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美罗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分析

2016-05-14蒋从飞王守华尤美芹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血液科

蒋从飞 王守华 尤美芹

【摘要】 目的:通过客观评价小剂量美罗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进一步探讨提升血小板减少症病患治疗效果的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其预后效果。方法:以随机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血液科2011年1月-2015年8月接收的11例血小板减少症病患,选择小剂量美罗华治疗,评价所有入选病患总反应以及完全反应概率,同时观察病患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结果:本次研究的入选病患中,所有病患的临床指征均明显改善,不仅外周血的血小板总数显著上升,而且总反应概率达81.82 %,其完全反应概率也达到54.55%。此外,有4例病患出现不良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6.36%,给予所有病患对症处理以后,都已经治愈出院。结论:基于血小板减少症病患而言,选择小剂量美罗华治疗效果突出,不仅能够使病患出血症状得到进一步改善,还有助于提升其总反应概率以及完全反应概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小剂量美罗华; 血液科; 血小板减少症

中图分类号 R55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148-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7.081

近几年,血小板减少症病患总数逐渐剧增,该疾病不仅给人们正常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加大了病患及其家属的压力,所以加强疾病防治尤其关键。临床上血小板减少症涉及不同疾病类型,其中以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最为常见[1]。血小板减少症本身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类病症,当机体患上该病后,其皮肤黏膜就会出现出血症状,给病患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就血小板减少症病患而言,临床上多以糖皮质激素疗法、丙种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以及免疫抑制剂疗法等进行治疗,尽管大多数病患都能达到治疗效果,但是仍有部分病患无法达到既定治疗目标,且无法顺利停药,一旦用药减量,就可能会使病情反复,给病患康复带来诸多不利[2]。当前,国内临床医学正朝着个性化、人性化、科学化以及精细化方向发展,小剂量美罗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方案受到越来越多医师及病患的重视和肯定,且已取得显著成效。为评价小剂量美罗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本研究以11例血小板减少症病患作为重点观察对象,选择小剂量美罗华治疗。通过深入分析所有入选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征,再对各项数据进行客观对比,重点探讨适合血小板减少症病患临床诊疗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血液科2011年1月-2015年8月接收的11例血小板减少症病患。年龄最大66岁,最小19岁,中位值(37.4±1.5)岁;男7例,女4例。所有入选病患在接受小剂量美罗华治疗以前,均已接受其他常规疗法,并未取得显著成效,因此转向于小剂量美罗华治疗,且所有入选病患均排除精神病病患、妊娠期女性、哺乳期女性以及心血管类病患等。

1.2 方法

所有入选病患均选择小剂量美罗华治疗,即给予病患静滴美罗华100 mg, 1次/周,均维持治疗2 h/次,且在治疗以前给予甲强龙以及异丙嗪,用药时长控制在4周左右。在治疗过程当中,给予病患定期监测脉搏以及血压,每0.5小时一次,同时给予病患心电监护。

1.3 疗效评定指标

完全有效:治疗完成以后,病患血小板数量大于或者等于100×109/L;部分有效:治疗完成以后,病患血小板数量在50×109/L

至100×109/L之间;微效:治疗完成以后,病患血小板数量在30×109/L至50×109/L之间;无效:治疗完成以后,病患血小板数量不足30×109/L[2]。总反应率=(完全有效例数+部分有效例数+微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的入选病患中,所有病患的临床指征均明显改善,不仅外周血的血小板总数显著上升。此外,病患完全有效6例(54.55%),部分有效2例(18.18%),微效1例(9.09%),无效

2例(18.18%),病患总反应概率达到81.82%,其完全反应概率也达到54.55%,效果突出。与此同时,11例入选病患中,存在月经量过多症状1例(9.09%),通过进一步检查,发现该病患患有子宫肌瘤,已经转移到妇科进行治疗。此外,治疗程序中,病患出现心悸1例(9.09%),高热1例(9.09%),头痛1例(9.09%),皮疹1例(9.09%),出现不良反应率是36.36%,给予所有病患对症处理以后,都已经治愈出院。

3 讨论

笔者研究发现,血小板减少症病患的发病机制和其身体中形成大量抗血小板抗体存在必然联系,这是由于抗血小板抗体会对血小板生成产生阻碍作用,以致机体患上血小板减少症[2]。一般而言,血小板减少症病患T细胞的调节功能处于紊乱状态,不仅B细胞的基本功能会出现异常,而且会形成大量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总数骤降,影响机体生存质量[3]。由此可见,就血小板减少症病患而言,其治疗重点是清除病患体内的大量B淋巴细胞。近几年,小剂量美罗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病患已得到临床认可,对于缓解病患病情、改善病患生活水平都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升病患的配合度和依从性,而且还能够提升病患治疗效果,是改善病患临床指征的重要保证[4]。

美罗华本身为单克隆型抗体,可以和白细胞分化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当美罗华和相关抗体结合以后,白细胞分化抗原不仅不会脱离细胞膜,也不会出现内在化现象,而且不会在机体血浆内以游离抗原的形态进行循环[4]。不仅如此,美罗华通过和B淋巴细胞表面的白细胞分化抗原充分结合,有助于B细胞在最短时间内溶解,促使病患淋巴细胞对各种化疗药品产生的细胞毒性形成较高敏感性[5]。一般而言,给予血小板减少症病患用药美罗华后,4~9个月内均无法在病患血液中检查出B淋巴细胞,而且病患在接受治疗以前,其Tregs细胞总数会急速降低,同时抑制功能会明显受到影响,而病患接受美罗华治疗以后,其Tregs细胞总数会逐渐恢复,而调节功能同样会得到进一步改善[6]。

笔者通过深入研究后发现,美罗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给予病患用药美罗华后,其B淋巴细胞会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充分清除,通过发挥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功效以及抗体依赖细接到的细胞毒胞毒功效进行充分利用,在对病患体内的血小板抗体整体数量进一步控制的基础上,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治疗效果[7]。尽管美罗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有助于提升病患预后效果,但是在用药剂量过大的情况下,病患不良症状的发生率非常高,因此临床上建议以小剂量美罗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对于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率、防止副作用产生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8]。

本次研究的入选病患中,所有病患均选择小剂量美罗华治疗,治疗后,病患完全有效6例(54.55%),部分有效2例(18.18%),微效1例(9.09%),无效2例(18.18%),病患总反应概率达到81.82%,其完全反应概率也达到54.55%,效果突出。与此同时,11例入选病患中,存在月经量过多症状1例(9.09%),通过进一步检查,发现该病患患有子宫肌瘤,已经转移到妇科进行治疗。此外,治疗程序中,病患出现心悸1例(9.09%),高热1例(9.09%),头痛1例(9.09%),皮疹1例(9.09%),出现不良反应率是36.36%,给予所有病患对症处理以后,都已经治愈出院,与梅书豪等[9]观点基本相符。

研究表明,基于血小板减少症病患而言,选择小剂量美罗华治疗效果突出,不仅能够使病患出血症状得到进一步改善,还有助于提升其总反应几率以及完全反应几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丽,杜春辉,吐尔逊江,等.利妥昔单抗联合白介素-11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4):8362-8363.

[2]赵敏蕾,李琳洁,金炀缙,等.小剂量美罗华联合中药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6):1176-1177.

[3]袁玉芳,杨晓春,何蓉,等.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2,17(4):174-176.

[4]李洪琴,陈波,江桂林,等.中药联合重组白介素-11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2):31-34.

[5]丁艳,张晓玲,徐浩,等.小剂量美罗华联合新鲜冰冻血浆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6):12-13.

[6]孙梅,顾健,何斌,等.小剂量美罗华联合冰冻血浆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J].血栓与止血学,2010,16(1):18-20.

[7]刘月波,周泽平,杨红,等.小剂量美罗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11(11):99-101.

[8]叶燕文,刘贵章,赖应昌,等.小剂量美罗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5,27(6):207-208.

[9]梅书豪,孙慧.硫唑嘌呤联合小剂量曲安西龙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7):102-104.

(收稿日期:2015-11-09)

猜你喜欢

血液科
创建血液科教学示范病区在实习教学改革中的研究
人性化护理在血液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血液科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心理护理在血液科护理中的重要性
改良简易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确定高危跌倒人群对预防血液病患者跌倒的影响研究
血液科化疗药物外渗导致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血液科患者感染危险预见性护理
血液科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病人的护理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血液科患者的效果
血液科有感染危险因素病人的整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