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6-05-14赵莉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赵莉莉

摘要:网络作为高速信息时代下信息传输的重要媒介,在当今社会已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尤其是对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的生活、学习、娱乐等各个方面早已离不开对网络的应用。也正是在网络这样高度发展的形势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深受网络虚拟信息的影响,对于精华与糟粕内容辨识不清,难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基于这样的现状,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对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很大影响,需要对两者关系进行有效分析。从研究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特点出发,就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进行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网络;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6008003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效果。我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培养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并通过优秀人物事迹、党性培养等多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对大学生展开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网络不断发达的形势下,网络社会作为一个无中心的资源共享体,各种信息充斥其中,在校80后、90后大学生是社会上相对活跃的群体, 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网络媒介已经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教科书的教育意义越来越弱,取而代之的是网络媒介素养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被称为“拇指族”,以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为主要建构的教育主体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逐渐深入。

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特点

网络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各种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它包括能力认知、知识传输及理解判断三方面内容,通过对信息共享的认知,可以有效完善个人知识储备,引导个人价值观判断[1]。网络信息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外,还包括大学生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让大学生养成批判性观看、吸收各种信息的能力。根据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进行的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网络虚拟化,大学生主观意识强

网络本身是一个虚拟化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缺乏理论支撑依据。但是网络媒介素养对人的影响是只需获取分析信息,不需对信息进行来源考证,真实可靠性对于人们而言并无意义,所以人们对这些信息的辨识性主观意识深,活在虚拟空间中。而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虚拟化程度更加深入,在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网络是娱乐传播与信息获取的平台,所关注的网络信息与其兴趣爱好紧密连接,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不会认识到虚拟化对其思想意识的引导。

(二)信息不分类,大学生一味照收

网络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拓宽了信息的传输渠道加深了共享程度,大学生通过网络能够获取到更多的资源,但是这些信息资源内容混杂,不分类别,大学生在获取这些信息时,难以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而大学生在对这种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相对模糊的信息处理能力,即对于信息的获取分析只流于表面现象,缺乏深刻内涵的考量,这种对信息的认知能力,让学生逐渐丧失了对创新思维的培养[2]。

(三)言论具有自由性,大学生理解程度不一

网络信息的公开化与透明化,让人们有充分的讨论空间,言论自由的形式也使网络媒介素养的发展呈现两极化趋势。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独立、言论自由,对于网络的需求也是花样百出,需要更多的交流平台,比如一些社交网站的讨论组,部分大学生只是针对组内话题进行讨论,但是另一些大学生会制定组内规则,对于各种言论进行总结,从这种现状而言,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消化呈现通观全局思考与个人主张思考两方面趋势。

二、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相辅相成

1思想教育

网络媒介素养是通过人们对于网络信息的分析评价表现出个人意志,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也在于人们进行思想道德的传播,表现个人的价值观,两者都是从思想意识层面上对人发挥影响,所以在思想连接上具有一致性。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基于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分析,能够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价值观。面对当前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大学生对于信息的良好分析能力逐渐弱化,主要是由于学生对网络的虚拟化信息难以区分真假,对于信息的裁决仅靠个人主观臆断,导致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偏差,以个人喜好随意发表言论[3]。所以,网络媒介素养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的深度,必须不断加强对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及素养。

2影响分析

网络媒介素养强调的是人们如何利用网络完善自己并对社会产生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个人思想道德如何紧随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由此可见,二者从影响上都进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分析,在深度和高度上都有延伸。

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筛选完全依据个人喜好,对于网络信息的精神内涵缺乏了解,但是网络信息的多样性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学习到多方面知识,以此对学生的思想层面产生影响,加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二)相互促进

1网络媒介素养的作用

网络实现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信息不局限在我国,也发展了许多国外资源,比如“韩剧”“英文歌”等,并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所以深受大学生关注。而这些文化信息的渗入,也让大学生形成了一种文化认同感,说明网络媒介素养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化的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4]。

2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所以,我国从小学便对学生开展德育教学,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这种从小学至大学的思想建设培养对于社会风气具有引导作用。对于信息的采选也深受个人价值思想的引导,现今多媒体、互联网等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教育与网络信息化紧密相连,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与网络信息不可分离,需要共同探讨。

[3]马宁.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

[4]孙珊.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5]周夏青.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6]王小英.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4.

[7]季海菊.新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使命[J].理论与改革,2015,(4):171—172.

[8]史雅娟.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理性分析——以河南省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01—202.

Abstract:The Internet as an important medium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spiritual food for people in the current society, especially for college students, whose life, study, entertainment and various aspects cannot be fre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twork. In the context of the rapid network development, the media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seriously influenced by network virtual information. Consequently, 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distinguish the essence and dregs content and to set up correct values. Based on this status,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media literacy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requires effective analysis of their relationship. 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media literac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network; media literac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