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教育的高校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2016-04-14孙宽宁

当代教育科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德育

●宗 彪 孙宽宁

民俗教育的高校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宗 彪 孙宽宁

高校是立德树人、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民俗教育为高校德育提供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实践性的德育形式和多维度的德育途径。将民俗教育与高校德育相融合,可以在优化高校德育的同时促进民俗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有效传承。实现民俗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需要在充分把握民俗教育和高校德育特点的基础上,全面挖掘民俗文化,制定立体化的高校德育目标;深度融合民俗教育,构建一体化的高校德育内容;充分利用民俗教育,拓展多元化的德育实践路径。

民俗文化;民俗教育;高等学校;德育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转型和不断城镇化进程,在迅速推动中国社会迈向现代化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冲击。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功利化的物质利益观念,城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瓦解着传统文化根植的存在场域。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步式微和消解,民众精神文化内涵日趋空乏,物质生活的富足与精神生活的空虚形成越来越明显的反差。这种状况既影响着每一位民众的生活质量,也制约着我国的整体发展。对此,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1]要提高文化软实力,重塑中华民族精神,必须正视并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集风俗、仪式、习惯、信仰、艺术等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民俗文化是指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2]社会各领域正在国家的积极倡导下大力实施民俗教育,开展民俗活动。民俗教育,也称民俗文化教育,是一种以日常生活形态存在,包孕了丰富的地方性知识文化,并具备一定教育功能的生活文化教育活动。[3]而民俗活动是在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校民俗教学中以活动形式对学习者进行民俗教育的一种方式。[4]高校作为立德树人、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实施民俗教育、开展民俗活动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来看,高校开展的民俗教育活动缺少与现有高校其他教育内容的有机整合,普遍存在着孤立零散的问题,教育效果不高。对此,本文从民俗教育与高校德育的结合入手,深入探讨民俗教育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以期达到民俗教育与高校德育的相得益彰。

一、民俗教育对高校德育的重要价值

从根本上说,“民俗教育”从属于“教育”,属于广义教育的一种。就整体关系来看,民俗教育虽不从属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又但与他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民俗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来看,民俗教育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活动形式,而学校教育为民俗教育提供了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更强的推动性平台。正确处理好民俗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既可丰富展现现代教育内容、形式,又可传承弘扬优秀民俗文化。从民俗与道德的关系来看,[5]虽然民俗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要素,各自具有自身不同的含义与特点,但二者在提升人的内在修养、规范人的外在行为方面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可以说,民俗与道德的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6]为此,有必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民俗教育的重要价值,有效推动高校德育的深入开展。

(一)民俗教育为高校提供生活化的德育内容

政治信仰教育、道德理论教育和制度规范教育等是当今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虽然重要,但在教育过程中却突出地存在着内容抽象化、形式和途径以理论说教为主的情况,从而使高校德育出现两大问题:一是大部分学生的道德水平停留在道德认知层面,很难通过内化道德知识实现自觉的道德行为;二是新时期的大学生个性特点较强,强制性地灌输空洞的道德知识易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相比之下,扎根于具体生活情境的民俗教育内容更容易发挥以文化人的效果,有效弥补当前高校德育的不足。

民俗文化本身产生于长期的生活实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不带有强制性,相反具有非常典型的实用性和生活性。民俗文化按照其内容特点进行平列式分类可以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意识民俗、岁时民俗、人生礼仪民俗、语言民俗、民间游乐民俗、生态科技民俗等。[7]不论是哪一种民俗,都是“成之于民,用之于民”,并且其本身又具有一定的价值观养成和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的作用,这可以和高校德育充分结合。例如,将约定俗成的言行习惯、族规家训、人生礼仪等用于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将民间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意识用于大学生正确道德价值观念的培养;将民俗节日和游戏用于大学生民族历史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形成道德情感。这些丰富的民俗文化都能为高校德育提供广阔且生活化的教育资源。只有真正了解并接受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而不是接触脱离时代和生活背景的文化,才能使学生产生文化自信,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深刻体会民族精神的所在,形成民族认同感。

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中必然存在着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例如封建迷信思想。因此,需要我们去探讨民俗文化内容、当代社会发展以及大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经验的契合点,这样才能更加凸显民俗教育在高校德育内容中的价值。

(二)民俗教育为高校提供实践性的德育形式

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8]其本质就是教育者将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只有积极的认识、体验和实践才能有效地促进道德内化。然而,当前高校德育却大多局限在学校内和教室中,以摆事实、讲道理的形式开展,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很高,但是缺乏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坚韧的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更是无法表现出来。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没有认识到德育内化过程的重要性;二是未能找到有效的实践性德育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灵魂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民俗教育是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广泛开展的,具有很强的体验性和实践性。例如,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待人接物、言行举止等礼仪民俗,在重大传统节日时学习岁时民俗,在日常玩耍中学习游戏民俗,在人际交流中学习语言民俗,在生产实践中学习生态科技民俗等。扎根于实践的民俗教育,一方面可以满足大学生在实践中参与和体验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参与与生活实际较为贴近的活动,可以产生情感的共鸣,实现道德规范的内化和道德行为的自然塑造。在高校德育中充分汲取民俗教育的实践形式,使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高校德育与实践生活建立广泛的联系,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德育的实际效果。

(三)民俗教育为高校提供多维度的德育途径

通常意义上,德育涵盖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四个方面。就途径来看,这是一种全方位和多维度的德育。但是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却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高校对德育认识的狭隘化,认为德育就是学校德育,忽视了社会和家庭在德育中应有的教育地位和价值,从而使高校德育未能与其他德育途径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合力;另一方面是高校德育未能与其他德育找到良好的契合点,让社会和家庭能够在有限条件内主动参与到高校德育实践中来,共同实践和推广高校德育的先进理念。

针对高校德育途径窄化和单一的问题,民俗教育可以发挥积极的桥梁和沟通作用。民俗文化孕育的基础就是民众的生产与生活,是多数人共同创造和遵循的风俗礼仪,这个创造和传承的过程就具有极强的普遍性。民俗教育开展的基地是社会和家庭,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普通民众都能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具有极其广泛的民众基础。为此,一方面,通过开展民俗教育,加强高校与社会、家庭在德育方面的联系,使得高校建立多维度德育途径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通过这种联系,各区域和各民族的优秀民俗文化能够被高校所熟知并加以利用。首先是利用学生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使学生易于接受,便于理解。其次,宣传各地优秀民俗文化,学生在了解和比较的过程中,既能增加民族认同感,又能缓和学生之间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矛盾。最后,高校通过和社会的联系也便于利用各地的文化场馆、名胜古迹来实施德育。总之,民俗教育能够有效促进高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从而反哺高校德育,建立多维度的高校德育途径。

二、民俗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实践困境

通过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不难看出,高校中“立德为本,育人为先”的理念已被绝大多数德育工作者所接纳,结合传统文化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阵春风。但我们也不难发现,目前民俗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和认可,教育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困境。

(一)民俗教育在高校德育内容中的边缘化与零散化

民俗是完全融入广大民众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相应的民俗教育既便于教育者实施,也利于学习者接受。但受两种思想认识的影响,我国高校系统一直对民俗教育内容不够重视。第一种思想认识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分为精英文化和民俗文化两种。其中精英文化是上层士绅、知识分子所掌握和传承的文化,民俗文化是最草根、最朴素的文化。[9]高校是国家人才精英聚集的地方,理应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精英文化的内容传递给大学生。第二种思想认识是受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运动”的影响,仍然把民俗文化作为封建、愚昧、落后的象征,对之持一种抵触心理,唯恐避之不及,不愿去深入认识和践行。在这两种思想认识影响下,很多高校虽然结合德育工作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但其教育内容往往局限于人们心目中的精英文化,如针对国学经典进行讲解的课程、讲座;围绕书法、国画等组建的协会或组织的各种比赛活动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被有意无意地排除在高校教育内容之外,其地位被一再边缘化。如以培养学生政治信仰、制度规范和道德理论为主的政治思想教育课程一般作为全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其实施教育的时间、空间和受众群体都有充分的保障;而以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为主的教育,则主要以任意选修课或临时活动课的形式而存在,时空难以保证,受众人数受限。即使部分高校相对重视民俗教育,并结合高校德育工作开展了相关的课程和活动,从当前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内容选择比较随意,教育活动相对零散的问题。如有的高校虽然聘请一些民俗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为大学生做专门的民俗文化讲座,或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开展相应的调研、比赛、表演活动,但由于高校缺乏相关人员对民俗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整理,缺少对民俗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而聘请的人员往往都是临时性的或兼职的,也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高校民俗教育实践,所以,高校的民俗教育活动远远没有达到如德育其他内容那样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有序开展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很难形成对民俗文化的系统认识。

(二)民俗教育在高校德育实施过程中的孤立化与形式化

在当前的高校德育实践中,民俗教育不仅在内容选择上零散随意,在地位上处于可有可无的边缘化境地,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孤立化和形式化的问题。这种孤立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俗教育的内容与高校德育的内容未能自然充分地融合。由于很多高校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甚少,无法挖掘民俗文化自身的德育价值,从而无法将民俗文化整合到现有的高校德育体系中,使得民俗教育在高校德育中孤立无援;二是大多数高校在开展民俗教育时局限在高校范围之内,没能与家庭、社会相结合。一些大学生虽然在学校里掌握了一些民俗知识,但家庭和社会中却少有民俗教育的意识和活动,从而缺少学习与传承民俗文化的良好氛围。由于在高校中缺少规范系统的落实体系,又脱离了家庭和社会的实践土壤,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民俗教育实施的孤立化,而这种孤立,进一步制约了民俗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发挥。

除了实施中的孤立化,当前高校德育中的民俗教育还存在突出的形式化问题。高校中有限的民俗教育课程,受教师文化素养水平的限制,往往倾向于传授浅显的民俗知识和技能,组织的一些民俗文化活动也更关注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娱乐性,缺少对民俗活动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理念和德育价值的挖掘和利用。很多在特定传统节日开展的讲座、比赛等活动,过分追求即时的轰动效果,往往采用任务分派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缺乏深度的感受和体验。活动结束后,很少会主动地思考和实践这些民俗。根据调查发现,这种民俗教育有其形而无其实的现象在高校中比较普遍。

三、民俗教育之高校德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走出民俗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实践困境,实现其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最大化,就要展开行之有效的实践探索。而在高校德育实践过程中,民俗教育能否得到高校师生的重视并大力推广,取决于民俗教育能否与当前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的目标、内容和路径上找到契合点并融为一体。

(一)全面挖掘民俗文化,制定立体化的高校德育目标

从古至今,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活动一直延续在人们的生活中。在这一过程中,民俗文化的传承、民俗教育的开展皆是为了塑造行为、培养美德、调节心理、凝聚人心,这与高校德育目标存在着并行且互补的关系。为了便于民俗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开展,我们可以将二者的目标归纳整合为规范行为习惯、内化伦理道德、调适心理问题和凝聚民族精神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从外部行为习惯到内在精神信仰,形成了彼此配合呼应的立体化结构。

首先,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渗透在高校日常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中,对大学以及今后的生活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立规范大学生行为习惯的目标时,可以将民俗文化中优秀的人生礼仪和节日礼俗融入到现代社会行为习惯的要求中。其次,伦理道德渗透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结合大学生日常生活所需和民俗教育的特点,可以在个人道德、恋爱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自然道德等方面充分发挥民俗教育的熏陶教化作用。再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现实角度,二者既有相同的理论渊源又有相同的教育目标。因此,通过开展民俗教育,实现调适大学生在个体反思、人际交往等方面心理问题的目标是高校德育目标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最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凝聚不仅是民俗教育的价值所在,更是高校德育中开展民俗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深度融合民俗教育,构建一体化的高校德育内容

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民俗文化,其核心价值是社会教化价值。而教化价值的实现,不论在目标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与高校德育有着广泛的内在一致性。在明确了统一的目标之后,把民俗教育内容与高校德育内容充分融合,可以进一步实现民俗教育与高校德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但在融合民俗教育内容与高校德育内容时,必须对民俗内容进行精心的挑选。因为受地域、民族和历史发展等原因影响,民俗文化种类繁多,也良莠不齐。民俗文化创造和传承于特定的历史时空和政治制度背景下,一些民俗文化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极大地作用,但不一定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甚至具有一定阻碍作用,不适宜在高校德育中传承和推广。因此,要发挥民俗教育的德育价值,首先应该区分优秀民俗文化和落后民俗文化,将精选出的优秀民俗文化与现有的高校德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一体化的高校德育内容结构,而不是简单的叠加。

在选择民俗文化整合德育内容时,第一,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的民俗文化。高校德育内容的选择必然体现特定时期高校德育的目标、取向和准则,体现着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最贴近高校育人目标,对民俗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民俗“资源库”中寻找与之匹配的物质生产、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等几个方面并整合到高校德育中,既充分利用了民俗文化的丰富资源,又满足了国家对高校德育目标的要求。第二,选择与大学生生活需要相一致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在体验、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11]所以,在选择民俗文化时,要考虑满足学生生活的实际需要。第三,选择与高校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民俗文化。一方面,有生命力的民俗必然拥有一个为其提供庇佑和营养的关系网络,这个网络是一种具有时空限定性的地方社会场域。[12]不同高校的生源在民族和地域来源上存在差异,不同民俗和不同地域的民俗也存在着差异。要使民俗教育更好地作用于高校德育,就要结合高校所在区域的民族和地域特点,选取有针对性的内容,不能脱离当地特殊的民俗文化选取内容。另一方面,民俗文化的内容众多,在高校现有的师资力量、资金等实际条件下,应选择切实可行的民俗文化与高校德育内容进行整合。

(三)充分利用民俗教育,拓展多元化的德育实践路径

充分利用民俗教育,探索多元化的高校德育实践路径是将民俗教育价值落实到高校德育层面的重要课题。基于民俗教育的特点和高校德育实际,可以通过优化课程实施方式、定期组织民俗文化活动和加强校外实践活动等方式提升高校德育效果。

首先,针对传统高校德育课程单一机械的授课方式,可以采用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形式展现德育课程内容。如对德育内容以地方戏曲的方式进行改编演出,以泥塑、剪纸等传统工艺进行艺术化创作,也可以把德育内容与民俗文化充分结合,通过展现民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系统梳理优秀民俗产生演变的历史过程,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与道德品质有关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如通过分析中国丰富的礼仪民俗,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尊重、友爱和互助观念;分析优秀的节日民俗,让学生领会其中所包含的民族信仰、希冀和祝愿;分析民俗产生过程中所展现的民众的聪慧、勇敢等。其次,在校园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升能力、丰富爱家爱国的情感体验。一是通过组织知识竞赛、传统手工艺制作大赛等文艺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让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二是通过组织体育活动,传承和发扬民俗游戏和民俗体育;三是邀请民间艺人面对面,将真实存在的民俗文化展现在大学生眼前,加深大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全面认识和了解。再次,可以通过组织校外民俗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认识和感受优秀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如开展假期的社会调研活动,让学生深入乡村、社区和家庭,深入了解乡土民情和民俗文化,或者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名人纪念馆等场所,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民俗文化,还可以让学生记录和分析自己家庭或社区生活中的民俗事项,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敏感性。在校内外开展的这些民俗教育活动,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与高校德育合并开展,可以充分发挥其对高校德育的促进作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十七大报告全文[EB/OL].http://www.gov.cn/ldhd/2007-10/24/content_785431.htm.

[2][9]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1).

[3][4][5][11]柯玲.民俗教育原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1.187.2.32.

[6]张芙华.民俗与思想道德建设结合的几点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9,(1).

[7][12]孙宽宁,徐继存.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民俗的复兴策略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5,(6).

[8]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10]人民网·十八大报告全文[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6.html.

(责任编辑:冯永刚)

宗 彪/合肥师范学院刘铭传学院辅导员 孙宽宁/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乡村民俗的现代教育价值研究”(12YJA880103)、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民俗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14BSH062)、合肥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品牌建设项目“传承计划——培育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德育
冬季民俗节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