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感悟,让阅读更精彩

2016-04-07陆燕琳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精彩感悟阅读

陆燕琳

【关键词】感悟 阅读 精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

0041-01

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体现为三个中心,即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传声筒”,忽视了教学的真正主体——学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阅读教学应当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感悟”是学生进行积累和运用的前提,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才能真正领略阅读的魅力。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亲身体验阅读,形成有层次的阅读感悟呢?

一、用心诵读,整体感知文本的意涵

常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学生理解文本意思,了解阅读文本内容的基本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创新阅读的形式,提供多种阅读的机会让学生充分阅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只有眼到、口到、心到,才能对文本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悯农》一诗时,教师没有直接讲解诗句的意思,而是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这首古诗。一年级学生对这首古诗比较熟悉,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教师首先让学生朗读,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读音,扫除朗读障碍。然后,教师借助多媒体出示一幅农民在田里锄草的场景图,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朗读古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多次朗读中初步理解古诗句的意思。接着,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有的学生说:“中午,农民伯伯在地里顶着烈日为禾苗锄草,出了很多汗水,滴入泥土里。盘子里的每一粒米饭都来得非常辛苦啊。”学生通过熟读古诗,基本理解了古诗的意思。由此可见,阅读不仅要口眼并用,而且还需用心,学生借助想象倾心诵读,获得有关文本内容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用心思考,深入理解文本的主题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不但可以比较透彻地理解文本内容,而且对文本所要揭示的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形成对文本主题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在学习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字、词,然后提出问题:“乌鸦口渴了怎么办?乌鸦看到瓶子里有水自己却喝不到怎么办?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乌鸦喝到水呢?”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去阅读课文,第一个问题相对简单,学生不用读就能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答案;第三个问题则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总结,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三个不同层次问题的指引下阅读课文,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这样的问题层层深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智慧启迪,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全身心投入阅读,积极主动地思考,思维也更加活跃。

三、用心领悟,亲身感受作者的情感

阅读的过程实际是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的过程,学生只有用心领悟,才能对文本传达的情感产生自己独特的体验。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他们对文本中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还很难进行深刻理解和把握,这就需要教师讲究恰当的引导策略,设计出不同的语境,让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反复诵读,去充分感受文本的思想情感。在学习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这儿真好》一课时,学生先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学生知道了这篇课文写的是小熊一个人在荒岛上非常孤独,它在岛上种了一棵树,吸引小动物在这里安家。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朗读思考:“你喜欢这只小熊吗?为什么?”学生们读得非常认真,理解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应当为朋友们提供方便,这样才会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大量的信息,对课文传达的情感也有了一定的感知,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很喜欢这只小熊。因为他爱交朋友。”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喜欢那个小岛,太漂亮了。”还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所有的小动物。”可见,阅读要从心开始,学生不仅理解文本的内容和主题,也要重视对文本情感的理解与感受,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

“读”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读中感知文本含义、领悟文本表达的情感,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彰显智慧与精彩。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精彩感悟阅读
物理课“精彩”的要素徐文超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索规律中感悟和认识“重复”的奥妙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