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启发式问题解决策略的*高校学生党员信仰教育探析

2016-04-14徐敏

当代教育科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客体学生党员信仰

●徐敏

基于启发式问题解决策略的*高校学生党员信仰教育探析

●徐敏

高校学生党员作为时代新青年中的先进群体,应当被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仰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如何坚定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信仰的问题,启发式问题解决策略以其便捷可靠的特点,通过计划简化策略、逆向搜索策略和循环子目标策略等方式,以教育目的为导向,在化繁为简、逆向推导、拆分目标的过程中,探索系统有效的高校学生党员信仰教育对策,从而达到加强党员身份自觉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的教育效果。

高校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启发式问题解决策略

通过对不同类型高校展开问卷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党员的信仰现状总体上是主流、积极、健康的,但价值主体认知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偏移的倾向非常明显,功利化和投机化的入党动机,以及信仰摇摆迷茫的现象并不鲜见。目前,关于高校学生党员的信仰教育研究为数不少,但大多停留于抨击共知弊端、惯性重复批评和罗列陈述建议的层面,涉及方法论的教育对策较为不足。较多研究均指出,高校学生党员的信仰现状与市场经济下的多元价值观冲击、未能与时俱进的高校教育方式、尚未健全的学生党员再教育机制、空洞脱节的党组织生活形式等不无关系。但谈及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信仰教育的对策时,措施建议一般都较为抽象和零散,比如加强理论教育、创新教育手段、完善教育机制等等,由于相关措施建议仅为简单陈列、不成体系,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难度,且效果有限。本文从信仰的本质出发,借助认知心理学的问题解决策略,以方法论的视角,系统探讨有效的教育对策。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对一定观念的信奉和遵循,处于精神世界的核心位置,是行为引导、道德规范、自我评价和人格构建的准则和指南,信仰的本质体现为认知上的肯定、情感上的依赖和意志上的坚定。探索有效的高校学生党员信仰教育对策,就是要探索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和认可,在实践中提升党性修养,并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忠实践行者,其本质符合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即研究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研究认知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认为,所有问题都包含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实现路径三个部分,探寻问题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路径,即问题解决策略(strategy of problem solving),一般分为算法式(algorithm)和启发式(heuristics)两种方式。前者是人们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处理,并制定出不同的解决方案逐条试验,直至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为止,这种算法需要的信息量较大,且耗时较长:后者是根据某些规则进行快捷推论,从而制定出较为可靠的解决方案,大多用来解决难以用逻辑和概率理论加以处理的问题,这种问题解决方式可以避免盲目性,能在有限的探索空间内减少尝试的数量,采取合理行动迅速地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要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下,在各类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有效解决高校学生党员信仰的教育问题,启发式问题解决策略显然更符合其问题特点,也更能满足问题解决的迫切要求。不仅如此,当前信仰教育的主要思路多从教育主体的角度出发,表现为一厢情愿的强制化要求,忽视了高校学生党员的主观感受和能动作用,其结果往往因为教育客体的被动参与或主观抵触,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启发式问题解决策略则突出问题导向思路,以教育目的为导向,在尊重和调动教育客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通过化繁为简、逆向推导、拆分目标等教育思路和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系统实现教育目标。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郭念锋在其著作中,将启发式问题解决策略分为计划简化策略、逆向搜索策略和循环子目标策略三种,三种策略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尽相同但各成体系,对于探索有效的高校学生党员信仰教育对策而言,三种策略各有千秋且异曲同工。计划简化策略从提炼和强化信仰的构建要件出发,在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对信仰的认知体验和价值感受的基础上,实现对信仰知情意的统一;逆向搜索策略在假设高校学生党员具有坚定信仰的前提下,以加强其各个充要条件为突破口,直面现实从高校学生党员的客观体验出发加强正向教育引导,实现假设成真:循环子目标策略将教育目标分解为高校学生党员的主体客体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客体主体化、主客体间的良性互动三个子目标,在逐一实现的过程中达成效果。

一、基于计划简化策略的信仰教育探索

计划简化策略就是将复杂问题简而化之,在化繁为简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信仰是意识形态的最高形式,意识形态的构建和确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运用计划简化策略,将其简化为信仰的认识论、实践论和价值论等三方面的加强,就可以清晰明了地解决信仰这一意识形态塑造的复杂问题。

(一)强化信仰的认识论基础

信仰包含着知、情、意三种因素,唯有当主体与信仰的三因素有机结合时,才能进入一个坚定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而要达到这样的结果,必将经历“怀疑——探究——确定”的过程。在实际的教育中,可以通过鲜活的历史实证和人物事迹,更多地引导学生党员“探究”和“确定”马克思主义的普适性和实践性,尤其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共产主义信仰所表现出的鲜明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征。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源于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源自对光明前途的坚信与渴求,表现为视死如归、大义凌然、碧血丹心的自觉与豪迈:在建设时期,信仰来自艰苦创业的壮志豪情,是身先士卒的奉献精神,是奋发图强的不屈精神,是自强不息的拓荒精神;在改革年代,信仰迸发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逐步让人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的历史性阶段目标,体现为功高不改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锐意创新求发展、爱岗敬业励青春。

(二)强化信仰的实践论基础

信仰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从认识到认同,再到成为心理依赖和精神寄托,是一个历史沉淀和实践检验的过程,根源于实践在主客观世界中的双向互动。在教育的实践认知部分,组织高校学生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触革命传统教育,观看红色影片和中国改革发展的纪录片感受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使其认识到从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浪潮,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并反作用于实践指导的。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体现了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的现实意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三)强化信仰的价值论基础

信仰的形成与价值追求有关,信仰往往超越现实生活,是人类对更高层次精神境界的期望和需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旨在通过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去体现个体的存在价值,通过消灭阶级对立的社会形态,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从而实现个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这是符合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和发展规律的。面对学生党员,引导其在价值观大讨论中,围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如何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如何从建国之初的百废待兴发展到如今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的水平、如何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转变为总体小康等问题,领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反映现实和时代要求、指导制定合理发展规划、实现广大人民价值追求等方面体现和发挥的价值追求和实际作用。

二、基于逆向搜索策略的信仰教育探索

从目标状态向初始状态搜索,逆向寻求达到初始状态的途径,再以此反推正向目标途径,即为逆向搜索策略。于高校学生党员而言,就是要找到高校学生党员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充要条件,再探索如何加强充要条件,以达到坚定信仰的目标效果。

从高校学生党员信仰现状的调查结果不难发现,信仰是否存在与信仰是否坚定是两个概念,“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如何在“立”的基础上达到“坚”的效果,离不开对信仰本身的认知、体验和实践。假设高校学生党员的信仰已经达到了矢志不渝的程度,那么他们必然十分坚信马克思主义、对现实体悟有坚定的价值归属感、会发自内心地为信仰身体力行,反之,亦可成立。因此,对信仰的认知、体验和实践与对信仰的坚定互为充要条件,探索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信仰认知、体验和实践,可以逆向解决信仰的教育问题。

(一)在认知层面上,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性认识

通过专题讲座和主题辩论等形式,使高校学生党员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基于现实的、符合事实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理性的信仰,冲破了宗教信仰的玄虚神秘的桎梏,表现为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而非盲目的崇拜和非理性的追求,不但带给人类物质价值,还具有崇高的精神价值,倡导的是人的自尊、自爱和自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彻底的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才能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体现为“一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是彻底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辩证法认为要从变化发展中把握事物,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要有不怕自我否定的反省意识。

(二)在体验层面上,强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认同

虽然,新时代青年没有经历过“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年代,无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切实体验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先进阶级的主流意识引导革命者赢得社会变革和人民解放的胜利感受。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年代,共产党人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其带来的直观感受是当代青年能切身体会的。当今的大学生们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成长起来的,他们目睹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国崛起,享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以此真实体验为教育切入点,在历史发展轨迹的纵向对比中,强化高校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党员身份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归属。

(三)在实践层面上,明确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如果狭隘地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意义仅局限在推翻阶级压迫的革命中,或者过激地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仅仅是对美好愿景虚无缥缈的追求,势必会偏离历史发展的正常逻辑。马克思主义自1848年创立以来,经历了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实现,和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产生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源于实践又回归实践的能动特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建党9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引导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克服了诸多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人民作为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主体,在此过程中实现了自由解放和自我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因历史条件和历史使命的不同,实践的内容和性质具有不同的时代烙印,其继承、发展和实践的中国化进程,展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社会历史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因此,在实际教育中,需要引导高校学生党员摈弃肤浅的“实用主义”,客观正确地认识到,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也在与时俱进,学生党员应以主人翁的态度,不辱使命,开拓进取,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基于循环子目标策略的信仰教育探索

循环子目标策略是将总目标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子目标,每达到一个子目标就向总目标靠近一步,实现了所有的子目标就实现了总目标。信仰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它包括信仰主体、信仰客体和信仰中介三个因素,信仰的实践结果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实现的。因此,逐一实现高校学生党员的主体客体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客体主体化、主客体间的良性互动,以此达成信仰教育的循环子目标策略。

(一)在“内修外炼”中实现高校学生党员主体客体化

主体客体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存在形式,换而言之,就是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目的,把自身的体力和智力通过中介作用于客体,实现主体向客体渗透和转化。要实现高校学生党员的信仰客体化,就要加强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修于心”和“外化于行”。然而,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在社会体制转型变革的时代里,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多元文化的冲击,这对于主流价值信仰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负向影响。另外,在现实的学生党员教育中,由于教育内容的抽象和教育方式的单调,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22号)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提出了指导性的方案。《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体系,注重集中学习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组织学习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以重大节庆日、重要活动、重要节点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运用读书讲座、主题报告、知识竞赛、学习标兵评选等教育载体,激发学生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选树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影响学生党员,发挥党员榜样的教育作用。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组织学生党员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学生党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探索学生党员服务同学、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方式,注重教育寓于服务,服务体现教育。开展学生党员承诺践诺、志愿服务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推动学雷锋活动机制化、常态化,为学生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

(二)在“以人为本”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客体主体化

客体主体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也就是说,通过实践活动和思维加工作用,把客体的性状、规律和关系转变为人的头脑中的概念范畴系统,实现客体向主体的渗透和转化。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客体主体化,就要丰富和拓宽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价值内涵和外延,从人本主义关怀入手,促进学生党员对信仰的主动接纳、感悟和内化。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已由原先的强调对立调整为强调共存。如今,面对多元文化思潮的存在,马克思主义需要表现出对其他思想体系中文明价值的兼收并蓄,其核心价值——“以人为本”的宗旨需要彰显出时代特点。革命时期,“以人为本”重点体现为实现人民大众的自由,体现为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人本主义情怀。时下,“以人为本”不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坚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还要重视信仰主体的情感体验,要以现实生活需要为背景,研究易产生情感共鸣的现实问题,以促进信仰主体对信仰客体形成“理智——情感——意志”的心理结构上的平衡。《意见》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从政治、思想、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党员。建立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员教师联系学生党员制度,经常进行谈心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听取意见建议。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广泛开展结对帮扶等活动,帮助解决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三)在“与时俱进”中加强信仰主客体间良性互动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密切相互联系的双向运动,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超越现实客体。然而,主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制与超越的关系,离不开中介的作用。主体认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介因素,包括网媒、纸媒、社会环境、现实教育、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等物质性、观念性和操作性工具,这些都是影响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键。面对瞬息万变的客观世界,与时俱进地驾驭各种中介因素,以加强主客体间良性互动,对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体认知至关重要。首先,应当正视改革开放以来,暴露出的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高校学生党员对于信仰的心理冲突,所以,应当强化党的自身建设,科学推进社会转型,大力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积极传播先进文化,营造主流思想氛围。其次,应当改变高校“重知轻行”的教育模式,改革“教条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提高理论教育的感召力和鲜活度,发挥典型示范榜样的影响力,构建积极正向的网络舆情平台,大力推广传播红色经典,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信仰内化力度。再者,要在互联网媒体化、社交化、现实化的今天,在信息传播方式由展示向推送、分享转变新媒体环境下,坚定政治方向,把准时代脉搏,尊重传播规律,创新方式方法,抓牢舆情主动权,净化网舆生态环境,推动主流媒体进军新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1]廖芳.大学生党员信仰教育现状及对策[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

[2]徐敏.高校学生党员信仰状况调查研究——以台州地区高校调研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3).

[3]张秀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J].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杨艳春.马克思意识形态科学性的当代价值[J].山东社会科学,2007,(11).

[5]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6]李幼穗,张镇.精神信仰的心理学涵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7]肖国飞,任春晓.泛论信仰的本质和一般基础[J].江西社会科学,2002,(9).

[8]刘晓凯.信仰的一般本质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J].人文杂志,2000,(6).

[9]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365-366.

[10]时海燕.论实践在主客体相互转化中的推动作用[J].齐鲁学刊,1997,(4).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责任编辑:冯永刚)

徐 敏/台州学院生命学院学工办主任,讲师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Y201430713)、台州学院党建研究课题(2016YB03)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客体学生党员信仰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论信仰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铁的信仰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