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女性标记词「女性~」用法调研*

2016-05-13徐微洁

关键词:女性

徐微洁

(浙江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日语女性标记词「女性~」用法调研*

徐微洁

(浙江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摘要:通过调查《朝日新闻》的数据库,分析了日语女性标记词「女性~」的使用现状、语法接续和使用变化,同时考察了其适用性强和使用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考察,发现「女性~」具有使用范围广、语法接续自由、后接词素丰富多样等特点,且其后项要素没有「女子~」和「女流~」等其他女性标记词后项要素所显示的显著特点,同时其使用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导致「女性~」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可归结为两点:1.「女性~」作为自由语素的形态学特征;2.单独使用的「女性」所具有的“女性这种性别”的语义和“新颖、中立、正式”的语感。

关键词:女性;女性标记词;用法调研;自由语素;语义与语感

“女性标记词”是表示女性的合成词前项要素,是积极标记“女性”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如「女性科学者」(女性科学家)、「女子アナウンサー」(女播音员)、「女社長」(女经理)中的「女性~」「女子~」「女~」。田中和子曾将此类语言表达形式命名为“女性冠词”,并定义为:“我们暂且将为了把女性从‘男性=人类’区别开来而标记的「女○○」「女子○○」「女性○○」「女流○○」等表达称为‘女性冠词’。”[1]但是,“冠词”这个名称在语言学上是指没有具体意思的功能性词语“article”,考虑到日语是没有冠词的语言,且田中和子的定义尚有不明之处等原因,笔者曾重新命名、定义此类语言表达形式。[2]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将此类语言表达形式的定义再度规范化,并改称为女性标记词。在日语女性标记词中,「女性~」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表达形式。

「女性」现在已作为女性的一般称呼固定下来,但最初起源于佛教的女性观。“这是一个从「にょしょう」演变到「じょせい」的词语”。[3]

“总的来说女性冠词的数量减少了,如果要用也多集中到「女性~」上”。[4]“最近「女性」比较普遍”。[5]“这20年来「女~」的使用减少了,「女性~」的使用增加了”。[6]73对「女性~」的使用变化有所提及的先前研究不少,但先前研究对「女性~」为何使用增加了、为何使用较为普遍了、为何集中到「女性~」上等问题却几乎没有涉及。当然,田中和子等基于报纸的数据对「女性~」的使用变化以及后项要素的特征有所提及,但未进行详尽的分析和研究。[7]

本文主要通过调查报纸的数据,分析「女性~」的使用现状、语法接续、使用变化,并进一步从「女性~」的形态学特征和单独使用的「女性」的语义和语感来探讨其作为女性标记词为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这一问题。

一、调查概要

(一)数据来源

考虑到信息批量检索等因素,本文选定日本发行量大、购买阅读率高的主流报纸《朝日新闻》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期间为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检索对象为日本朝日新闻社发行的《朝日新闻》(不含《AERA》《周刊朝日》)的朝夕刊,检索时使用了《朝日新闻》的数据库。

(二)调查方法

首先,我们对调查期间内出现的用例进行了筛选,剔除了「女性財団」(女性财团)、「女性問題」(女性问题)、「女性ロボット」(女性机器人)等不表示女性的合成词和「女性団体職員」(女性团体职员)、「女性連盟会長」(女性联盟会长)、「女性史研究家」(女性史研究者)等性别难以判断的词语;①其次,将通过调查得到的「女性職員」(女性职员)、「女性客」(女性客人)、「女性社員」(女性公司职员)等词语的出现频次进行初步统计和仔细复核;再次,对统计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成图表。

二、结果分析

我们先介绍田中和子等2011年的调查结果,然后基于本文的调查结果,分析「女性~」的使用现状和语法接续。

(一)田中和子等的调查结果

田中和子等从1985年起利用报纸每5年对「女性冠詞」(女性冠词)、「性を含み込んだ職業語」(含性别的职业名称)和「他者との関係で女男があらわされることば」(用与他人的关系来表示男女的词语)进行历时调查和统计。根据田中和子等的调查数据,我们整理了表1。②

表1 「女性~」词例的演进

(续表1)

女性留学生3女性市長5女性監督7女性従業員8女性教諭6女性記者2女性ファン4女性技術者7女性監督7女性天皇6女性職員2女性労働者4女性作家6女性店員5女性社員5女性社員2女性監督3女性職員6女性検事5女性ジャーナリスト5其 他75其 他85其 他97其 他91其 他98合计98128178183165

注:以田中和子等2011年的数据为基础整理而成。

如表1所示,虽然「女性~」的词例在2006年稍减,但1985年到2001年间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二)「女性~」的使用现状和语法接续

通过对《朝日新闻》2010年的调查,我们共收集了「女性~」词例458例,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同时,为了分析「女性~」在女性标记词中所占比重,我们绘制了图1。

表2 「女性~」的词例

(续表2)

女性医師107女性部長47女性役員31女性看護師106女性教師47女性騎手30女性管理職94女性ファン44其 他1964合计5823

图1 「女性~」在女性标记词中所占比重

通过表2和图1我们发现,「女性~」的后接词语较多,在报纸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的有「女性職員」(女职员)、「女性客」(女顾客)、「女性会社員」(女性公司职员)、「女性店員」(女店员);2010年的新闻报道中「女性~」的区别词数(type)占63.0%,居首位;「女性~」的总词数(token)③占31.0%,位列第三,与「女子~」和「女~」相近。

如表1和表2所示,「女性~」的后接词语丰富多彩,但后项要素没有「女子~」「女流~」等其他女性标记词所显示的显著特点。如:「女子~」多后接与教育、体育相关的词语和职业相关的词语;「女流~」多接艺术、技艺和围棋、象棋等特定专业领域的词语。[8-9]此次调查发现,「女性職員」(女职员)、「女性記者」(女记者)、「女性社員」(女性公司职员)等合成词的出现频次较高。如:

(1)JAいしのまきは21日、旧桃生支店で金融を担当していた女性職員(54)が現金約1千万円を着服していたと発表した。(《朝日新闻》2010年1月22日)④

(2)開発にあたっては女性社員の意見を全面的に反映。(《朝日新闻》2010年12月4日)

通过表1、表2与图1,我们发现「女性~」似乎没有语法限制,可后接各种词语。然而,仔细分析所搜集的词例,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不然。虽然可见「女性留学生」(女留学生)「女性大学院生」(女研究生)等合成词,但「女性~」一般不能后接「児童」(儿童)、「学生」(学生)、「生徒」(学生)等与教育相关的、表示低龄的词语。

(3)この本は、女子生徒に向けて現役女性研究者たちが発信する、科学研究者の世界への招待状である。6人の女性科学研究者と4人の女性大学院生が、自らの進路選択や研究者生活を語る。(《朝日新闻》2008年8月3日)

(4)平成十六年六月一日、長崎県佐世保市の小学校で小学六年の女子児童(×女性児童)が同級生の女子児童(×女性児童)を斬り殺すという事件が起こった。(渡部升一《历史的真实——日本的教训》)

(5)打ち合わせにやって来たのは、就職活動中の女子学生(×女性学生)を思わせるような紺のスーツ姿の若い女性編集者だった。(中上纪《昂》)

此外,「女性~」一般不可后接表示“围棋、象棋的头衔名称和段位”的词语。我们认为,这是因为围棋和象棋是专业性领域,且围棋和象棋的头衔名称与段位为固有称号,因此一般固定使用「女流~」。

(6)元女流棋聖の吉原由香里五段と元女流本因坊の知念かおり四段の公開対局も。(《朝日新闻》2012年5月25日)

佐竹秀雄在文章中指出了女性标记词「女性~」的语法接续,他认为:“间谍、骗子、扒手等可蔑视的词素前接「女」,「女性社長」(女经理)、「女性講釈師」(女讲解师)等正规职业前接「女性」。”[6]78确实,「女性~」与「女性社長」(女经理)、「女性講釈師」(女讲解师)、「女性研究員」(女性研究员)、「女性市長」(女市长)等正规体面的职业相结合的例子不少。如:

(7)ただ、「私がこの一輪挿しをすごく気に入ったのを見て、その工房の女性社長がプレゼントしてくれたんです。(《读卖新闻》2004年)

(8)市長選で新人が当選すれば史上七人目の女性市長となる。(《读卖新闻》2003年)

但是,另一方面「女性スパイ」(女间谍)、「女性詐欺師」(女骗子)、「女性スリ」(女扒手)、「女性殺人犯」(女杀人犯)等合成词也屡见不鲜。因此,佐竹秀雄的以上观点很难说完全正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另行撰文专门论述,此处不再展开。

(9)第二に、われわれはふたりの女性スパイを湧谷の家に送りこみ、湧谷のゴルフゆきの日程を掌握し、作戦司令部に通報しております。(深田祐介《暗黑商人》)

(10)『逆転の借金経済学』などの著書がある借金コンサルタントの中島寿一さんは、女性詐欺師の横行について、こう分析する。(《朝日新闻》1999年4月26日)

(三)「女性~」的用法

寿岳章子指出了「女~」「女性~」「女流~」的使用区别,她认为,“用赞赏的语气表示女性努力向上时用「女性~」,语气更恭敬则用「女流~」,因对方鲁莽无礼而感到不快时用「女~」”。[10]

不可否认「女性~」在与「史上初」(史上最初)、「世界初」(世界最初)、「日本初」(日本最初)等表示“最初”“唯一”的词语共用时,确实会有一种新奇、稀奇和赞赏的语气,如(11)和(12)。但是,没有与以上这些表达共用时,「女性~」既无赞赏的语气也无不快的感觉,既非褒也非贬,如(13)和(14)。

(11)荻野は約150年前、今の熊谷市に生まれ、34歳で日本初の女性医師になった。その後は、女性の地位向上や衛生知識の普及に力を尽くしたんだ。(《朝日新闻》2008年3月1日)

(12)シンポジウムを主催したお茶の水女子大の郷通子学長は目下、日本の国立大学で唯一の女性学長である。(《朝日新闻》2008年8月4日)

(13)たまたまこの夏、パリでアメリカの女性作家のEさんと知り合った。(海老坂武《男女的未来时》

(14)落ち目の女性歌手に、あのプレボーイが、本気で惚れていたとは思えないのです。(西村京太郎《山阴路杀人事件》)

另外,「女性~」多用在(15)和(16)等需要提供性别信息的场合,而极少有先前研究所说的女性标记词的使用是一种性别歧视的现象。同时,和“平衡表达”⑤共用的例子也不少,如(17)和(18)。

(15)危険、きつい、汚い。3k職場と言われた土木業界で、現場に出る女性社員が少しずつ増えている。(《朝日新闻》2010年12月15日)

(16)現在、公明党の女性議員の割合は、国会議員で13.0%、全体では21.7%となっています。(作者不明《加油!女议员》)

(17)府では昨年度、制度の対象となる女性職員48人全員が育児休業を取得した一方、男性職員で育休を取得したのは対象となる100人中1人だけだったという。(《朝日新闻》2010年12月17日)

(18)県教委は21日、化粧品などを万引きした川西市立の中学校の女性教諭(34)と、酒気帯び運転で物損事故を起こした伊丹市の県立高校の男性教諭(37)の2人を、ともに停職6カ月の懲戒処分にした。(《朝日新闻》2010年12月22日)

例句(15)是关于土木建筑界的工地上女性增多的报道内容。如果将下划线的「女性社員」改成无标⑥的「社員」,句子的意思就变成“在土木建筑界,以前很少有职员到工地去,但现在逐渐多起来了”。如此一来,就与“土木建筑界的职员在工地工作”的常识和事实相悖,虽然语法上句子成立,但逻辑不通。同理,如果把例句(16)中「女性議員」的「女性」拿掉,那么句子的意思不通。

三、结果考察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女性~」的语法接续比较自由,后项要素较为丰富,且其使用呈增加态势。这里我们将具体探讨「女性~」为何呈现此种使用现状和使用变化。

对于「女性~」的语法接续自由、后项要素丰富多彩、使用呈增加趋势的原因,田中和子等认为:“这反映了女性进入记者、作者等职业领域和作为职员、公司职员、社员在企业工作的女性增多的现实,因此前加‘女性’进行表述的机会也增加了。”[7]

的确,随着女性走出家庭进入社会,女性标记词的使用也增加了。因此,可以说田中和子等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取之处。但是,为何不是「女子~」「女~」「女流~」「婦人~」等女性标记词,而偏偏是「女性~」呢?除了田中和子等在文章中指出的原因之外,难道没有语言学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吗?

(一)「女性~」的形态学特征和「女性」的意思

在探讨「女性~」为何语法接续自由、后项要素丰富、使用呈增加趋势之前,我们先来看几个语言学方面的术语。

语素(morpheme)是形态学(morphology)的基本术语,是有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语素可分为“能够独立成词成句”和“不能独立成词成句”两类,前者叫自由语素(free morpheme),后者叫黏着语素(bound morpheme)。自由语素又称为成词语素,黏着语素又称为不成词语素。日语的「女性」是自由语素,因此可以作为名词单独使用。单独使用时,「女性」是「男性」的对义语,表示女性这种性别。如:

(19)以前、他の実験をしたところ、女性は好意をもっている男性に対するほどパーソナル·スペースを大きくとることが分かった。(涩谷昌三《工作顺畅的心理学》)

(20)社会的ネットワークが疎である者の死亡の危険度は男性では2.3倍、女性では2.8倍になった。(高桥惠子《生涯发达的心理学》)

「女性」泛指成年女性,因此其使用范围比「女子」「婦人」「女流」广。比如,例句(21)的「お茶くみの女性」(沏茶的女性)和例句(22)的「受付の女性」(前台的女性)与职业相关的用法,例句(23)的「中高年女性」(中老年女性)与年龄相关词语共用的用法,例句(24)的「離婚女性」(离婚女性)等前接婚姻关系词语的用法。

(21)官邸には内閣参事官と、お茶くみの女性が数人いるだけ。(大须贺瑞夫《首相官邸》)

(22)航空会社の社長と、親しい間柄?当然、噓。社長どころか、受付の女性と話したことさえない。(新堂冬树《超能力》)

(23)日焼けしないからかどっと中高年女性が増え、五十人くらいが水中ウォークするためプールはいっぱいになる。(杉山英一《幸福的新老人》)

(24)ほとんどの離婚女性は、結婚前に働いた経験がないし、あったとしてもごくわずかなので、給料の安いスーパーのレジ、デパートの店員、ウエートレスなどしか、仕事口がない。(简·空顿著,石井清子译《退半步》)

此外,「女性」还有「…女性らしい」(像……女性)、「女性らしい優しさ」(女性的温柔)、「素晴らしい女性」(了不起的女性)等形容女性姿容和性格的用法。

(25)そのフェリペのお相手は、均整のとれた素晴らしい姿をしており、髪は長く赤みがかった金髪、白い肌にそばかすが点々と魅力的に散らばっている女性らしい。(西川和子《疯狂女王富安娜》)

(26)時子は、女性らしい優しさと大局を見渡せる賢明さを兼ね備えていたと思われる。(大平智也《平知盛》)

(27)裕美ちゃんは十代の頃から芸能界に入っているにもかかわらず、たいへん地味で堅実で、心のある素晴らしい女性です。(内海宫土理《内海宫土理的咔沁咔沁体操》)

词语的意思包括知识层面和情感层面,前者指的是语义,后者指的是语感。在分析词语的意思时,除了知识层面的语义之外,还应分析情感层面的语感。

提及「女性」语感的先前研究不多,本文援用松尾拾等、山本侑乃和京极兴一的研究成果来探讨「女性」的语感。

松尾拾等以日本首都圈大学的112名在校生(男生60名,女生52名)为受访者,对四组近义词的语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11]

表3 「女性」和「婦人」的语感⑦

注:根据松尾拾等的调查数据部分调整。

松尾拾等的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女性」的语感比「婦人」更新颖,几乎所有的受访者(111人)均认为“面向女性的杂志”是面向更年轻的年龄层,8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面向妇人的杂志”让人感觉更高级。

通过松尾拾等的调查,我们对「女性」的语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作为词语情感层面的语感较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语感可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50年前的调查结果,是否能真实反映出现代人的语感值得进一步探讨。

山本侑乃以二战前到现代发行的《周刊朝日》《主妇之友》《妇人之友》三本杂志为资料,调查了「女性」「婦人」「女子」「女」四个词语的时代变迁。调查结果如下表4所示。[12]

表4 「女性」和「婦人」的评价与使用情况⑧

注:引自山本侑乃。

关注表4中的「女性」和「婦人」,我们发现「女性」被用作表示一般女性的词语,是比较新颖的表达,而「婦人」比「女性」陈旧。从评价方面来看,两者均非贬义评价,而是中立的。且从年龄上看,「女性」比「婦人」年轻。

此外,京极兴一认为,“比起虽然上品但陈旧的「婦人」和虽然普通但卑俗的「女」,「女性」让人感觉更新颖更正式”。[13]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发现即使时代变迁、朝代更迭,「女性」的语感也变化甚少。换句话说,即使存在细微的差别,日语母语使用者对「女性」一词也有着几乎相同的语感。

我们认为,女性标记词「女性~」受到单独使用的「女性」的影响,拥有“女性这种性别”这一知识层面的语义和“新颖、中立、正式”的情感层面的意思(语感)。“近代到现代的女性的正式称呼,包括自称和他称都从「婦人」朝「女性」转变”,[14]“近年,公共机构或在各种活动中将「婦人」改成「女性」的动向很显著”。[13]我们认为,单独用法的「女性」的这种使用变化也影响了女性标记词「女性~」。

本文分析了女性标记词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表达形式「女性~」的使用现状、语法接续和使用变化,并探讨了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的使用范围广、语法接续自由、后接词素丰富多样,且其后项要素没有「女子~」和「女流~」等其他女性标记词后项要素所显示的显著特点,同时其使用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我们认为导致「女性~」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可归结为两点:1.「女性~」作为自由语素的形态学特征;2.单独使用的「女性」所具有的“女性这种性别”的语义和“新颖、中立、正式”的语感。

注释:

①「女性団体職員」(女性团体职员)、「女性連盟会長」(女性联盟会长)、「女性史研究家」(女性史研究者)的意思分别是「女性団体の職員」(女性团体的职员)、「女性連盟の会長」(女性联盟的会长)、「女性史の研究家」(女性史的研究者),因此所指人物未必就是女性。

②田中和子等收集了日本三大报纸(《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半个月的调查数据,因此与本文的调查时间和对象有所差异,但是可以作为参考数据。统计总词数为4以上的词例,我们发现1985-2006年分别是1例、7例、13例、10例和8例,平均每年为7.8例。因此,我们选取1985-2006年间出现频次居前列的8个词语,制成表1。

③总词数(token,running words)和区别词数(type, different words)是计量语言学(quantitative theory of vocabulary)的基本概念,是与单词的计数相关的概念。总词数(token,running words)是指不管各自立词是否为同一单词,都将这些词进行统计后得到的总数。而区别词数(type, different words)是指根据不同单词的种类统计出来的单词总数。

④本文中引用的例句除了取自《朝日新闻》之外,均来自《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所有例句都注明了出处。另外,例句中“女性标记词”的下划线和词例后面的括号均为笔者所加,括号中词例前面的“×”表示该词例不成立。

⑤平衡表达是指当性别信息不可或缺时所使用的「女優」(女演员)、「男優」(男演员)、「女子選手」(女子选手)、「男子選手」(男子选手)、「女性作家」(女作家)、「男性作家」(男作家)等均衡表达。田中和子、诸桥泰树曾将同类表达命名为「平行表現」(平行表达),但没有明确清晰的定义。此外,在会话分析的研究中,「平行表現」(平行表达)是指“parallelism”(平行),具体是指“表达、句子的重复或押韵的音节、文章的联系”。为了避免田中和子、诸桥泰树定义的暧昧性和与会话分析用语的混淆,本文将社会性别研究领域中一直沿用的“平行表达”重新定义,并命名为“平衡表达”。

⑥标记、无标记是来自布拉格学派的标记理论(Markedness Theory)的用语,在相对立的词语中,拥有一般特征的为无标记(unmarked),复杂不一般的为标记(marked)。如职业名词的「社員」(职员)、「俳優」(演员)、「医者」(医生)既指男性又可指女性,为无标记职业名词,而「女性社員」(女职员)、「女優」(女演员)、「女医/女性医者」(女医/女医生)只能指代女性,故为标记职业名词。

⑦表3中的“A”表示选A,“B”表示选B,“?”表示不好说,“DK”表示受访者未作答,“T”表示合计。

⑧表4中的“○”、“●”和“(○)”分别表示“中立的表示一般女性的词语”、“带有贬义的表示女性的词语”和“词例少,使用缩减”,空栏表示在调查期间该词语未曾出现。其中,“大正”(1912-1925)、“昭和”(1926-1989)、“平成”(1989-)是日本的年号。

参考文献:

[1]田中和子.新聞にみる構造化された性差別表現[M].磯村英一,福岡安則.マスコミと差別語問題.東京:明石書店,1984:195.

[2]徐微洁.日语中“女性标示语”使用现状考察——以『朝日新闻』的报道为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1):37-43.

[3]遠藤織枝.女性を表すことば(2)―明治20年代を中心に―[J].ことば,1983(4):1-27.

[4]田中和子,諸橋泰樹.新聞は女性をどう表現しているか[M].田中和子,諸橋泰.ジェンダーから見た新聞のうらとおもて「新聞女性学入門」.東京:現代書館,1996:52.

[5]れいのるず=秋葉かつえ.日本語の性差別[M].東京女性財団.「ことば」に見る女性―ちょっと待って、その「ことば」―.東京:東京女性財団,1998:229.

[6]佐竹秀雄.女性冠詞の根本問題は解決していない[M].遠藤織枝.女とことば―女は変わったか、日本語は変わったか―.東京:明石書店,2001:73-79.

[7]田中和子,女性と新聞メディア研究会.ミレニアムを通過した新聞ジェンダー表現の現在(その3)―「延べ語数」と「異なり語数」の経年分析および「言語計画」の観点から―[J].国学院法学,2011,48(4):127-231.

[8]徐微潔.日本語における女性標示語「女子~」[J].日本語と日本文学,2013(2):22-37.

[9]徐微潔.新聞記事からみた女性標示語「女流~」の現在[J].ことば,2012(1):50-68.

[10]寿岳章子.日本語と女[M].東京:岩波書店,1979:141.

[11]松尾拾,西尾虎彌,田中章夫.国立国語研究所報告28 類義語の研究[M].東京:秀英出版,1965:314-315.

[12]山本侑乃.「女性」を表すことばの変遷[J].東京女子大学言語文化研究,2006(15):128-133.

[13]京極興一.近代日本語の研究―表記と表現―[M].東京:東宛社,1998:296.

[14]鹿野政直.婦人·女性·おんな[M].東京:岩波書店,1989:10.

(责任编辑周芷汀)

A Survey of the Use of Japanese Feminine Marker “Josei~”

XU Weijie

(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ZhejiangNormalUniversity,Jinhua321004,China)

Abstract:Taking Asahi Shimbun of the year 2010 as its data, the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grammatical proclitic words and the changes of use of the Japanese feminine marker “Josei~”, and then analyzes its range of use and explains the causes for the change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Josei~” as a marker, with its use on a continuous increase,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and a good flexibility in collocation with its proclitic morphemes rich in variety, and its proclitic items are not as limited as those of other feminine markers like “Josi~” or “Joryu~”. There are two reasons accounting for these features: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 of “Josei~” as a free morpheme, and its denotation of “female gender” and its connotation of “novelty, neutrality and formality” in independent use.

Key words:Josei~; feminine marker; survey of use; free morpheme;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35(2016)02-0080-11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社规划项目“日语‘女性标记词’的语义与体系研究”(15NDJC225YB);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C类项目“现代日语‘女性标记词’语义内涵研究”(7);浙江省外文学会重点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日‘女性标记词’对比研究”(ZWZD2015018)

作者简介:徐微洁(1976-),女,浙江青田人,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语言学博士。

*收稿日期:2015-09-29

猜你喜欢

女性
女性尊严的艰难追寻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浅谈《红楼梦》的女性崇拜意识
从《轨道》的视角看维吾尔族女性婚姻的悲剧
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女性——斯嘉丽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