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萝卜籽油活性成分分析及提取方法研究

2016-06-04叶春苗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6年2期
关键词:提取方法活性成分

摘要:萝卜籽中富含油脂,而萝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保健功效和开发价值。综述萝卜籽油中脂肪酸、莱菔素、VE和甾醇以及芥子碱的生理功效,介绍萝卜籽油主要的提取方法,以期为我国萝卜籽油的深入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萝卜籽油;活性成分;提取方法

中图分类号:TS2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2-0052-02

萝卜又名莱菔,是十字花科植物的一种,在我国根菜类蔬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硫代葡萄苷是十字花科蔬菜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近120种,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如萝卜、甘蓝、黑芥子和辣根等中。在萝卜的种子中,4-(甲基亚磺酰基)丁基硫代葡萄苷和4-甲基亚磺酰基-3-丁烯基硫代葡萄苷含量特别高;在萝卜的根中,4-甲硫基-3-丁烯基硫代葡萄苷的含量特别高。4-(甲基亚磺酰基)丁基硫代葡萄苷可降解产生Sulforaphane,该物质是植物体中目前发现的抗癌活性最强的物质。另外,萝卜籽中含有独特物质——莱菔素,莱菔素经研究认为是抗癌活性最强的天然活性成分之一,对肿瘤和癌症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萝卜籽中含油率可达45%,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占90%左右,含有丰富的亚油酸、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在我国宋代出版的《天工开物》中就有记载,萝卜籽油与芝麻油一样都属上品油脂,有益五脏之功效。本文综述萝卜籽油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种类及其功效作用,以期为今后萝卜籽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萝卜籽油的活性成分

1.1 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在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萝卜籽油中主要包括芥酸、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8%以上。与其他植物油相比,萝卜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构成比例合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愈加重视,萝卜籽油逐渐走上餐桌。萝卜籽油可以降低人体低密度脂蛋白、降低胆固醇,还具有抗癌、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等作用,开发价值十分可观。

1.2 莱菔素

萝卜中含有大量硫苷,种类繁多且性质不稳定。与内源性或外源性黑芥子酶接触时,硫苷会水解生成相应的异硫氰酸盐。萝卜籽油中异硫氰酸盐以莱菔素为主,占总异硫氰酸盐的60%以上。与传统莱菔烷相比,萝卜籽油中的莱菔素在烃基链上有不饱和键,活性增强1.3~1.5倍。华贝贝等人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产地和不同种类的萝卜籽莱菔素含量,发现不同种类萝卜籽莱菔素含量差异显著,含量最高的品种莱菔素含量比最低的品种高42倍;红皮白肉和绿皮白肉类型的萝卜籽的莱菔素含量较高;华北地区的萝卜籽莱菔素要高于其他地区。

1.3 维生素E与植物甾醇

维生素E能延缓衰老、预防癌症和慢性疾病,植物甾醇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人体内分泌物质和植物神经等功能。维生素E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天然的抗氧化成分。赵功玲等人以过氧化值和酸值为指标研究了萝卜籽油在大豆油和花生油中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萝卜籽油在大豆油和花生油中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显著降低过氧化值和酸值,其对大豆油的抗氧化效果好于花生油。植物甾醇在人体抗炎过程中发挥出极强的作用,能够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代谢、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等,同时在预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类的心脏病及皮肤鳞癌、治疗溃疡、宫颈癌等方面效果显著,还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毛细血管循环,并可作为胆结石形成的阻止剂。

1.4 芥子碱

芥子碱是菜粕中重要的简单酚类物质。天然产物芥子碱广泛存在于莱菔子、黄芥子、白芥子、葶苈子等十字花科植物中,其在提高植物抗病性和改善植物营养品质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芥子碱具有抗肿瘤、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抗衰老、降血压、抗辐射等生物活性,在治疗疾病的药物研究开发中有着重要地位。芥子碱是萝卜籽降压作用的活性成分,萝卜籽中芥子碱多以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形式存在。芥子碱在十字花科蔬菜中含量差别较大,白萝卜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最高,紫甘蓝芥子碱硫氰酸盐次之,青萝卜、红萝卜、油菜、西蓝花、油麦菜和花椰菜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较低,而小白菜、大白菜、卷心菜中未检出芥子碱硫氰酸盐。

2 萝卜籽油的提取方法

2.1 超临界CO2萃取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一些天然营养成分提取上应用效果较好。张杰等人以胭脂萝卜籽为原料,采用响应面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胭脂萝卜籽油工艺,并对萝卜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最佳的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4 MPa、萃取温度44 ℃、萃取时间91 min,提取率预测值为93.11%,验证值为93.09±0.80%。阮丽红等为有效提取萝卜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超临界提取萝卜籽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CO2流量对萝卜籽油萃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温度46 ℃、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80 min及CO2流量11 kg/h条件下,萝卜籽油得率达42.8%。

2.2 压榨法

压榨法是一种物理方法,主要靠机械巨大的压力将油脂从原料中分离出来,再进行提纯精制。压榨法整个生产过程安全无污染,不会破坏产品的营养素,保存了产品原有滋味。朱涵彬在研究萝卜籽油制取工艺时,比较了冷榨法和浸出法所得萝卜籽油在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上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浸出萝卜籽油的酸值、皂化值和色泽均优于冷榨萝卜籽油,但水分挥发物、碘值、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的含量差异很小。

2.3 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也称浸出法,是应用固—液萃取的原理,选用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经过对油料的接触(浸泡或喷淋),使油料中油脂被萃取出来的一种方法。浸出法具有出油率高、浸出过程中温度相对较低、蛋白质变性程度小、粕中残油率低、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和生产自动化等优点。余跃东等人测定不同品种萝卜籽油脂肪酸含量时,以乙醚为溶剂,将萝卜籽处理后用乙醚浸泡再脱溶剂,研究结果表明:萝卜籽含油量高,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价值。杨杰等人研究中药萝卜籽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以石油醚为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萝卜籽中的脂肪酸成分,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其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含量相对较高的有油酸、亚麻酸、芥酸和棕榈酸等脂肪酸。

参考文献

[1] 阮丽红,姜春鹏.超临界CO2萃取萝卜籽油工艺优化[J].粮油加工,2010(6):8-10.

[2] 朱涵彬.油用萝卜籽的开发研究[D].武汉:武汉工业学院,2012.

[3] 康明丽.植物油脂提取技术[J].新农村,2010(5):73-80.

[4] 杨杰,王雪娜,刘萍.莱菔子脂肪酸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J].中国药业,2009,18(4):26-27.

[5] 余跃东,郁建平.萝卜籽油成分研究[J].食品科学,2005,26(8):331-333.

[6] 吕艳飞,欧阳剑,孙明奎,等.萝卜籽油研究进展[J].粮油加工,2015(6):37-40.

[7] 李东华,叶春苗.萝卜籽中活性成分提取及抑菌效果的研究[J].沈阳化工大学学报,2013,27(1):27-31.

[8] 孙喜荣,冉军舰,樊明涛.微波辅助提取“户太八号”葡萄籽油及脂肪酸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3(9):92-97.

[9] 华贝贝,邱杨,段韫丹,等.萝卜种子莱菔子素含量分析与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14(6):59-66.

[10] 张杰,邓旭,邵承斌,等.超临界CO2萃取胭脂萝卜籽油工艺优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J].食品科学,2015(24):1-9.

[11] 张英.拟天然产物芥子碱系列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提取方法活性成分
黄芪生理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适合金银花不同组织总RNA提取方法的筛选
适合金银花不同组织总RNA提取方法的筛选
果胶的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果胶的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不同浓度氮磷配比对丹参生长和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不同提取方法对骨碎补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比较
野生灵芝与栽培灵芝主要成分和功效的比较分析
雪菊活性成分提取及引种研究进展
酸橙活性成分及其生理功效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