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5-14谭鑫

中外医疗 2016年8期
关键词:西地那非临床效果

谭鑫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丰富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 整群选择2013年9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10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患儿35例,分别给予3组患儿0.5mg/kg、1.0mg/kg以及1.5mg/kg的西地那非,对比3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动脉血氧分压和平均肺动脉压的变化情况。 结果 A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是57.1%(20/35),B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4.3%(26/35),C 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1.4%(32/35),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多,有效率渐渐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和C3组平均肺动脉压和动脉血氧分压随着剂量的提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和C3组都没有发生心率失常、恶心呕吐、肝功能受损、低血压以及出血等不良反应。 结论 选取西地那非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良患儿肺动脉高压,临床治疗效果和剂量表现出依从关系,并且剂量的增加未提升不良反应几率,可靠安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西地那非;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3(b)-011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ilaenafil in treatment of neonat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order to enrich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xperience. Methods 105 cases of children with neonat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3 to Jul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ith 35 cases in each, the group A were given 0.5mg/kg silaenafil, the group B were given 1.0mg/kg silaenafil, the group C were given 1.5mg/kg silaenafil, the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changes of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and 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57.1% (20/35) in the group A, 74.3% (26/35) in the group B and 91.4% (32/35) in the group C,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rug dose, the effective rate was gradually improv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and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rug dose,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P<0.05), the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arrhythmia, nausea and vomiting, ?liver function lesion, ?hypotension and hemorrhage did not occur to the three groups. Conclusion The choice of silaenafil in treatment of neonat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childre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has a complianc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ose,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dose does not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it is reliable and stable, which is worth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Silaenafil; Neonat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linical effect

肺动脉高压属于新生儿时期的严重疾病,也属于新生儿多见死因,多发于过期产儿及足月儿中,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在治疗中主要采取人工呼吸机治疗,同时对患儿进行酸中毒纠正、维持体循环压力及药物降低肺动脉压力治疗。西地那非是一类选择性血管扩大药物,具有明显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功用[1]。为观察西地那非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症临床治疗中的具体疗效,同时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症临床治疗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指导,该研究整群选取2013年9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105例,对患儿给予不一样剂量的西地那非进行治疗将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做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2013年9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105例,将其随机分为A、B和C3组,各35例。其中A组男22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25.6±4.1)d,平均肺动脉压为(62.4±8.2)mmHg,动脉血氧分压为(35.3±8.5)mmHg,平均体重为(3.3±0.2)kg;B组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26.0±4.3)d,平均肺动脉压为(61.7±2.8)mmHg,动脉血氧分压为(35.6±8.7)mmHg,平均体重为(3.4±0.3)kg;C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26.2±4.4)d,平均肺动脉压为(62.1±8.8)mmHg,动脉血氧分压为(35.2±8.2)mmHg,平均体重为(3.2±0.2)kg。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平均肺动脉压以及动脉血氧分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A、B、C3组分别给予0.5mg/kg、1.0mg/kg以及1.5 mg/kg的西地那非片(国药准字:H20143255),6 h服用1次,口服或者鼻饲。治疗后统计对比3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动脉血氧分压及平均肺动脉压的变化情况。

1.3 疗效观察

判定如下[2]:①显效:患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和平均肺动脉压都得到好转;②有效:患儿治疗效果得到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和平均肺动脉压有所改变;③无效:患儿治疗效果、动脉血氧分压和平均肺动脉压都没有显著改变。

1.4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检验方法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A组显效率为31.4%(11/35),有效率为25.7%(9/35),无效率为42.9%(15/35),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是57.1%(20/35);B组显效率为42.9%(15/35),有效率为31.4%(11/35),无效率为25.7%(9/35),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4.3%(26/35);C组显效率为54.3%(19/35),有效率为37.1%(13/35),无效率为8.6%(3/35),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1.4%(32/35)。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多,有效率渐渐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42,P<0.05)。

2.2 临床指标

治疗之后A、B和C3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分别是(71.3±9.7)mmHg、(75.1±11.4)mmHg 、(79.6±11.9)mmHg,平均肺动脉压力分别是(37.7±3.8)mmHg、(30.0±2.1)mmHg 、(25.3±1.7)mmHg,平均肺动脉压和动脉血氧分压随着剂量的提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903,P<0.05);3组都没有发生心率四场、恶心呕吐、肝功能受损、低血压以及出血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新生儿在出生之后肺动脉压力大于体循环动脉压力,使未氧合血液通过动脉导管或者卵圆孔向体循环分流,造成患者持续缺氧与发绀的病理变化称作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发病几率在0.1%~0.2%之间[2]。扩张肺血管和改善低氧血症是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关键[3]。

西地那非属于新型磷酸二酶抑制药的主要代表,现代药理探讨表明[4],西地那非利用药物中的5型磷酸二酶,可以高选择性地提升平滑肌中的环磷酸鸟苷的浓度,从而让蛋白激酶G可以激活[5],更多的开放K+通道,加快细胞膜的超极化,让Ca2+内流能够受到控制,使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减少,放松平滑肌细胞,扩充肺动脉血管[6];其还能够让环磷酸鸟苷减少受到压制,让内源性NO作用提升,进而让平滑肌细胞的提高作用得到控制、扩充病变和正常的肺组织血管,发挥减少肺血管的阻力和提升心排血量的功用,还可以预防患儿停用一氧化氮之后发生肺高压的反弹[7]。

通过此次研究发现,经过治疗之后,A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是57.1%(20/35),B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4.3%(26/35),C 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1.4%(32/35),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多,有效率渐渐提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A、B和C3组平均肺动脉压和动脉血氧分压随着剂量的提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和C3组都没有发生心率失常、恶心呕吐、肝功能受损、低血压以及出血等不良反应。这与王华峰等人[8]的临床研究结果相一致,王华峰等人的研究结果是,西地那非治疗之后各个临床指标的恢复显著(P<0.01),并且治疗后西地那非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说明西地那非在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中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选取西地那非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良患儿肺动脉高压,临床治疗效果和剂量表现出依从关系,并且剂量的增加未提升不良反应几率,可靠安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一欢,蔡成,龚小慧,等.一氧化氮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30(2):117-120.

[2] 高淑强,巨容,胡旭红,等.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2):114-117.

[3] 吴晓宁,许桂凤.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5):572-575.

[4] 孙晓媛,王克芳,王文静,等.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6):414-418.

[5] 张耀东,谭利娜,王彩君,等.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系统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22):1933-1938.

[6] 郭玮,张焕改,谷惠芳,等.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50例[J].医药导报, 2013,32(5):616-618.

[7] 关浩锋,黄碧茵,郭青云,等.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10):1457-1459.

[8] 王华峰,都鹏飞,粱霞.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3,31(2):118-119.

(收稿日期:2015-12-27)

猜你喜欢

西地那非临床效果
西地那非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波生坦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保健酒中非法添加一种西地那非类化合物的确证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