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应县传统武术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05-14陈丽印

武术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宝应县传统武术发展现状

陈丽印

摘要:传统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中国社会生活和相应文化自身的历史演变,传统武术的发展也随之发生变化。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宝应县传统武术项目发展现状并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提出宝应县传统武术的发展对策:加强传统武术理论研究,加大对传统武术知识的普及,设立专门协会负责管理,引进传统武术专业人才,提高传统文化传承者地位,加强学校体育对传统武术的传承等方式,促进宝应县传统武术的发展。

关键词:宝应县 传统武术 发展现状 对策

1前言

传统武术博大精深,也是中国的瑰宝,不论从中国哲学思想、中国传统道德及中国民族精神等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武术都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我国社会基层传统武术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军事战争和社会活动,在中国文化的长期熏陶哺育下,具有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世代相传,凝聚了千百年来历代人们的智慧,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典型代表,也是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有利传承。

中国传统武术因具有独特的健身机理和浓郁的文化氛围而有别于现代体育活动。改革开放后,我国传统武术在政府的正确指导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在传统武术的理论研究和学术研究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飞跃发展,并且我国传统武术的一些优秀项目,如太极拳得到了大力的推广,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休闲健身方式。然而到目前来说,具体到有些地方却开展的不容乐观,宝应县的传统武术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推广与普及方面渐渐落后,并且传统武术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制约着传统武术的发展,传统武术失去了其发展的动力和环境,从而失去了习练氛围。通过分析宝应县长期开展的传统武术项目、类型、人群、地点和组织状况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情况。指出宝应县传统武术项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传统武术项目的传承提供参考意见和规划,以期对推动宝应县传统武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宝应县的安宜镇作为调查对象,该镇武术规模相对较大,把它作为重要考察对象以及宝应县体育部门的相关领导、武术教练员、个别已故教师的高徒,参与传统武术晨练的人群,对研究宝应县传统武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需要,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查阅了大量传统武术传承等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宝应县地方志,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与总结,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2.2调查访问法

多次拜访了宝应县的武术家,体育部门的相关领导、武术教练员、个别已故老拳师的高徒,与部分传统习武者进行了交流,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宝应县传统武术的发展脉络,了解传统武术运动的开展情况,为课题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2.2.3逻辑分析法

本文主要运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理清和把握宝应县的发展现状,并对此进行逻辑思维分析,发现问题。

3结果与分析

3.1传统武术项目的概念

传统武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农耕时代的背景下,通过长期与自然环境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建立在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基础上,以技击为本质,以养生为终极目的集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心养性等功能于一身并注重内外兼修,形神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

传统武术包括内家拳、外家拳、南拳、象形拳等等,内家拳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剑、形意剑、八卦刀等,长拳主要是少林长拳派系,包括八极拳、通背拳、劈挂拳、戳脚、弹腿等,南拳主要是短打、咏春拳、洪拳、地术犬法、蔡李佛拳等,象形拳包括螳螂拳、猴拳、虎鹤双形、蛇拳等。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的区别:传统武术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依据,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如今现代武术是以艺术表现为特色,以“高、难、美、新”为发展方向的竞技武术套路及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搏斗运动,也可以说是竞技武术运动。

3.2安宜镇传统武术发展现状

从表1可以看出,传统武术的习练男性占43.3%,女性占56.6%,反映出宝应县传统武术的练习,女性的积极性高于男性。

从表2可以看出,传统武术锻炼的人群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8.8%;年龄在21-30岁之间的进行传统武术锻炼的有2.4%;年龄在31-40岁之间的进行传统武术锻炼的有11.6%;年龄在41-50岁之间的进行传统武术锻炼的有15.4%;年龄在51-60岁之间的进行传统武术锻炼的有34.5%;年龄在61岁及以上的进行传统武术锻炼的有27.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宝应县传统武术练习者大部分是中年人,51-60岁之间练习人数居多,21-30岁人数则非常少。

3.3传统武术项目

3.3.1太极拳、太极剑

宝应县安宜镇有6个集体练习点,练习的时间是上午六点到九点,练习简化太极拳、太极剑,并且练习的时候都配有缓慢的音乐。从表3可以看出练习的人群是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他们对太极拳太极剑还是挺热衷的,表中电视台前锻炼人群占8.4%,白田广场锻炼人群占10.5%,时代广场锻炼人群占19.7%,亚细亚广场锻炼人群占19.3%,体育场9.1%,在公园练习武术的人数是最多的,占安宜镇几个练习点的32.7%,因这里环境、空气相对其他几个地方较好。

3.3.2传统武术培训班

教练:刘喜春,曾在少林寺学习武术,精通少林拳、南拳,刀枪剑棍,国家竞技武术比赛套路、双截棍、散打。从表中可以看出,练习武术的青少年还是很少,年龄在8-15岁,应该是是小学期间,而且武术种类不是很多,较单一。可以个别家长希望孩子在小学期间,学校任务不大,压力相对较小时,给孩子学点武术,培养兴趣,15岁之后进入初中,学习压力较大,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学习武术。武术培训班的练习项目较单一,根据刘教练的分析,虽然他知道的挺多,他也希望把所学的都教给学生,但是练习武术,基本功是至关重要的,刚开始练习时,打好基本功是重中之重,一大半时间花在练习基本功上,同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不是太强,一个动作需要反复练习,所以五步拳,规定拳比较适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的,刀枪剑棍,国家竞技武术比赛套路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参加比赛,获得成绩。通过与他交流以及这段时间的考察可知道,宝应县一般家长给孩子上培训班最多上到初中之前,这就导致武术培训班教练刚把学生基本功打好,其他武术套路学的差不多了,准备教一些新颖的内容,例如少林拳、南拳之类的传统武术的时候,学生因为上初中,学习压力大不再参加培训班。从中也隐约看出政府不重视传统武术,国家也没有把武术列入学校教育考试硬性要求里,不然家长不会因为初中文化课学习压力大而放弃练习武术的。在我认为,传统武术如果要一直传承下去,国家政府是不可或缺的力量,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从小培养,养成好习惯,传统武术的发展和传承才指日可待。

3.3.3武术交流情况

青少年武术培训班每年暑假都会参加扬州市武术比赛,同时宝应县举办运动会在开幕时都会有武术表演。之前来自武术之乡丰县、沛县武术世家前来传道授课,在宝应县开了大洪拳武官,教授内容是大洪拳、五步拳、太极拳、国家规定表演拳、散打、女子防身术、四方功法、朱叶手、铁砂掌等功夫。根据最近调查,这家武术馆已经关门,主要因为宝应县人对传统武术热衷不高,前去学习的人少之又少。也有可能宝应县人民对洪拳、四方功法、朱叶手等传统武术不了解,还有大洪拳武馆的宣传力度不够,我之前一直不知道还有这家武馆,也是因为最近调查才发现的,可能还有许多我没发现的因素,导致这家武馆关门了。

4制约宝应县传统武术发展的因素

4.1组织机构缺失,政府部门缺乏规范管理

宝应县的武术协会仍未成立,体育职能部门对传统武术的宣传力度小,关注的还是奥运项目,人们不能通过传媒了解到传统武术的魅力,民间传统武术得不到扶持,体育职能部门很少组织有关传统武术的比赛和交流活动,因为一场比赛或活动需要很大的费用,还需要单位的赞助以及政府的支持,在这两方面获得不到帮助,比赛、活动因经费不足无法实施,因此武术爱好者无法通过此来展示自己,练习的积极性降低,均都影响了传统武术在宝应县的传承和发展。

4.2传统武术大师社会地位发生变化及武术大师的渐去

过去“拜师学艺”的盛况已经不存在了,社会地位发生变化,物质基础得不到保障,生活较为艰难,传统武术的活动阵地日益减少,一些传统武术大师因年事已高不再授徒,或因过世导致独特传统武术拳法失传。

4.3外来体育对传统武术的冲击

随着社会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外来体育运动项目也对传统武术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跆拳道运动,发源于韩国,虽然历史不长,但宝应县最近几年,儿童少年中跆拳道氛围很浓,跆拳道培训班层出不穷,跆拳道的传人对传统武术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4.4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选择简单的锻炼方式

大部分儿童和青少年受动作电影、电视剧的影响,有较强的参与武术意识,但实际上参与的却很少,主要由于学业负担重,家长、学校不重视,以及现在武术比赛项目大部分是竞技套路。同时传统武术的动作难度大,需经长期训练方能见功效,现在人们学习武术的主要目的是强身健体,许多人在锻炼方式的选择上逐渐趋于简单。各种气功,简化太极拳、太极剑、广场舞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目前,宝应县各个武术练功点,除简化太极拳、太极剑外,绝大多数传统拳械早已不见了踪影。

5结论及对策

5.1结论

宝应县传统武术的发展处于生死徘徊的边缘,县领导及工作人员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重视度不高,县里缺乏有关传统武术的专门人才和系统的理论基础,同时大众对传统武术了解甚少。宝应县传统武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和潜在性,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然而推广传统武术项目的普及与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为此,必须尽快成立武术协会,完善部门构建,是传统武术在武协的统一领导下有序开展,把传统武术与全民健身、儿童少年的体育教育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并且借助媒体的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武术,使传统武术本身所存在的传统性、民族性、娱乐性、养生性等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5.2宝应县传统武术的发展对策

5.2.1加强传统武术理论研究,加大对传统武术知识的普及

传统武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传统武术的文化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潜在的传统武术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使其走向系统化、科学化、社会化与产业化,跟上时代步伐,更有利于大众运用简便科学的方法接受传统武术项目,通过技术动作的研究,使人们可以直观地认识传统武术的养生功效,能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目的,以及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武术的武德精神在培养意志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可以通过宝应县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力量,加大对传统武术知识的普及,加强宣传力度,把传统武术及文化映射于每个层面,使传统武术成为宝应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2.2领导重视传统武术,设立专门协会负责管理

领导应转变下思维观念,充分认识发扬传统武术的意义,设立专门协会,强化机构职能作用。主管部分上至县武术协会,下至各乡镇武术协会和学校有关部门,配备专人负责武术发展的规划、组织、指导和管理,要责无旁贷地把发展传统武术作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任务来抓,领导人重视、组织机构健全与工作人员负责管理是落实这一项工程的重要基础。宝应县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专门协会同时建设专项扶持资金: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武术产业规划的编制修订,传统武术赛事活动的组织开展,民间武馆的补贴扶持等。

5.2.3举办传统武术比赛来推动传统武术项目的发展

将传统武术项目作为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之一,以及单独举办传统武术比赛,会立即在全县迅速推广开来。因为竞赛是激励机制,是促进体育项目发展的基本手段,同时传统武术爱好者可以借此展现自己,发挥特长,宝应县传统武术项目也应走上竞赛道路。在保留传统武术项目特色基础上,丰富其内涵,赋予其竞技色彩,更好地推动传统武术发展。

5.2.4引进传统武术专业人才,提高传统文化传承者地位

武术教练是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主力军,应从各地引进传统武术专业人才,充分发掘利用本地区的传统武术人才资源,加强传统武术人才和武术爱好者的培训。在县区以上地方积极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强管理和指导,以缓解传统武术专业教师缺乏矛盾状况。并且国家应该为生活困难的传统武术继承者提供基本的财政补贴,保证正常的生活,提高其拳师的社会地位,扩大社会宣传影响力,促使传统武术得以继承和发展。

5.2.5加强学校体育对宝应县传统武术的传承

青少年是初升的太阳,是国家未来的希望。青少年是全民健身的重点,青少年体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青少年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尤其中小学更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时期,大多是被动式学习,学校提供什么样的学习资源,学生就可能学到什么样的知识。青少年对事物的接受力强,少年强则中国强,传统武术的传承需要从青少年抓起。传统武术进校园已经推广数年但依然没有得到普及,学校多数学生和部分老师对传统武术文化历史和内涵了解甚少,武术进校园已经是一种趋势,县教育局、体育局以及相关武术老师可组织一起编写一套简化武术套路,融入宝应特色,并将传统武术进入教材大纲中来,并且学校应按要求教授武术课,在全县中小学内进行推广。

5.2.6根据不同人群,开发特色的传统武术健身法

在全民健身运动全面开展的今天,效果不同乐观,锻炼人群多集中于中老年人,其次青少年儿童,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以意志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然而传统武术难度大,应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结合传统武术的不同拳种、拳法,取其精华动作,多开发一些技术简捷方法,便于掌握、运动效果明显的武术套路,形成有特色的传统武术健身方法。

猜你喜欢

宝应县传统武术发展现状
传统武术怎么了?
宝应县推行“加减乘除”工作法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宝应县 严查隐患 严格整治 筑牢防线
江苏宝应县2019年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10km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