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与射频热凝术分别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比较

2016-06-01韩福胜杨文珍刘宝勋王长富

河北医药 2016年10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韩福胜 杨文珍 刘宝勋 王长富

065300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



·论著·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与射频热凝术分别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比较

韩福胜杨文珍刘宝勋王长富

065300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臭氧消融探究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价值差异。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4例。试验组给予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模拟评分(VAS),治疗后治疗效果及预后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后1、7、30 d 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良预后结局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臭氧消融技术,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价值更为优越。

【关键词】臭氧消融;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射频热凝术;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最常见和多发的脊柱疾病之一,可导致患者腰背部持续性疼痛,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瘫痪等严重临床症状[1]。其治疗措施包括理疗、推拿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切开椎间盘切除术[2]。但随着临床治疗研究的发展,基于介入技术的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显著的优点,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3]。为此,本文主要基于臭氧消融技术,探讨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与射频热凝术在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差异,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4例。试验组中,男61例,女43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4±13)岁。对照组中,男60例,女44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3±13)岁。2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②患者符合臭氧消融、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及射频热凝术治疗适应证;③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研究内容,愿意配合调查研究。

1.2.2排除标准:患者存在肝肾功能障碍,心肺功能不全等内外科严重疾病[4]。

1.3方法

1.3.1试验组:给予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首先经C形臂X线机定位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确定穿刺针作用靶点并于X线机引导下经侧后方入路穿刺进入病变椎间隙,取出针芯,5 ml注射器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流出后匀速注入浓度为60 μg/L的臭氧气体5~10 ml。随后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调整穿刺针至靶点进行射频热凝术治疗,调节阻抗150~250 Ω,以2、50 Hz高频电流生理刺激,患者无剧烈疼痛,证明损毁区无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后再次以60、70、80、90、95℃的不同温度由低到高依次各测试30 s,确定患者最大耐受温度,采用最大耐受温度治疗4个周期,每周期60 s。

1.3.2对照组:给予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局麻后在X线侧位透视下进针至腰椎间盘内,交替引入工作套管和切割器引于椎间盘纤维环内,调整远端椎间盘内活动范围,不超过纤维环范围。连接负压吸引器,进行抽吸切割,至无明显髓核物质移出时停止。撤出切割器,经穿刺针以脉冲式缓慢注入浓度为60 μg/L的臭氧气体5~10 ml,拔针,穿刺点粘敷料贴,手术结束。

1.4观察指标

1.4.1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在纸上面划一条10 cm 横线,指导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其中横线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3分以下表示轻微疼痛,但可忍受;4~6分表示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表示患者有渐强的疼痛,难以忍受,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工作[5]。

1.4.2不良预后:常见不良预后结局包括术后感染、感觉障碍、肢体瘫痪、腰椎间盘再次突出等[7]。

1.5疗效制定标准治疗有效率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和术后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分。有效率包括显效和有效,显效:患者经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疼痛症状和运动障碍完全消失,腰椎MR检查提示无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结构正常;有效:患者经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有所缓解,VAS评分4~6分,腰椎MR检查基本正常;无效:患者经治疗后腰椎疼痛症状和功能障碍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并伴有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6]。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手术前2组VAS疼痛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7、30 d 2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水平变化比较 n=104,分,±s

2.22组治疗后效果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9%,对照组为78.85%,试验组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χ2=12.301,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 n=104,例(%)

注:与试验组比较,*P<0.05

2.32组患者治疗后预后结局比较试验组治疗后不良预后结局发生率为7.69%,而对照组不良预后结局发生率为24.04%,对照组不良预后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χ2=10.409,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后预后结局比较 n=104,例(%)

注:与试验组比较,*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的病理机制主要是腰椎间盘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等部分的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在外力因素作用下出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髓腔,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7,8]。理疗、按摩等非手术治疗虽然应用广泛,但疗效缓慢且不理想,而手术治疗手术创伤较大,尤其在老年和高龄患者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介入治疗作为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显著的优点,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其具体疗效缺乏科学系统的分析[9]。为此,本文基于臭氧消融术,探讨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和射频热凝术的临床治疗价值差异。

臭氧作为强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其注入椎间盘后可迅速氧化髓核内的主要基质-多糖蛋白聚合体,降低其渗透压,通过解聚使水分子大量脱失,髓核干涸变性,从而体积萎缩、变小、回缩,最终实现缓解神经根压迫的目的。此外,臭氧在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还具有神经根减压、抗炎和止痛的效果[10]。

本研究采用的射频热凝术通过射频电流的热凝特性,可进一步导致突出的髓核组织变性凝固、萎缩,从而缓解椎间盘突出症。同时,突出髓核组织的变性凝固可有效阻断糖蛋白、磷酸酶A2等致炎和致痛物质的释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此外,热凝效应对破裂的纤维环、神经根水肿、局部的无菌炎症亦有良好的效果,可预防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并避免医源性损害[11]。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亦然基于介入技术,通过X线引导下钳夹抽吸病变髓核,减小盘内压,促使其突出的髓核及外层的纤维环、后纵韧带回缩还纳,减轻其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压迫,其短期治疗效果显著迅速[12]。但由于腰部肌肉牵拉切割损伤、周围组织水肿、椎旁血肿形成及炎性介质刺激等因素,常出现术后常出现腰痛症状。而且某些突出髓核区域,髓核钳不能有效到达,常导致摘除不彻底,神经根受压迫症状不能完全缓解等现象。

本研究针对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程度评分,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综合评分,均表明试验组治疗意义显著优于对照组,充分肯定了臭氧消融技术结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价值。

综上,基于臭氧消融技术,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更为优越,同时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勇.C 型臂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616-617.

2孔德文,朱巧珍,胡静君,等.CT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76-79.

3陈俊君,段小锋,吴鹏,等.经皮髓核摘除与射频热凝靶点消融、臭氧溶核术联合个体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13-17.

4Oh WS, Shim JC.A randomiszed controlled trial of radiofrequency denervation of the ramus communicans nerve for chronic discogenic low backpain. Clin J Pain, 2014,20:55- 60.

5吴锐辉,廖绪强,赵新建,等. TESSYS髓核摘除及椎间孔成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083-1085.

6袁晓峰,段洪,闵捷,等.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外医疗,2013,31:27-28.

7孙西霞. CT引导下射频靶点消融术后臭氧盘内注射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078-2080.

8罗文轩,陈平国,齐亮,等. 胶原酶融核术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1-32.

9He XF,Li YH,Chen HW,et al.Intradiscal injection of O2~O3 to treat lumbar disc herniations: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nalysis with 600cases.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Imaging and therapy,2013,2: 338-341.

10冯建新,高强,李莉,等.射频靶点热凝结合臭氧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1802-1804.

11Scemama P,Shaparin N,Kaufman A,et al.Radiofrequency ablation within the first intercoccygeal disk for coccygodynia:a case report.Pain Practice,2011,11:278-281.

12肖峰.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医用臭氧溶核与经皮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淮海医药,2015,33:48-49.

(收稿日期:2015-11-24)

【中图分类号】R 681.5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6)10-1563-03

通讯作者:杨文珍,065300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骨科;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6.10.038

E-mail:1150648151@qq.com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理疗措施及临床疗效观察
CT影像下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倒立悬吊牵引下配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普拉提斯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应用价值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社区家庭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改良双桥运动对腰椎间盘突出腰疼的治疗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