有经过考虑。总之,课堂上教师教条条,学生学条条。有的时候,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情绪表现暴躁,这样的行为对于教育学生来说是不对的。

2、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仍然采用古老的教学模式。把时间和精力都留在了几道抽象的数学题上。实际上,学生对这几道题已经会分析了,也能解答了,但老师就是揪着这几道题不放,非得盯着几道抽象的应用题去练习说理。在整个过程中,占用的时间过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渐渐消失。很多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感到学习数学枯燥和乏味,更没有意思。

二、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中存在问题的提出的解决思考对策

1、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践表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向学生大量的灌输整理好的知识,学生被动的、机械的接受知识,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不仅无法带动学生思维,枯燥的数学知识点更是极易让学生觉得无聊、乏味,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者应敢于打破传统,有意识的多样化自身的教学方法,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丰富数学课堂,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例如,教育者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课堂实践,让学生的在实践的过程中动手、讨论,不仅强化了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教学效果必定会让人满意。

2、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课堂氛围

教师应具备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意识,敢于打破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唯大”的状态,尊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课堂上,只有教育者和学生,教育者不是学生的领导,学生也不是教育者的下级。因此,教育双方应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这样才能保证这两者在话语、思维、活动上也拥有等同的权利。教育者应善用课下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学生,了解学生的喜好,继而为在课上尊重学生打下基础。公平对待学生,不歧视差等生,也不偏袒优等生;尊重学生在课堂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由,让他们能够更自由的在课上发言,更自主的参与教学。教育者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的把握自由的“度”。

3、实行趣味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

小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鲜的事物对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吸引力,所以教师在落实教育活动时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实行趣味教学,有效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与时俱进的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促使学生在此吸引力的驱使下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从而变传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数学课堂,提高数学教育的实效性。

4、理论联系实际,让教学与日常相联系

数学不仅具备严谨性,而且具备抽象性,数学需要利用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新知,这也就使得很多教育者走入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误区,题海战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思维定式,学生不愿意思考,更有甚者丧失了思考的能力,不会思考。这种状态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课堂教育的效果也难以尽如人意。因此,教育者应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意识,帮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善用商品促销折扣、购物反代金券等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来教育学生,增加数学教育的“可触性”,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有效激发,也就愿意主动思考,教学效果一定会大幅度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而这短短的时间还要涉及很多的教学活动,所能调动的学生兴趣也就很有限。所以教师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科学的延展课堂教学为,让教学活动能够“内外结合”。

5、科学评估学生,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受客观条件制约,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尤其是他们的人格还处在初步形成的阶段,教育者应善于把握课堂评价环节,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表扬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对的行为。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差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往往存在较强的自卑感,觉得自己不被重视,教育者更应该对之多多照顾,强化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帮助后进生批改作业的时候,可以在作业后面留下评语,鼓励学生,让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样不仅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更能极大程度的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结束语

提升教师的认识,确定合适的教学计划,结合丰富的教学手法巧妙设立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日常课堂中融入科学新颖的教学模式,完成好课后的辅助数学教学,保证小学数学教局面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丽君.新课程教学呼唤生命色彩[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02).

[2]王淑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的几个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1(06)

猜你喜欢

数学教育问题对策小学数学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