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农业土壤中铯元素

2016-06-04何超君徐艳秋杨旭龙刘舒溢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6年2期
关键词:土壤

何超君 徐艳秋 杨旭龙 刘舒溢

摘要:将农业土壤样品经四酸(盐酸、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分解和王水提取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其中铯元素进行分析。通过在线加入内标校正基体效应和接口效应,测定元素校正曲线相关系数在0.999 5以上,元素方法检出限(3s)为0.003 μg/g,RSD%<10(n=12),加标回收率在97.2%~107.6%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农产品产地;土壤;铯元素

中图分类号:O65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2-0011-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铯元素主要应用于钻井液的甲酸铯,其在化工业以及电子产业等领域也有重要用途。虽然铯元素仅有轻微的毒性,但其金属却是一种有害的材料,若其放射性同位素释放到了环境中,将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随着核工业的发展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放射性核素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这些放射性核素进入大气、土壤、沉积物和水体等环境后,必然进入生态系统,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1]。前段时间的日本福岛核事件后,日本福岛县政府对全县新稻米进行检查后发现137Cs超标,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的关注。一般情况下,铯以+1离子的形式存在,易与土壤中的粘土矿物结合,特别是农产品产地土壤受放射性核素污染后,常常通过农作物和水进入人体,造成中毒毒害。137Cs是其中重要的放射性核素之一,其半衰期为30 a,能在环境中长时间保留和迁移。有文献报道放射性核素137Cs与133Cs在环境中具有相同的富集和转移性质[2-4],故农产品产地土壤中以133Cs代替放射性核素137Cs的准确测定,对土壤的放射性核素污染监控具有指导意义。

目前,土壤中铯元素的测定方法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5],随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6]的推广,其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无机痕量分析技术,具有检出限低、痕量分析结果准确的优点,应用十分广泛。本研究建立一种应用ICP—MS测定农产品产地土壤中的铯元素的分析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X-series Ⅱ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石英进样系统,半导体制冷。

铯标准储备溶液(1 000 mg/L):使用时用王水(1+9)溶液逐级稀释至0.50,1.00,5.00,10.00,50.00 μg/L的铯标准工作溶液。

试剂均为优级纯;试验用水为超纯水。

1.2 仪器工作条件

射频功率1 300 W,冷却气(Ar)流量13.00 L/min,辅助气(Ar)流量0.75 L/min,雾化气(Ar)流量0.80 L/min,测量方式为跳峰,蠕动泵转速 45 r/min,质量通道3,采样锥(Ni)孔径1.10 mm,截取锥(Ni)为高灵敏锥0.75 mm,采样深度180。

1.3 试验方法

称取过筛土壤试样0.200 0 g置于50 mL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少量水润湿后,依次加入盐酸10 mL、硝酸5 mL、氢氟酸10 mL、高氯酸2 mL,于电热板上160 ℃保温6 h,升温至280 ℃使高氯酸白烟冒尽,加入新配制(1+2)王水15 mL温热溶解盐类,冷却后移入50 mL容量瓶中定容待测。随样品同时做空白样品。

2 结果与讨论

2.1 仪器工作参数优化

质谱仪器点燃稳定30 min后,用含10 μg/L的Be,Co,In,U调谐溶液进行仪器参数最佳化调试,以调谐元素的灵敏度、氧化物、双电荷产率为考察指标,优化仪器参数,确定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在此条件下,铯元素单电荷离子强度最大,而氧化物和双电荷产率最低。

2.2 测量元素内标选择

内标元素的选择在质谱检测中十分重要,其选择原则为被测溶液中不含所选择的内标元素,内标元素受到的干扰因素尽可能少,质谱行为尽可能与被测元素一致,这样可有效地克服基体效应。故本方法选择的测定内标元素为103Rh。

2.3 干扰校正

质谱干扰是ICP—MS测定中不可避免的干扰,其主要有基体干扰和质谱干扰两种。本研究在测试时使用三通将样品和内标在线加入,可以有效校正仪器接口效应和基体效应。铯元素的质谱干扰主要为氧化物和双电荷同量异序素干扰,通过优化仪器参数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其质谱干扰。

2.4 方法的检出限

在最佳的仪器分析条件下,测定空白溶液11次,以测定空白溶液铯元素的浓度的3倍标准偏差(s)为方法的检出限。计算方法的检出限,结果见表1。

2.5 方法的回收率

在待测样品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标准溶液,按照样品处理步骤制备样品溶液,并测定铯元素的回收率,结果见表2。

2.6 方法的精密度及准确度

选取国家一级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7404(广西石灰岩风化土)、GBW07425(辽河平原)和GBW07446(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沙化土),按照样品处理步骤制备样品溶液,进行12次测定,以12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以验证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本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分析要求。

3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采用四酸分解、王水提取试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农产品产地土壤样品中铯元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仪器条件,在最佳仪器条件下测定了GBW07404(广西石灰岩风化土)、GBW07425(辽河平原)和GBW07446(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沙化土)中铯元素,测得结果与标准值吻合,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加标回收率在97.2%~107.6%之间。本方法应用于农产品产地土壤样品中铯元素的测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李爽,倪师军,张成江,等.铯在土壤中的吸附性能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4):425-429.

[2] 马腾,王焰新.放射性核素在地下介质中迁移机理与模型研究[J].地质科学情报,2000,19(2):78-82.

[3] 廖上强,郭军康,宋正国,等.一株富集铯的微生物及其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4):686-690.

[4] 郑洁敏,李红艳,牛天新,等.盆栽条件下三种植物对污染土壤中放射性铯的吸收试验[J].核农学报,2009,23(1):123-127.

[5] 孙荣印.土壤中放射性铯的测定[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89(2):93-98.

[6] 何学勤,薛茜,任玉敏,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银催化剂中的铯[J].南昌大学学报,1998,22(1):74-76.

[7] 王荔,杨雁泽,林守麟,等.土壤、沉积物系列标准物质中38种元素的ICP—MS定值[J].分析测试学报,2002,21(5):9-12.

猜你喜欢

土壤
土壤
改造土壤小能手
污染土壤热修复技术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论述
土壤妈妈的按摩师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苗圃地土壤管理
土壤的平行宇宙
土壤里的秘密王国
土壤来之不易
在石头上栽树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