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套语文教材汉字部件名称规范化调查及思考

2016-05-14周美玲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新课标

摘 要 运用数据库技术对四套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的汉字部件名称进行统计,并参照《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2009)作比较分析。调查对象以国内四套有代表性的语文教材为主,包括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语文版。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教材中汉字部件名称整体大致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但也存在着汉字部件名称比较混乱,分歧较大,同一部件在同一套教材或不同的教材中名称很不一致。这表明我国的语文教材规范化还略显滞后,国家语言文字规范还须进一步落实于语文教材的建设之中。

关键词 新课标 语文教材 汉字部件名称 现代汉语常用字 部件名称规范

2009年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发布了语言文字规范《现代汉语常用字及部件名称规范》(以下简称《部件名称规范》),大致明确了现代汉语中常用字的汉字部件拆分原则、部件及部件名称。该规范适用于汉字教育、辞书编纂等领域。《部件名称规范》给出的《现代常用字部件表》是对3500个常用汉字逐个进行部件拆分、归纳与统计而形成的,共包括441组514个部件。关于514个部件名称的命名,《部件名称规范》规定了“按读音命名部件”“按笔画命名部件”“按俗称命名部件”和“按部位命名部件”等四个规则。相关的语言文字规范还有《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1997)、《汉字部首表》(2009)。我国的语文教材建设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我国的基础教育教材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是否执行了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执行程度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教材的汉字教学对语言文字规范又有什么样的反作用影响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参考教材的发行时间、发行量、覆盖面及影响力等因素,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S版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语文教材。调查主要对象是四套最新的最有代表性的语文教材。

二、调查方法

我们先把四套教材汉字及汉字部件输入数据库,形成基础教育语文教材汉字部件语料库。具体来源于四套教材的课本、课本后的注释、教学参考用书等。将每套教材的调查统计数据录入库中,以求做到对问题分析的全面、真实、系统,并方便进行对比分析,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紧密结合起来。这些录入完成后,详细研读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的有关文献,全面、正确地掌握中小学语文教材必须遵循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相互参照,进行比对分析,并提出分析和思考。

三、调查结果

由于四套教材汉字部件名称数据呈现量比较大,我们依次以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语文教材为例来分析汉字部件名称在语文教材中是否落实了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1.北师大版教材汉字部件名称调查

(1)名称内部不统一,不符合语言文字规范。如:

园:教材或教参中称为方框、大口框、国字框,规范应为围字框。

接:教材或教参中称为提手旁、挑手旁、剔手旁,规范应为提手。

街:教材或教参中称为双人旁、双立人,规范应为双立人。

秋:教材或教参中称为禾字旁、禾木旁。规范应为禾。

热:教材或教参中称为四点底、四点,规范应为横四点。

玩:教材或教参中称为王字旁、斜玉旁,规范应为斜玉。

织:教材或教参中称为绞丝旁、乱绞丝,规范应为绞丝旁。

猫:教材或教参中反犬旁、犬犹儿,规范应为反犬旁。

(2)规范中做了微调,教材中还没有跟上的。

拍:教材或教参中称为提手旁,规范应为提手。

说:教材或教参中称为言字旁,规范应为言旁。

空:教材或教参中称为宝盖头,规范应为宝盖。

却:教材或教参中单耳旁,规范应为单耳。

(3)新的规范做了调整的,原教材的汉字部件名称是错误的。

负:教材或教参中称为刀字旁,规范应为负字头。

帽:教材或教参中称为右上为扁日,规范应为冒字头。

毫:教材或教参中称为毛字底,规范应为玄字头。

紧、累:教材或教参中称为紧字底,规范应为绞丝底。

形:教材或教参中称为三撇,规范中应为彡(shan)。

2.人教版教材汉字部件名称相符合性调查

(1)规范中做了微调,教材中还没有跟上的。

们:教材或教参中称为人字旁,规范应为单立人。

队:教材或教参中称为双耳旁,规范应为双耳。

得:教材或教参中称为双人旁,规范应为双立人。

想:教材或教参中称为心字底,规范应为心。

(2)新的规范做了调整的,原教材的汉字部件名称是错误的。

探:教材或教参中称为右边中间为小八,规范应为倒八。

璃:教材或教参中称为王字旁,规范应为斜玉。

条:教材或教参中称为折文,规范应为冬字头。

画:教材或教参中称为凶字框,规范应为画字框。

美:教材或教参中称为秃尾巴羊,规范应为美字头。

点:教材或教参中称为四点底,规范应为横四点。

3.苏教版教材汉字部件名称相符合性调查

苏教版的教材编写者比较重视教材中汉字部件的规范化。在苏教版教材的1-2年级,即第一学段,每册教材后都列有本册教材生字偏旁名称表,列出了具体的偏旁、名称和例字。其中的名称和例字基本上与2009年教育部和国家语文颁布的《部件名称规范》相一致。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医:教材或教参中称为三字框或匠字框,规范应为区字框。

疼:教材或教参中称为病字旁,规范应为病字框。

考:教材或教参中称为老字头,规范应为老省。

随:教材或教参中称为耳朵旁,规范应为双耳。

巡:教材或教参中称为三个撇点,规范应为巡字心。

碧:教材或教参中称为王字旁,规范应为斜玉。

繁、紧:教材或教参中称为系字底,规范应为绞丝底。

形、彩:教材或教参中称为三撇,规范应为彡(shan)。

巨:教材或教参中称为匠字框,规范应为区字框。

建:教材或教参中称为建字底,规范应为建之。

灵:教材或教参中称为横山,规范应为雪字底。

包:句:教材或教参中称为包子头,规范应为句字框。

4.语文版教材汉字部件名称相符合性调查

通过表4对四套语文教材的汉字部件名称的分析,这一部分出现的问题最多,相比较于汉字的笔画和汉字的笔顺,语文教材汉字部件名称主要出现的问题有如下几类情况。

(1)《部件名称规范》做了微调,而部分教材还是安排传统的。或者俗称在教材中使用。

(2)《部件名称规范》根据实际需要,对部分汉字的部件已经做了调整其名称,而我们的部分教材没有重视或者是没有来得及及时跟进,导致教材相对于语言文字规范滞后。

(3)有的教材同一汉字部件名称出现几种不同的俗称,让学生无法做出选择正确的,与规范相一致的名称。

(4)同一套教材中前后年级的教材中相继出现同一部件的不同名称,这是很不应该的。建议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可以根据这次发现的主要问题,结合《部件名称规范》的有关规定,对偏旁部首名称作一些调整,以便使我们教材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四、结语及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四套教材大部分的汉字名称是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的,但也都不同程度存在不少问题,包括部件归类,部件名称等等。《部件名称规范》是2009年颁布的,但到今天,我们的教材还没有及时跟进,部分汉字部件名称内部混乱、不一致现象突出,这显示出我国教材建设的滞后性。教材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势在必行。

首先,呼吁教材编写者和教材审核机关重视教材的科学化、规范化编写。以国家语委此次重大项目课题为推手,进一步自查自纠,坚定而积极地推动此项工作进行,进一步提高教材的质量。

其次,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逐步落实教材的编写与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高度一致。当然教材的编写本身是一个系统性工作,教材也在不断地修订中。教材在落实标准的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和教材编写的实际情况,可以反观我们的语言文字标准。比如:“彐”这个汉字部件在几套教材中都称为横山,《部件名称规范》改称为雪字底,所举例字为归、寻、雪、急。如此改动在教学的具体实际中,很多一线的教师不太好向学生解释清楚此部件改名的来源。

尽管现行的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可能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到了一定的时候可能会作适当的调整、修订,但目前它具有规定性和指导性,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决执行。国家的规范文件一经颁布,即成法规、标准。既要执行规范,又要便教利学,就需要我们在遵循规范的前提下有所变通,这正是需要我们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苏新春.汉语词汇计量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代汉语常用字及部件名称规范》[S].见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s78/A19/yxs_left/moe_810/s230/201001/t20100115_75696.html.

[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

[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5.

[7] 苏新春等.教材语言的性质、特点及研究意义[J].语言文字应用,2007(4).

[8] 周美玲,苏新春.四套基础教育语文教材的用字状况调查及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9(4).

[9] 周美玲,苏新春,等.教材语言调查统计方法的新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11(6).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
结合教材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