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04-27梁旭辉

教育界·上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学习兴趣培养

梁旭辉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化为主动学习。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生物课堂 学习兴趣 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步转变为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下面就谈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本人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做法:

一、通过实验,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观察、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离开了实验,什么概念、原理都失去了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展示直观材料,进行实验操作等来创设直观情境,以调动学生的观察兴趣、操作兴趣、探索兴趣,使其在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生动有趣的实验过程面前,引发思维由“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方向转化、发展。

例如,学习《花的结构》时,同学们每人都准备了不同的鲜花,在我的引导下,他们通过书中的观察与思考,对花进行解剖、比较、研究、想象,从而达到认识花的结构的教学目的。再如,学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我将实验的步骤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并且互相解答问题,在有些问题没有解答出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带着疑问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用多种形式的教具以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引发学生兴趣

由于学校教学条件和实际环境的限制,有很多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是不可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到或实践到的。而且一个课时只有40分钟,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了解到多一点的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兴趣呢?这是广大生物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面对的问题。生物教师要学会利用生物活体、标本、模型、挂图等传统直观的教具来协助教学。另外,对较为抽象、难懂的内容,宜采用电视、投影、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这不仅可以将教科书中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具体、直观、形象,使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地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听课的效果。

三、以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吸引学生

教师应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强烈的求知欲,对知识充满好奇心这一心理特征,采取多种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学习的共鸣。

例如,在学习《青春期》这一节时,我采取问卷调查和学生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教学,再根据学生的疑惑制作多媒体课件授课。问卷的问题涉及“你有没有出现遗精?”“你有没有出现月经?月经期间你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吗?”等敏感的问题;而学生讲的故事则是关于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男女同学关系等。由于问卷的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学生讲的故事都非常贴合学生的自身实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节课的内容真正是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只有了解了这些事情,才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讨论和交流关于身体发育和性成熟等敏感的话题,兴趣被一下子激发起来,连平常上课最容易分心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兴趣倍增。

四、对学生多用激励的语言

以前常说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是用来激励受挫者的名言。而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经常的批评、打击、挖苦、讽刺,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有很大的损伤的。学生失去了自尊、自信,自然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和态度,从而影响学习的效率。所以,教师应采用“成功乃成功之母”来激励学生。对学生一个小小的进步给予更多的表扬、鼓励,将会激励学生去尝试获得更大的成功。例如,我在课堂上向一个平时不太专心听讲的学生提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他回答对了,我非常高兴地表扬了他,结果该生以后听课一直很认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五、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及其发展前景,给学生以启迪

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献身,生物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正期待着年青一代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因此,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给学生以启迪。

例如,当人们的器官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病变,生命受到威胁时,挽救生命的唯一办法就是器官移植。为了解决器官的来源问题,也为了预防移植后出现的排异现象,科学家们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带有人类某些基因的动物。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猪心”“猪肾”等,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人体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

又如:模拟细胞膜结构研制成的“生物导弹”将会广泛应用于众多疑难病症的治疗中。“导弹”的外衣是磷脂双分子层,“子弹头”是蛋白质。把“生物导弹”注射进人体血液后,“子弹头”就会发挥识别作用到达病变部位,“导弹”随之定向爆破,施放药物,杀死病毒或癌细胞。治疗乙肝、肝癌、结肠癌的“导弹”已研制成功,在我国的中山医院,经手术和“生物导弹”治疗的肝癌病人寿命已延长五年以上。

总之,生物学科作为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不仅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在生物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只要我们遵循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学生进行感情的激发,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实验,富有创造性地进行各种生物课外活动,我相信学生一定会对生物学科感兴趣。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学习兴趣培养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