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互动:综合实践活动孕育“核心素养”

2016-05-28丁一丹

考试周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合作学习核心素养

丁一丹

摘 要: 本文基于OECD理念的引领,调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合作学习的现状,梳理常见错误,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探寻优质互动合作学习,让综合实践活动孕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OECD理念 优质互动 合作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 核心素养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人们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从小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和能力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综合实践活动常用的学习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教师应引导学生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成效的合作学习。“优质互动”就是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OECD)理念下综合实践活动孕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追求。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合作学习常见误区和主要成因

误区一:自愿组合,构建失衡。

在活动伊始,老师通常采取按兴趣、自由组合的方法组建合作小组,这种组建方式虽然简便易行,但也出现不少问题:如,不按自己喜欢的活动主题选择定组,找自己的好伙伴组在了一起;平时学习好的组在了一起,而不接纳表现差的学生;“清一色”的男生组或女生组等。仅根据个人喜好组合,难以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误区二:各做各的,欠缺协作。

笔者发现在活动中,不少受欢迎学生都在活动中处于主宰地位,而受冷落的学生则孤零零处于从属地位。一位受欢迎的学生(小王)在独立学习和动手能力方面表现较强,但是对于组内需要帮助的学生表现冷漠、不闻不问,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合作行为难以有效进行。

误区三:意见不合,无心倾听。

在小组讨论时,想说的人都在说,别人说什么都不在意,不想说的待在一边继续做着与活动无关的事情……小组合作中不能及时组织交流,不会倾听同伴的声音,缺乏“三心”(即耐心、虚心、用心),挫伤了发言者的积极性,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误区四:宽以待己,严以律人。

当小组内发生矛盾和争执的时候,有的同学向老师告状、要求换组,只会一味指责和埋怨别人,或一味地追究责任。但对于自己的不足、失误,从不做反思、总结,也就是“宽以待己,严以律人”。这样不利于学生培养小组归属感,也无法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

二、基于OECD理念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合作学习的有效对策

(一)创设生活真情境,激发合作兴趣,培养知能。

教师要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合作兴趣,让大家进行表达与交流,培养知识能力。

例如五年级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我的灯笼高高挂》,当时正值学期初,元宵节刚过不久,学生提出要求尝试自己做灯笼。我们立刻行动,围绕“聊聊、画画、做做、点亮”灯笼开展。从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建立与当前任务之间的联系,孩子们的实践活动不是在“假设”“如果”的话语方式中习得,而是有了真实的任务和情境,有助于充分激发参与活动的热情。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的心中有“点”。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骨架的轧制方法或灯笼面的材料选择和做法,放手让具备一定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力的五年级学生,我们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我觉得你可以找个人来帮忙……”“你的办法真不错”“你看我是这样做的……”在交流中,学会听取别人的建议,拓展自己的思路,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同伴互相学习的思路,为合作做灯笼做好准备。

有些问题,光说是不行的,只有在实践中、交流中才能找到答案,每种方法都有它的优势所在。综合实践活动给了儿童很大自主权,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确立主题,可以自己寻找合作伙伴,甚至可以自己选择指导教师。在交流问题的过程中,并不是必须得到统一固定的答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思考。因此,完成灯笼并不是评价活动成功的唯一依据,体验过程才是重中之重。

(二)开展头脑新风暴,体验合作发展,倡导善思。

提出和解决问题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儿童作为“整体人”的学习与发展的知识的基础。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问题为线索展开的课程,也是一个试图“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学生围绕感兴趣的问题,借助各方面的资源、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开展各项探究活动。

例如在四年级年级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国式接送的调查研究》中,我们请各小组成员进行了一次街边采访。任务一发出,大家就兴奋地商量着问什么问题,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学生面对路人马上变得异常害羞,谁也不愿意上前。最后,组长迫于“群众的压力”,硬着头皮提问,可惜心理素质不过硬,三言两语后,采访就草草结束了。

在之后的讨论交流中:

组长1:“他们都不愿说话,从头到尾就我一个人在问,他们什么也没做。”

组长2:“刚才我问了问题,可得到的回答太出乎意料,我卡壳了,结果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个阿姨离开了……”

同学们自我总结这次采访失败的原因,问题就出在“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上。为此,笔者将原来的8人小组分成负责实施采访的“采访组”和专门观察采访进程的“观察组”,又将4人的“采访组”内部分为“采访员”和“记录员”。采访组中,采访员负责选择采访对象、按照采访提纲进行提问;记录员要及时记录采访的内容。4位观察员则要求仔细观察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表现、双方沟通、提问和记录活动中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具体问题。当然,内部人员的分配要求他们自行协商决定。

(三)增强自我责任感,优化合作关系,增进情感。

“学会负责”是学生成长中关键的核心素养。它决定了学生如何树立责任心,具备什么样的责任态度,将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履行责任。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真正的道德责任产生于协作。综合实践活动常用的学习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合作是责任心成长的土壤。

以五年级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校门口的人行天桥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为例,在一节采访指导课中,有很多小组举手示意想要汇报,可是这个时候老师偏偏选了一组没有举手的。

师:你们怎么没有举手,是没完成任务的分配吗?遇到什么困难?

生1:我们开始也已经确定了分工,可是后来某某同学说记录有难度,又要字写得快写得漂亮,还要在瞬间记住被访者说的话并且记下来,完不成任务,所以他拒绝了,这下我们之前的分工就要重新调整,所以还没完成。

师:那你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生2:首先我们不会给他压力,哪怕真的记得不全或记得潦草,我们也不会怪他。还有就是我们打算由两位同学一起记录,这样可以互相补充。

师:你们非常懂得宽容,这个主意很不错,那这两位同学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吗?

他们点头表示肯定。

这个时候,老师把握机会,发给两个孩子一人一颗“责任之星”。

师:像他们这样服从组长安排,愿意接受自己认为比较困难的任务,迎难而上,是对小组活动主动负责的表现。

正如上例中所体现的,老师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小组活动观,即“我是小组一员,一切行动服务小组活动开展”。引导学生在充分协作中学会互助,这是组内成员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辞的责任;在小组交流中学会倾听,及时了解同伴情况,进行自我调整,使合作得以优化;在适时评价中学会尊重和宽容。人人心中装着他人,装着任务,装着活动。

(四)探索解决新方式,掌握合作本领,服务社会。

成尚荣督学认为:“当我们在认识、发现基础内含着发展、创新元素的时候,千万不能忽略,这些内涵的发展、创新元素还需要发展,同时,还需要丰富,否则,它们就会悄然老死。”

以四年级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国式接送的调查研究》为例:

师:现在老师为大家提供一个访问的机会,看看是否可行。因为我们进行的是模拟访问。

主持人:小学生上学放学,家长该不该接送呢?先请大家进行第一轮举牌。

(出示结果)首先,有请“某某家长”、“专家”、“法制副校长”、“门卫师傅”就此问题展开辩论。你们好,“某某家长”刚才你选择的是要接送,告诉我你出于什么原因要接送孩子?

“某某家长”(学生扮演):当然是安全问题。现在马路上汽车越来越多,“马路杀手”也越来越多,生命诚可贵。我不得不为孩子的安全着想,宁愿自己辛苦一点,也不想孩子出意外。

“专家”(学生扮演):我觉得家长实在太累了,其实还有第二种选择。我们可以先接送,再慢慢放手,给予孩子一定的成长空间。孩子终究要长大,你不可能接送他一辈子。

“法制副校长”(学生扮演):我想补充的是要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德国汽车同样很多,但是孩子们早早就去参观消防队等处,了解了许多法律常识、自我防卫技能……

主持人:家住学校附近的高年级学生没有人接送时,放学后怎么回家?小组讨论后,汇报表演……

适当的换位思考,有助于大家验证自己问题的价值。真实吗?实用吗?善思吗……孩子们在体验后,收获更大,思考角度更全面。

三、结语

在以OECD为代表的国际性组织的倡导下,人们的能力观在逐渐发展,诸如文中多次提到的合作学习——这类核心素养的活力因子,恰恰是需要学生从小积淀,终身受益的素养。有了这样的理念——指向核心要素的理念,教育的桎梏将被“打碎”,每个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小火苗”从小会被“点燃”。有了这个观念才能转化为教育者的行为,让我们走向文化自觉的层面。改变自己,才是我们不懈的新追求。

参考文献:

[1]王红,吴颖民.放慢知识的脚步,回到核心基础[J].北京:人民教育,2015(7):18-21.

[2]吴筱泉.要素与内涵——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3:48-56.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合作学习核心素养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