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教学探讨

2016-05-14周红玲

俪人·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校

周红玲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校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治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只关注防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忽视了治愈后对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基于此背景,高校积极心理学教学的开展已刻不容缓。本文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出发,探讨高校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现状,以期改善并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教学

前言

近些年来,各地不断爆出有关大学生的杀人及自杀案件,比如马加爵杀人案、大学生虐猫、用硫酸泼熊、复旦大学学生下毒杀室友还有大学女生因失恋而自杀等等案件,这些频频爆出的案件都显示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未完善,忽视了对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积极心理学教育作为一种心理教育新浪潮,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发展人的潜在美德,它更新了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路,有利于创建和谐美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一、积极心理学的含义及内容

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末的西方心理学界,是由心理学家赛里格曼谢尔顿发起的新的心理学研究浪潮,他发表论文称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种全新的历史转折点,心理学家目前的新使命是帮助人们感受生活中的幸福,让儿童健康成长,帮助构建幸福美满的家庭氛围,推动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积极心理学不关注心理学研究消极和病态心理的方面,而是利用有效的试验方法和测量手段关注心理学研究积极和美德的方面,研究重点是人心理中的积极因素,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实际的力量和美德,鼓励心理学家以积极心态解读人的心理行为,挖掘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和积极心态,以积极心理学为工具帮助人们获得更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有:首先,恢复心理学的功能和使命。传统心理学的研究价值在于引导并纠正人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能正常生活。但积极心理学回归并更新了当代心理学的研究价值,它主张积极人性论,重视以人为本,传统心理学只重视消极和病态心理学,具有很强的片面性,积极心理学在消除这种片面性的同时开始恢复心理学的功能和使命,除了要帮助人们克服心理问题,回归正常生活,积极心理学的另一重要目的是挖掘人的博爱精神和美好的人性,不再以心理学作为克服心理问题的工具,而是把人自身的美好品质作为克服心理问题的工具,在治愈人们心理问题的同时还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重视对人类积极力量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应是研究每一个人身上潜在的积极力量,以一种开放且欣赏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普通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层面分三种,一种是主观层面,认为积极心理学要重视研究人们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一种是个体层面,重视研究每个人的积极人格,包括积极力量和美德,一种是集体层面,积极心理学重视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学校、家庭以及单位等,主张以人的幸福感为出发点创建这些组织系统;最后,重视以积极态度解释问题。积极心理学面对个体或社会的问题时往往倾向于以积极的态度作出解释,在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和探寻问题本身的过程中帮助个体得到积极意义。

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

首先,积极心理学更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心理学研究新浪潮,它的兴起标志着当代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的转换,从研究消极和病态的心理问题转而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如前言中所说,目前大学生杀人及自杀案件频发,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只重视防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却忽视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态度以及顽强的心理素质,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的价值取向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以及克服心理障碍,这种价值取向本身就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本意,不重视积极价值取向的引领,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引导回归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重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塑造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的大学生。

其次,积极心理学拓宽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由于积极心理学主张开放且欣赏地看待每一个个体,鼓励培养和挖掘人潜在的积极品质及力量,这种主张契合了个体的发展需求,当下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及表现、疾病成因和矫正方法,但这些研究的针对对象都是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而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毕竟占少数,因此其他的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就被忽视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有利于面向全部大学生群体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拓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

最后,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力量。如前文所说,积极心理学主张以积极的态度解释问题,让个体从问题中得到积极的意义,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一旦习惯了这种思维,在帮助他人挖掘潜能、塑造良好心态的同时也会发现自身的美德和积极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构建积极的价值观,改变工作方法,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人才,有利于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

三、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方式

首先是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全独立于课堂教学、社会文化资源和家庭教育环境,没有形成完整的组织系统,因此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是首要任务,促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整合化。积极心理学主张全面干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各个方面,比如学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每个方面为支点,建构起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大网络,形成全面的教育体系,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挖掘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使他们能实现快乐地学习、生活和工作。

其次,创造积极的宣传氛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积极心理学,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营造一种积极的宣传氛围,发展大学生的积极本性,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家庭、校园、宿舍、院系等地方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比如校园广播、发放心理健康教育书籍给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在宿舍楼下设立公告栏、在院系里设立心理学社团等等,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开发大学生潜在能力,推动他们的和谐身心发展。

第三,开展积极的教育活动。在高校中开展积极的教育活动,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也属于一种教育,这种教育可以通过社团活动来进行,通过社团活动,促使学生之间多加沟通,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比如真诚、忠诚、坦诚、正直、仗义、率真、自信心等等,在沟通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在一些学术性社团,比如英语社、法律社、新闻社等等,学生在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专业知识也得到了提升,除了这些教育活动,高校可以利用自身资源邀请心理学专业人士定期在校开讲座,使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深入人心。

最后,建立积极的评估体系。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检测方法都不近成熟,用的多是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生活事件调查量表还有其他各类量表,不符合心理健康评估标准,只能检测出学生是否有负面情绪或者变态倾向,应用了积极心理学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该扭转这种局面,使用正规有效的心理评估量表,在检测负面情绪或变态倾向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积极心态的养成,关注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化、自信心是否足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也就是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评估体系。

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的许多大学生都属于独生子女,受尽宠爱长大,心理素质与过去的学生相比普遍脆弱一些,在生活学习中与人发生矛盾时,如果不具备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事情和处理事情就容易发生悲剧,比如各地不断爆出有关大学生的杀人及自杀案件,马加爵杀人案、复旦大学学生下毒杀室友还有川师大学生因口角砍死室友等等,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和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以及提高心理素质刻不容缓。积极心理学教育更新了高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路,有利于创建和谐美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必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燕,谢钢.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 高校教育管理,2011,01:82-85.

[2]熊淑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教学[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6:215-220.

[3]黄建春.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 湖南社会科学,2014,04:247-250.

[4]魏然. 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03:23-25.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高校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