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肾衰竭临床疗效研究

2016-03-30邓晓玲作者单位118002辽宁丹东丹东市传染病医院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肾衰竭血液透析

邓晓玲作者单位:118002 辽宁 丹东,丹东市传染病医院



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肾衰竭临床疗效研究

邓晓玲
作者单位:118002 辽宁 丹东,丹东市传染病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 年1月—2014年1月丹东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出血热肾衰竭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病人透析后,尿素氮、肌酐水平显著下降,血钾水平显著升高,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水平变化不明显,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出血热肾衰竭的疗效确切,肾功能恢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肾衰竭;血液透析;出血热;肾衰竭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一种以鼠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充血、出血、休克及急性肾衰竭,我国为出血热重疫区。该病症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但多以综合疗法为主。因此,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的出血热肾衰竭病人6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旨在探讨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出血热肾衰竭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少尿或无尿连续时间≥2 d;②临床出现尿毒症症状;③合并高血压、高血容量综合征及肺水肿;④血肌酐含量>442 μmol/L或1 d之内上升>100 μmol/L,尿素氮>21 mmol/L;⑤血钾>5 mmol/L;⑥代谢性酸中毒或二氧化碳结合力<13 mmol/L。所有病人均于入院前行血常规、尿常规及相关抗原检查,诊断符合《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96-1995)》中的相关标准。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2~59岁,平均(37.54±5.24)岁;合并消化道出血22例、严重酸中毒12例、肝功能损害8例、急性心功能不全及肺水肿2例。

1.2 治疗方法

1.2.1 透析方法 采用4008B型血液透析机及聚砜膜空心纤维透析器(均由德国费森尤公司生产),透析液根据病人血钾的高低进行选择,A液为钾浓度2.0~4.0 mmol/L的透析液,B液为碳酸盐透析液,均现配现用。于股静脉置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行股静脉置管术。小剂量肝素(0.2~0.5 mg/kg)、碳酸透析液(6~8 mg/h)予以维持。早期连续诱导透析3 d,初次持续2 h,后续几次依据病人肾功能恢复情况将时间延长至4~5 h,每间隔1 d透析1次。待病人进入多尿期之后,透析间隔时间延长至2~3 d,直至病人肾功能恢复正常,透析过程中酌情使用甘露醇以降低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

1.2.2 抗凝方法 对于血小板<30×109/L,且有严重出血倾向者给予低分子肝素(0.2~0.5 mg/kg)予以维持。透析开始后,由血路动脉端推注,初始计量为2 000 U,依据病人出血情况可逐渐增大剂量,最大剂量5 000 U。多尿期病人行全身肝素化透析,静脉推注以0.5~1.0 mg/kg为标准,首推剂量为20 mg,后续最佳剂量5~7 mg/h,每次血液透析治疗结束停止肝素供给,透析结束后,用2支肝素溶解50 000 U尿激酶封双腔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病人透析前后的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钾(K+)、钙离子(Ca2+)水平[1]。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病人透析后,BUN、Cr水平显著下降,K+水平显著升高,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2+水平变化不明显,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以鼠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可引发广泛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损害,而肾功能衰竭则是诸多损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血液透析是出血热肾衰竭的一种急救治疗措施,目前临床研究并未发现该种治疗方式具有绝对禁忌证,故而血液透析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对于诊断明确的病人,及早进行血液透析是治疗的关键,或者言掌握透析时机是透析成功的重点[2]。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透析治疗成功与否还取决于透析技术。但是对于颅内出血、化脓性感染、心肌损害严重及慢性肺心病病人,则应当谨慎应用。血液透析中可小剂量应用肝素,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对于合并肺水肿、急性心功能不全及脑水肿病人,可先行单纯超滤800~1 000 mL,而后再应用序贯透析法进行弥散透析,达到超滤量及透析时间后停止透析。血液透析前或血液透析过程中均谨慎使用降压、止血药物,避免术中引发低血压或静脉血管凝血。于透析过程中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和血压变化,测量2次/h。若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趋势,及时为病人补充生理盐水或血液。

本研究中,我们收集60例出血热肾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血液透析的疗效。结果显示,血中BUN、Cr、K+水平均显著改善,这与殷海燕[3]的研究结论相似。由此可见,血液透析治疗出血热肾衰竭可改善临床出血症状。

此外,回顾性分析本组资料后,我们获得如下经验:①既往研究标明,透析时间长短由血Cr及病人身体状况决定,而决定是否停透析则依Cr、BUN含量而定[4]。在病人少尿期与多尿期移行阶段,尿量增多并不可作为其停止透析治疗的标准,应当结合临床治疗经验、病人身体情况、肾功能恢复程度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等多项标准来进行综合判断,以保证病人生命安全。②初次透析过程中,尽量选用超滤系数较低的透析器,血流控制在200 mL/min为佳,时间应当缩短至2 h,以防止引发低血压及失衡综合征。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治疗出血热肾衰竭疗效肯定,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怀录,张玉玲.流行性出血热151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6):1193.

[2] 任菊香.出血热少尿期血透后使用拜新同降压药导致肾脏灌注不足一例[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8):750.

[3] 殷海燕.76例血透治疗出血热肾衰竭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7):41.

[4] 代国泽.腹膜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6):552-553.

表1 病人治疗前后其各项血生化指标变化情况

临床经验荟萃

(收稿日期:2015-11-23)

【文章编号】1672-7185(2016)03-0034-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3.017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肾衰竭血液透析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优质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肾衰竭的临床分析
蛭龙通络胶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
降浊颗粒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α-SMA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