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

2016-05-07王海艳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

王海艳

【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1年后对两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分级改善情况、乙肝病毒减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Child-Pugh评分分级,观察组好转率70%,对照组好转率30%,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毒减少情况,观察组有效率83.3%,对照组为33.3%,二者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肝功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作为抗乙肝病毒首选应用。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拉米夫定;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146-01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直接病因是因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乙型肝炎病毒若未得到及时控制,还会引起其他一系列的并发症,威胁人类的健康[1]。失代偿期肝硬化属于肝病的晚期,可导致进行性肝衰竭和肝细胞癌的发生[2],治疗难度大,患者病死率高,预后较差。据WHO统计,全球共有大约3.5亿人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每年也有较多的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的各种并发症[3]。所以,在战胜乙型肝炎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进行抗病毒治疗。拉米夫定作为经典的抗病毒药物,在肝炎病毒复制上具有抑制效果。我科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对6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对照治疗,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53.5±4.5)岁;肝硬化病史4~10年;所有患者经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表现均符合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符合Child Pugh B级37例,C级23例,HBV-DNA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在性别、年龄、病情分级、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治疗前,所有患者都没有使用过抗病毒的药物,并且患者也均签订了用药及停药风险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治疗,包括保肝、人血白蛋白补充、利尿以及并发症防治。对存在腹水感染、黄疸的患者采用抗感染、祛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拉米夫定治疗,剂量为100 mg/d,疗程1年。

1.3 疗效观察:疗程结束后,对Child-Pugh进行评分,由C级转为B级或由B级转为A级者为好转;检测乙肝病毒量,不能检测到为显效,明显减少者为好转。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t检验作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Child-Pugh评分分级,观察组好转率70%,对照组好转率30%,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毒减少情况,观察组有效率83.3%,对照组为33.3%,二者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点的慢性肝病。乙肝患者发生肝硬化失代偿期,会有肝性脑病、腹水、消化道出血、肝癌等多种并发症,有报道5年生存率仅为14%[4],其中有乙肝病毒复制的患者病情进展更快,病死率更高,肝移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但大部分患者不可能行肝移植。治疗肝硬化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进行抗病毒治疗。美国医学专家在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中建议:肝硬化患者应选用核苷类这种能够快速并较好的抑制病毒、耐药风险较低的药物[5]。

核苷类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等[6]。拉米夫定通过竞争性抑制HBV-DNA聚合酶以及DNA链的合成,抑制HBV复制[7],保护患者的肝细胞,阻碍肝纤维化,对肝组织的炎性反应坏死进行治疗,从而改善肝纤维化,恢复患者的肝功能。这与本组结论相一致。也有研究显示,随着拉米夫定的普遍应用会增加耐药性,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一定的风险,影响患者的康复[8]。这就需要患者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联合阿德福韦酯或改用恩替卡韦治疗。由于拉米夫定是应用最为长久的核苷类药物,得到充分的研究与实践,经济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作为抗乙肝病毒首选应用。

参考文献:

[1]万凌峰,邵 铭,赵红兵,等.益气清肝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2,33(1):11.

[2]唐中权,海兰.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应答时间与临床疗效关系[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3):312-313.

[3]曾健伟,冯 凯.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热带医学杂志,2011,10(1):34.

[4]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组.2004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7):425-429.

[5]王斌,曹燕平,张红旭,等.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32(1):11.

[6]徐浩,梁雪松,范文翰,等.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DNA阳性肝硬化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32(1):19.

[7]黄培宁.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19):89.

[8]叶鹏,史保生.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25(1):9.

猜你喜欢

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肝硬化应用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拉米夫定耐药 应换啥药
心理失衡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健脾化湿祛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残留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患者常见易患因素分析
两种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
点击拉米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