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2016-05-30刘龙梅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刘龙梅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凝聚着民族精神,积淀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当今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然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浪潮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濒临消失的境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一方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严重境况息息相关,另一方面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亟需汲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营养以构建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提升教师的非遗文化自觉意识以及提高教师非遗文化素养,明确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以及开发校本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活动是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历史,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积淀着人民的智慧,蕴含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价值。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的不断扩展和我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日益减少,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临消失的境地。为改变这种境况,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了解以及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这是所有中小学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应当承担的职责。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引入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需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的凝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人民的重要精神财富。文化传承是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任何一种文化只有通过代代相传才能得以延续,任何一种文化创造活动也必须以积淀的文化传统为前提。如其他文化的延续方式一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必须通过文化传承的方式才能得以保存和实现进一步发展。然而在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龄的渐长和生存方式的改变,在国外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强势冲击碰撞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因缺乏传承人而无法继续传承的境况,许多非物质文化被“边缘化”,更有甚者已经处于濒临消失的境地。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边缘化”和濒临消失的境况以及为保持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根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已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学校作为传承文化和传播价值观念的的重要载体,应当积极发挥其在非物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历史长河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孕育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积淀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凝聚着民族精神,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重要精神品质和审美意识通过教育传承,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品格,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植根于民间技艺、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中,其产生和发展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以及优秀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品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创造,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对勤劳勇敢品质的赞扬和歌颂,彰显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通过教育,可以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修养,形成其内在的精神品格,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美好的品德和优秀品格。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而且其中的各种民间艺术和各种传统手工艺技能也蕴含着较高的审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的传统手工技艺、音乐和舞蹈、戏剧等无一不体现着各族人民对美的热烈追求和向往。这些绚丽多姿的民间舞蹈、风格多样的民间音乐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等都展现了各民族对美的诠释和追求,无一不给人带来美的感官盛宴和文学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审美意识和追求有助于触发学生美的意识以及提升学生对美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还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化的审美形式,自由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宫殿中徜徉,并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史、艺术史、审美史汲取厚重的文化历史营养,从而不断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并不断开启学生心智,丰富学生心灵。

(三)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汲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营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拓展以及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碰撞,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逐渐流失和消亡的境地,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也在逐步淡化和稀释。在中小学校园内,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难以寻觅,应试教育充斥着整个校园文化。此外,由于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中小学校园充斥着大量的外来文化与思想观念,学生受外来文化的不良影响,甚至崇洋媚外,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显得极其重要。此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小学教育必须肩负的责任和履行的职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小学校的应有之责。创建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以及建设独具特色的中小学校也有赖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的传承。当前许多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都存在因缺乏传统文化的根基而出现的文化空壳现象,亦或是通过拿来主义文化建设本校文化,只拥有学校文化的皮囊而缺乏学校文化的灵魂的现象。面对学校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上述问题,须“立足中国传统文化,重塑学校文化的根基”。特色学校文化建设并不能凭空建设,必须扎根于特定的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缺乏传统文化支撑的学校文化就如无根的浮萍,注定只能游离、漂泊。值得注意的是,也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与当代多元文化进行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学校文化。总之,传统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引入学校文化建设无疑有利于学校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有益部分,积淀深厚的文化传统,以构建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

二、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如上所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积极思考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很有必要。主要路径如下:

(一) 提升教师的非遗文化自觉意识,提高教师非遗文化素养

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实现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成为主体教育的今天,作为传递知识和传播文化的重要使者的教师承担着重要职责和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需要教师具备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非遗文化自觉意识,才具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在这种高度责任感的驱使下,教师才会积极主动地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过程,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文化、历史、精神价值以及美学价值。此外,只有具备非遗文化自觉意识和强烈文化责任感的教师,才能真正扮演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和文化诠释者的角色。简而言之,教师唯有不断提升自身非遗文化自觉意识,增强自身非遗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才能真正实现和践履自己的文化传承使命。其次,教师应不断提高非遗文化素养,增强自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教师自身的非遗文化素养和文化认同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以及文化底蕴和修养。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非遗文化素养,教师才能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教育价值的闪光点,由此感染和启迪学生,丰富学生的知识,滋养学生的心灵。此外,具备深厚的非遗文化素养的教师也善于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挖掘精神价值,为学校文化建设注入新的精神根基,充实和规范着学校文化。总之,提升教师非遗文化自觉意识,提高非遗文化素养和认同感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教师作为文化传承者,应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角色,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价值并给予当代诠释,以自身的积极行动逐步影响学生和学校。

(二) 明确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课程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认识:“作为方法论意义的课程文化就是课程对文化的选择;作为对象化的课程文化就是具有实体内容和对象化的文化结构,主要包括课程意识、课程价值等内隐的意识形态以及课程制度、课程政策等外显的制度化形态。”课程是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文化必须通过课程才能实现。要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须不断加强学校课程文化的建设,明确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善于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选取具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开发独具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首先,在学校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上,必须明确课程文化要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面对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我国将面临着重重文化危机。为抵御外来文化以及思想对我国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我们必须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精神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心中,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感。此外,课程价值取向在强调民族性的同时也应善于对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诠释,挖掘传统文化中具有的当代价值,以应对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价值。因此,将具有教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在提升非遗文化素养的同时,教师也应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开发的实践中,制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合学生学习的非遗校本课程,以此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课程的步伐,从而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的传承。

(三) 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活动,搭建非遗展示平台

中小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也是构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拓宽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课外获得在课堂教学中无法获得的深切体验,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首先,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节、创办各种兴趣小组等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活动,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充分学习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除此之外,开办学生社团也是一条重要途径。学生社团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授手工艺技能的学生社团,如剪纸协会、制作风筝协会、刺绣协会等,可以采用专业教师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授课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锻炼手工技能;另一类则是艺术表演类的学生社团,如民族舞蹈团、民族音乐团、戏剧团、京剧团等,培养热爱舞蹈和音乐的学生队伍,打造学校的艺术特色。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尽情享受制作、表演的乐趣,身心得到解放,另一方面在组织社团、开展非遗传承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之间团队合作、创新等精神,这也正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重要精神内涵。

此外,开展非遗传承活动也可以突破课堂、学校的时空限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例如,开展非遗传承活动既可以在中小学校园中展开,同时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首先,在中小学校园内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学校可以邀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者专家走进中小学校园,走进中小学课堂,开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座,或者现场教授学生手工艺技能等。为让学生亲身体验、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拜访当地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艺人,或参观博物馆、展览馆、文化古迹,或观看、参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了解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总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非遗传承活动以及亲身体验活动,有助于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传承和内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使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深深扎根于学生内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非物质遗产的有效传承。

总之,通过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提升教师的非遗文化自觉意识和提高教师的非遗文化素养,还要明确课程文化的价值取向,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不仅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活动,搭建非遗展示平台,还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学校作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阵地之一,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融入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柴江.学校文化建设的现实困惑与路径选择[J].教育学术月刊,2011,(2):45.

[3]马增俊.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4]黄忠敬.课程文化释义:一种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2002,(1):102-103.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