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OPD晚期合并外周骨骼肌萎缩从“治萎独取阳明”论治的研究进展*

2016-04-05

陕西中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痿证水液阳明

刘 娜 张 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



COPD晚期合并外周骨骼肌萎缩从“治萎独取阳明”论治的研究进展*

刘娜张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晚期合并外周骨骼肌萎缩的治则治法。方法:从肺胃经络相连、母子相及和共司水液代谢三方面对合并肌肉萎缩的COPD患者从脾胃论治进行了探讨。结论:根据祖国医学“治萎独取阳明”的理论,临床中在应用药物延缓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的同时,可重视调理脾胃,脾胃复健则可生养肌肉,以助于痿证的恢复,从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主题词肺疾病,阻塞性 肌萎缩@治痿独取阳明

COP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以呼吸道及肺部症状为主,亦可累及肺外器官而出现肺外表现,以外周骨骼肌功能障碍和萎缩、身体消瘦、食欲下降、抑郁等常见。目前全球40岁以上COPD的发病率高达9%~10%,其病死率亦较高,据专家预测,到 2020 年COPD 或将位居人类死因第 3 位。外周骨骼肌萎缩及其功能障碍是COPD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于晚期COPD患者,是增加致残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慢阻肺的稳定期,针对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的COPD患者,目前临床主要采取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等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本文将从“治萎独取阳明”对COPD晚期合并外周骨骼肌萎缩进行论治,以期为临床治疗开辟新思路。目前关于肌肉萎缩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主要集中于炎症因子、氧化应激、药物因素以及慢性缺氧等方面,这些病理因素令慢阻肺患者逐渐出现营养不良、肺过度充气等,导致能量供需的不平衡,是多种代谢通路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结果。有学者指出,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代谢的不平衡导致了骨骼肌萎缩的发生,主要着眼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核心转录因子κB( NF-κB)通路、肌生成抑制蛋白及肌肉调节因子等信号通路的研究,尤其强调了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和NF-κB 通路在膈肌萎缩中的重要作用[1]。

骨骼肌萎缩属中医“痿证”的范畴,痿证病位在筋脉肌肉,病机以虚为主,虚实夹杂,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筋脉萎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肌肉萎缩。西医学中的运动神经元疾病、肌营养不良症、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神经炎、周期性麻痹等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运动不利,萎弱不用者,皆属于痿证。《内经·痿论》将痿证的发病原因归结为“热伤五脏”、“有渐于湿”、“思想无穷”、“焦虑太过”等。痿证病因比较复杂,无论外感温热毒邪,还是内伤情志、跌仆损伤 、痰瘀内阻、先天禀赋不足、久病房劳、饮食毒物等,皆可损伤五脏,导致气血津液不足。五脏受损,脏腑机能失调,生化乏源,又可加重精气血津液的不足,筋脉肌肉失于濡养,不能正常发挥束骨利关节的作用,日久发为痿证,出现肌肉软弱无力,消瘦枯萎的症状。

1“治萎独取阳明”“治萎独取阳明”来源于《素问·痿论》,“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后来“治萎独取阳明”逐渐发展成为痿证的治疗原则之一,而“独取”并非是“仅取”的意思,主要是指通过补益脾胃的方法来治疗痿证,其次亦包括清胃火、祛湿热以调理脾胃的方法。阳明属胃,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 、“后天之本”,主受纳腐熟水谷,滋养全身之脏腑及皮肉筋脉骨。脾在体合肉,主四肢。脾胃为表里之脏腑,共主肌肉,在肌肉之生理和病理中皆相互影响,故肌肉是否壮实及机能是否正常与脾胃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2从“独取”阳明论治COPD晚期合并外周骨骼肌萎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咳、痰、喘为常见症状,在中医属“肺胀”、“喘证”、“咳嗽”、“痰饮”等范畴,其气流持续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与呼吸道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密切关系,如果失治或误治,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甚至呼吸衰竭,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都很高。COPD晚期的病机可概括为“痰、瘀、虚”,以肺、脾、肾虚为主,痰饮与瘀血贯穿其中,久病虚实夹杂,痰、瘀、虚互为因果,是本病缠绵不愈,反复发作,病情持续加重的根本原因。肺脾(胃)气虚是COPD加重及并发外周骨骼肌萎缩及功能障碍的重要病因,同时骨骼肌萎缩及COPD的不断加重又可进一步损伤肺脾(胃)之气,令肺脾更虚,互为因果,令患者处于病痛折磨的恶性循环之中。中医认为“脾胃主肌肉”,在治疗COPD合并肌肉萎缩时重视调理脾胃,脾胃机能健旺,可将水谷精微及津液通过心肺之气布散全身,气血充足,脏腑机能旺盛,则全身之肌肉皆能得到营养滋润,有利于肌肉萎缩的治疗与恢复。

2.1肺胃经络相连《灵枢·经脉》有云: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亦云: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说明肺胃经脉相连,气血贯通。阳明胃经所化生之气血经肺经的布散作用运往全身,滋养全身之脏腑及筋脉肉皮骨,肺胃二经之盛衰直接影响十二经脉气血的盛衰。肺朝百脉,手太阴肺经被称为“十二经脉之始”,足阳明胃经循喉咙,是“十二经脉之长”,“气血生化之源”,喉咙既是饮食水谷必经之路,也是气体进出的通道,且肺胃二经同起中焦,关系密切。因此故阳明胃与太阴肺通过经络的联系而在生理、病理及疾病的治疗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病在稳定期主要表现为肺脾气虚,亦可出现肺脾肾俱虚。久病多虚,COPD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患者病久其肺必虚,肺主气,肺气虚则肺经运化失常,不能将胃经运化来之水谷津液正常布散,令全身失养;太阴脾经与阳明胃经在经络上是络属关系,为表里经,COPD病人久病殃及脾胃,脾胃虚弱则其经气运行不利,不能正常的输布运化水谷,气血津液化源不足,则不能濡养五脏,以致四肢百合失养。脾胃主四肢肌肉,COPD患者肺胃经络失畅,脉道不利,筋骨肌肉不能得到及时的濡润滋养,日久萎弱不用,骨骼肌出现逐渐萎缩及功能障碍。秦秋[2],李专[3]等均对痿证患者应用“治痿独取阳明”之法进行治疗,统计结果显示“独取阳明”之法对各种痿证的治疗有较好疗效。对于COPD合并肌肉萎缩的治疗,可根据“治痿独取阳明” 及阳明经多气多血的经脉理论,在针灸取穴时注重调理脾胃,如患侧的手三里、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内庭、合谷、伏兔、曲池、丰隆、解溪等穴位。《灵枢·九针》曰:“刺阳明出气血。”脾胃为“后天之本”,针刺阳明,脾胃经脉流通,气血津液充足,则能濡养十二经脉及皮肉筋骨。肺经得养,肌肉得濡,既有利于肺部症状的缓解,也有利于肌肉萎缩的康复与好转。

2.2肺胃母子相及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脾胃属土,肺属金,生理上土可生金,脾胃为肺之母,病理上可出现母病及子,子病及母。《五行大义·论相生》中将土生金解释为:“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山必长石,故土生金。”《医碥》云:“饮食入胃,脾为运行其精英之气,虽曰周布诸脏,实先上输于肺,肺先受其益,是为脾土生肺金,肺受脾之益,则气愈旺,化水下降,泽及百体。”作为肺金之母脏,胃气充则水谷盛,水谷充则肺气盛而宣发肃降有常,输布精微,四肢百合因而得其充养。肺胃为母子之脏腑,在COPD的发展过程中可相互影响。肺脾虚与COPD患者咳痰喘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互为因果。肺脾气虚,则营卫失固,加之外邪侵袭,导致慢阻肺反复发病,迁延难愈,并可出现营养不良及骨骼肌萎缩等合并症。久病肺虚,虚则失于肃降,不能向下布散气和津液,脏腑、筋脉肌肉失养则出现营养不良,肌肉消瘦、软弱无力。肺为脾胃之子,COPD一般病程较长,病久肺虚,子病及母,肺病及脾胃,导致脾胃亦虚。脾主身之肌肉,全身的肌肉都依赖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及津液的滋养,脾胃虚则肌肉削,不能正常发挥收缩功能,甚至萎弱不用。母病及子,土不生金,肺脏失养,加剧肺虚。

故在合并有骨骼肌萎缩的COPD治疗中,除一般对症治疗之外,还应重视脾胃的调理,培土而生金,土旺则金生,将“治萎独取阳明”的理论应用到临床中。清代陈士铎曾云: “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以治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多项临床研究证明[4-6],培土生金法有利减轻于慢阻肺患者咳、痰、喘等不适,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临证时,可运用人参、白术、茯苓、薏米、山药、甘草、白扁豆、蜂蜜、黄芪、党参、大枣等健脾理胃类中药,调补中州,令脾胃复健,益气生血,气血旺则肺金及肌肉得养,有利于慢阻肺患者肺部症状的缓解及肌肉萎缩的逐渐恢复。

2.3肺胃共司水液代谢痰饮是由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致,既是COPD的病理产物,也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在COPD的病理过程中,肺脾气虚是痰浊产生的内在因素。肺主行水,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参与调节全身水液代谢,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水液,是水液输布的枢纽,为水之下源,故肺脾胃共司水液代谢,参与痰饮的形成。《素问·经脉别论》中有载:“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说明肺气通调水道需要借助脾胃的运化,反之脾胃运化的水液亦有赖于肺气的宣降而得以输布,从而滋养全身,令“水精四布,五经并行”。COPD 病人久病不愈,肺脾气虚而痰饮自生。肺气虚,其主气机能失常,失于宣发肃降,气机郁滞,不能通条水道,令脾胃转运来的水液失于布散,津液聚而为痰为饮。脾为生痰之源,脾胃虚则运化失职,水津不化,聚而为痰。痰浊内停,可阻滞气血运行,加剧水液代谢障碍,脏腑、筋脉肌肉失于濡养而成痿证,故临床中部分COPD患者在咳痰喘的同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骼肌萎缩,软弱无力。

痰性黏滞,胶固不散,是COPD缠绵不愈及骨骼肌出现萎缩不用的重要病理因素。在治疗中,除重视止咳化痰、清热解毒以外,还应着眼于调理脾胃以绝生痰之源,令水液可以滋润全身肌肉,有利于改善慢阻肺患者肌肉萎缩的现状,促进肌肉生养。

3小结长期持续低水平的系统性炎症 、氧化应激、低氧血症、 营养消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和性腺机能减退等将损害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发生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患者常因肌肉消瘦、痿软无力而不能正常活动,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坐卧少动,日久加剧气血不畅,令经络更加滞涩,因而肌肉更失濡养,萎缩更重,严重者只能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及褥疮。王建军[7]等认为COPD 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将直接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根据“治萎独取阳明”的理论,临床中在延缓肺功能下降的同时,可重视调理脾胃,脾胃复健则可生养肌肉,有助于痿证的恢复,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除此以外,还应提倡可以生活自理者适当进行锻炼,病情重者,需经常轻拍患侧,促进气血运行,有利于康复。

参考文献

[1]Evans WJ . Skeletal muscle loss : cachexia,sarcopenia, andinactivity. Am J Clin Nutr April,2010,91: 1123-1127.

[2]秦秋.独取阳明治疗痿症 100 例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1, 3 (9): 49-51.

[3] 李专,冯茹,赵星星.“治痿独取阳明”针灸治疗痿症 60 例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13,29(7):1088-1089.

[4] 谢翠英,钟小文.培土生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四川中医,2012,30(11):65-67.

[5] 王玲,居来提·赛买提,杜丽娟,等.培土生金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BODE 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4):269-272.

[6] 林育华,张广路,方玲子,等.补脾生肌益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肌疲劳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5,36(4):415-417.

[7] 王建军,吕群.肌肉萎缩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6):970-972.

(收稿2015-11-23;修回2015-12-25)

通讯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1)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3.055

*山东省人民政府“泰山学者”建设工程(ts20110819 )

猜你喜欢

痿证水液阳明
背后七颠百病消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名老中医陈卫川治疗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经验举隅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杲杲冬日阳明暖好时光
徐明涟教授运用治痿汤加减辨治重症肌无力验案
饮水
中医脾主运化水液理论与水通道蛋白的关系发微
罗阳明:大瑶山里的年轻博士
论泻南补北不可以治痿取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