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创业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探讨

2016-06-01

财税月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业企业应对策略成本控制

陈++优

摘 要 两会期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之一。然而我国当下创业企业的存活率远远低于西方国家,成本控制就是影响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成本控制是创业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总要手段。本文通过论述我国创业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应对策略,对当下众多创业企业及有意图创业者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创业企业;成本控制;应对策略

一、成本控制的定义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在生产耗费事前和成本控制整个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进行规划、预防和调节的手段,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影响成本的因素包括材料消耗、费用成本、工资成本等等。可以采取的手段有及时纠正偏差,控制成本超支,把实际耗费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

二、我国创业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1.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创业者急于收回创业本金,尽快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从而忽视了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和成本控制手段,而这恰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核心要素。对于创业企业而言,为了尽快占据现有市场的份额,往往采取低成本压价格的方式来实现。但是这种直接降低产品成本的控制方法,不仅控制空间狭小,而且常常是以降低自身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为代价来实现,故而必将影响企业长期的竞争力和成长能力。同时对成本控制范围、手段的认识的偏差直接导致创业忽视了隐性成本。隐性成本包括企业的组织、协调成本,创业企业无法应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对隐性成本进行管理,势必造成对企业长远发展的不利影响。

2.短期控制严重,无法获得规模经济优势

创业企业为了达到经济规模效益,通过大幅度提高产量,以分摊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可是这样的短期行为不仅没有考虑到企业长远发展战略,也忽略了市场需求这一重大要素。客观而言,因为受自身规模的限制,创业企业无法像大型企业一样享受规模效益。另一方面,高技术水平对降低成本有着直接影响,但创业企业由于受自身经济条件的影响, 无法不断地投入资金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这也限制了企业达到控制成本的目标。

3.筹资成本较高

作为创业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银行等金融机构一方面受到保守观念和相关的政策干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为创业企业进行贷款服务的专门中介机构和担保机构,使得创业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筹得投资资金。与此同时,创业企业信用方面尚未成熟,容易被评定为高风险性,故而银行即使愿意提供贷款一般利率较高且数额有限,使得企业筹资成本较高。

4.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

一般而言,创业企业的生产往往灵活性比较大,产品以小批、多品种为主要特点。而当下我国大多数创业型中小企业采用的是品种法。众所周知品种法适用于单步骤或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这明显不符合创业企业的成本核算特点。另一方面,有些创业企业由于创业者个人需要快速获得表面上的经营成绩,从而随意选择成本计算方式甚至人为调节成本数字,导致企业成本核算严重失真。失真的成本信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会使得企业无法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潜在亏损越来越大,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创业企业成本控制的应对策略

1.更新观念,强化意识

创业企业都应该清晰认识到成本控制不是简单地降低产品质量从而削减成本,而应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所以企业可以采取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例如在工作流程上创新、在生产工序上创新来控制成本。为达到这样的管理目的,创业企业可以首先在企业文化中加入强化成本控制的内容。创业企业可以将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导向定为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方向。除了提高创业企业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和观念,为了达到更好的成本控制效果,创业企业还应该分级管理,细分职责,将成功控制的成本费用落实到相应的组织机构。

2.战略性思想和成本控制相结合

创业企业需要走出一味追求显性成本降低的误区,企业对其成本控制的对象不应当只拘束于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费用,同时应该对企业的协调组织成本对成本控制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于这些隐性成本的控制,更应深入企业战略层面来考虑,将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和成本控制联结合在一起。因此从长期出发,创业企业应就其成本管理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其次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先进成本管理方法。优化价值网络系统运用,纵向可以显著降低交易成本;横向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成本,为企业自身制定经营战略提供依据。

3.完善成本会计监督,强化成本分析

创业企业必须严格地开展成本分析,这是推动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并完成成本控制目标的核心环节。对成本进行全方位、动态的分析,才能让创业企业认清自身经营管理的状况,合理选择成本核算方式。合适的成本分析,能避免成本控制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此外,创业企业的财务制度相对欠缺不够完善,其中恰恰缺少成本会计监督制度。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监督机制,是创业企业成本控制活动的基础。创业企业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成本会计监督机构,对成本预算及规划进行细致深入地管理,追究成本管理问题中的相关责任人,提高成本会计监督水平。此外内部会计监督进还需要进行定期审核,加强企业内部管控,真正达到创业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

四、结语

创业初期的企业是企业初级阶段,其明显特征是规模小、成本控制弱、管理水平低、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往往在创业初期容易被忽视,企业管理者往往重视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额,忽视净利润和正常的经营现金流,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存活率,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文洪奇.试论成本控制[J].商业经济.2005(05)

[2]段华.创业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0(04)

[3]顾靖,邬文琦.小型创业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7)

猜你喜欢

创业企业应对策略成本控制
创业培训课程游戏模拟实践模块教学方法实例研究
创业企业阶段性动态管理模式研究
浅谈小型创业企业品牌营销策略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