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黄黛片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2016-04-05王会朋刘海英

陕西中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维甲酸反式白血病

王会朋 刘海英

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廊坊065000)



复方黄黛片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王会朋刘海英

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廊坊065000)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经复方黄黛片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0例老年APL患者,将接受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和复方黄黛片联合治疗的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所需时间(40.0±10.2)d和有效率(90.00%)均优于对照组(33.3±9.9)d和(75.00%),试验组的高白细胞综合征(25.00%)、肝功障碍(10.00%)和DIC的发生率(0)均低于对照组的45.00%、35.00%和(25.00%)。结论:老年APL患者经复方黄黛片和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主题词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急性/中西医结合疗法@复方黄黛片@全反式维甲酸

临床经验提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病情多变复杂,且老年患者低耐受,若治疗不当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因此,为选取合理的临床治疗方式,本次研究中,对老年APL患者的临床的治疗方式和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整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我院80例老年APL患者,将接受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和复方黄黛片联合治疗的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病程1~6月,平均3.6±1.8个月;年龄60~83岁,平均74.6±10.8岁;病程2~5个月,平均3.8±1.2个月。治疗组:男20例,女20例;病程1~6个月,平均3.5±2.0个月;年龄61~80岁,平均75.02±12.1岁;病程2~5个月,平均3.9±1.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排除标准[2]要求如下:为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排除其他血液疾病。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全反式维甲酸的口服治疗(国药准字H20083494)1d20mg,1d3次,在5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或9%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10mg As2O3注射液,静脉滴注时间为4h,首个疗程为21d。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试验组患者加用复方黄黛片的口服治疗(国药准字Z20090788),复方黄黛片的主要成分为青黛、雄黄、太子参、丹参;1d3片,10d后增加为1d30片,1d3次。于治疗开始次日,行凝血功能和血常规等检查,若有PTL<10 ×109/L或患者出血倾向严重则应及时输注血小板;密切监测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对存在维甲酸综合征倾向的患者可考虑暂时停用维甲酸,并考虑开展对症治疗,每周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心肺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可结合患者情况应应用足量的敏感抗生素行抗感染治疗。

疗效标准[3]本次研究中的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有效、无效两种,白血病浸润所致的临床体征和症状改善、生活不受影响,有效为原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5%或<20%,其余为无效。

治疗结果治疗效果据统计,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0.00%(36/4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5.00%(30/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所需时间40.0±10.2d优于对照组33.3±9.9d,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不良反应试验组的高白细胞综合征发生率(25.00%)、肝功障碍发生率(10.00%)和DIC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高白细胞综合征发生率(45.00%)、肝功障碍发生率(35.00%)、DIC发生率(2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讨论在APL临床治疗的研究中,ATRA治疗和联合化疗均可显著提升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然而,现有的联合用药方案仍存在着高复发率、高并发症、远期疗效低下等临床局限性,需选取合理的治疗方案[4]。本次研究主要围绕两种疗法在老年APL的临床疗效中展开。

复方黄黛片的药剂组成为雄黄、青黛、沙参和太子参等。作为君药雄黄的有效成分,四硫化四砷已被多次证明对APL的分化和凋亡有促进作用[5]。药理学报告证实,维甲酸耐药株 NB4-R1的早、晚期凋亡阶段的目标浓度分别与25μmol/ L雄黄的24h、48h作用浓度相持平,因此其APL疗效显著[6]。此外,中医理论中,复方黄黛片方剂中的太子参均具有益气生血、丹参活血养血、青黛清热解毒,共用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效果,可促进患者恢复,强化患者的机体素质和免疫机制[7]。本次研究中,较之对照组的单独治疗,复方黄黛片联合治疗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时间均有显著改善,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弥补了传统药物的疗效缺陷,改善患者的用药结局,充分体现了复方黄黛片联合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推广价值。另一方面,笔者整理相关研究报告发现,青黛和雄黄联用具有延长用药间歇期、无交叉耐药等显著优势,因而可考虑复方黄黛片联合治疗可有效避免了ATRA的长期耐药性的产生和砷剂蓄积,减少了APL治疗后的不良反应[8]。

参考文献

[1]宫经新,孟建波,马悦,等.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复方黄黛片序贯维持治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长期疗效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32(11):1473-1476.

[2]刘春梅,黄红铭,秦燕.全反式维甲酸与亚砷酸联合化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危患儿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2,38(14):1653-1655.

[3]郭晓波,蔺京,杨乐,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和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7):804-805.

[4]钟少东,蔡晓燕.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安徽医药,2011,15(3):277.

[5]仲小敏,徐开林.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12):1679-1680.

[6]南虎松,金春姬,刘红.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复方黄黛片序贯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36):105-106.

[7]陈江明,蔡宁,陈晋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6):524-525.

[8]李军民,祝洪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和目前存在问题[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5,10(1):1-3.

(收稿2015-10-20;修回2015-12-02)

【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3.024

猜你喜欢

维甲酸反式白血病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维甲酸对胎鼠骨骼致畸作用的研究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世卫组织建议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全反式虾青素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睾丸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服用维甲酸的年轻人要避孕
阅读理解Ⅰ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难治性ITP(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