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教师资格制度的比较研究

2016-03-30张永娇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比较

张永娇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前进,中国的教育事业也要齐头并进。教师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关键,所以健全完善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更有利于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美国的教师资格制度在全世界起步较早,有着比较完善的制度,我国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服务于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教师资格制度;中国教师;美国教师;比较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060-02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促使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掀起教育改革的热潮。中国提出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而推进了新一轮的课改。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强调“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这足以表明,教师在教育改革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为了提高中国教师的整体质量,推动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迫在眉睫。2009年美国奥巴马上台后,在本年11月12日,美国政府颁布了“力争上游(Race to up)”计划,计划中提到了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儿童早期教育、提升教师质量、加强教育问责、加强师范教育等。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确定并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经过长时间的改革,教师资格制度相对而言已经较完善。现将中美两国的教师资格制度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寻找异同点,并发现其中对中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可借鉴之处。教师资格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资格的申请条件、教师资格证书的类型、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教师资格的有效性和教师资格管理制度。现就教师资格制度的具体内容,对中美两国现行的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一、中美教师资格制度的比较分析

(一)中美教师资格申请条件之比较

美国是地方分权制国家,它的教师资格证分为州教师资格证和国家教师资格证两种。州教师资格证申请要求如下:(1)在国家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认可的培养教师的学校接受专业基础教育。(2)取得学位后,还要参加学科教学知识培训。(3)在州举行的专业知识考试合格者可获取参加教学实习的资格,实习时间1年左右。国家教师资格证申请要求如下:(1)获得经过认证学校颁发的学士学位。(2)必须是在经过美国教育秘书处认可的17家认证机构认证的学校任教3年以上。(3)获得州颁发的3年以上的教师资格证书。

中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它的教师资格证只有一种。根据中国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中国教师资格证申请要求如下:(1)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2)具备中国公民身份。(3)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4)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选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教学方案、掌握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需参加教育学、心理学补修、测试盒教育教学能力测评,成绩合格。(5)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其中对于小学教师资格的学历条件两国是这样要求的:美国要求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受过专业师范教育训练,取得此证书须在小学1~8年级范围内进行教育实践及教育实习;中国则要求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异同:(1)两国教师资格证申请者都必须要经过相应的机构认证考试合格后方能获得资格。(2)两国教师资格证申请者都需要有一定基础的教学能力以及基础素质。(3)两国对教师资格证申请者的不同点在于,美国更侧重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实践能力,具体要求在实习1年或教学经验满3年不等,而中国只需要申请者通过相应的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便可直接上岗无需实习。同时美国在师范生以及非师范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问题上没有过多区分,而中国对非师范生做了具体要求。(4)两国在对教师资格证申请者的学历上要求有所不同,单从小学教师资格的学历条件看,中国对学历的要求要远远低于美国对教师的学历要求。(5)两国对教师资格证申请者的身份上要求不同,中国对教师资格证申请者限定条件是具备中国公民身份,而在这一方面,美国没有具体条件限定,相对宽松。

(二)中美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之比较

美国由于是地方分权制,所以各州的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不同,但最多的则采用考试。这种书面考试分为标准化考试和非标准化考试,由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和国家评估系统(NES)两个考试机构进行认定。其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为基本技能、一般知识、学科教材知识、教学法知识和具体学科教学法知识。

中国教师资格证的认证标准主要采用考试的方式,但各省都自行命题,没有指定的参考教材,考试时间也没有进行统一。其考试内容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普通话、试讲(说课)以及教师的健康体检证明。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异同:(1)中美两国的资格认证考试都没有全国统一的命题,只是各地区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制定考试。(2)中美两国的资格认证考试内容不同,美国是按照考试的科目来安排具体考试项目,而中国的考试内容都是统一的,并没有限定科目。(3)中美两国的资格认证考试方式不同,美国一般采用书面考试,即标准化考试和非标准化考试,而中国主要通过笔试和面试组成,笔试则是通过计算机和纸笔进行。(4)中美两国的资格认证机构不同,美国有专门的考试服务中心和国家评估系统进行认证,而中国则没有明确的机构对教师资格考试进行规定。

(三)中美教师资格有效性之比较

美国的教师资格证书有有效期,分为1年、3年、5年和终身不等,最近几年有些州废除了终身资格证书的规定,由十年有效期长期证书取代终身证书。

中国的教师资格证书没有有限期,一般情况下,申请人一经获得教师资格证就是终身有效。根据《中华人民教师法》第十四条及《教师资格条例》第六条法则:教师资格被剥夺或丧失的情况有如下三条:(1)被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2)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以上内容明显看出,两国的唯一区别在于,中国的教师资格证书是终身制的,而美国的是有时间限制的。

二、中国教师资格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一)中国教师资格制度现存的一些问题

从中美两国教师资格制度六个方面的比较中,中国的教师资格制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条件不严格。相较之下可以看出,中国更重视申请者的理论考试,虽然有开设面试环节,但面试环节中仅有15~20分钟的说课,要求申请者进行教师基本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展示。这样一段时间显然不能够充分展示或者说证明一个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固然重要,但如何将知识储备授予学生又是考验教师能力的重要标准。如果一味地重视教师的学历和知识储备,而忽视了教师对知识处理深加工等技能,那么获取教师资格证书只会变成另外一种对学历认可的辅证,并无实际意义。

2.教师资格证有效期不合适。《中华人民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中对教师出现某些不良行为举动下,予以撤销教师资格证,其他再无明确规定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是多久,所以大多教师资格证申请者一经获得资格证,便是终身有效直至退休,教师资格证的终身制必然给教师职业规划带来弊端。社会是不断进步发展的,那么来自世界各地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就值得教师们去学习,同时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局,努力做一名走在教育前沿一线的教师。教师资格终身制会给某些教师带来惰性、不思进取以及散漫的问题,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从对教师职业规划的长远角度看,绝对是弊大于利。

(二)对中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反思

通过中美教师资格制度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美国教师资格制度无论是在认证条件、认证机构还是管理机制上都比中国完善很多,相较之下,中国在教师资格制度上还有很大改进的空间,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国情,借鉴美国教师资格制度中的长处来补给中国现存的问题,帮助中国的教师资格制度进一步完善,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虽然是法制国家,但在教师资格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整,我们应当健全相应的教师资格制度法律法规,保障在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每个阶段的时候有章可循。中国幅员辽阔,涵盖二十多个省市直辖市,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建立统一的教师资格制度认证机构,但力求能够做到各省市地区间的公平、公正认证,制定全国的教师考试大纲,建立全国的教师资格考试信息题库,确保教师资格认证每一过程都标准化、规范化。除了对教师资格认证过程的严格把控,还要对教师资格证申请条件上严格要求。尽管近年来中国对教师的学历文凭要求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远不及美国对教师的文凭、证书和学分等方面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学历,还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协调能力,教师不但要教好学生,还要处理好教师自身、学生和家长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在日后的教师资格考试当中,包括相应的理论考试之外,还要更多地看重教师的实践情况和工作能力的考察。美国早在多年前就废除了教师资格终身化的制度,中国的教师资格证一经获得,如无特别问题,便是终身有效,致使教师队伍不够先进。我们也要改变这种一成不变的情况,转变教师这个“铁饭碗”的观念,对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要定期审核,看是否符合当下对教师要求,让教师时刻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这样才能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挑战自我,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来适应新形势的教育工作。最后,我们应不断与时俱进,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给教师职业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与保障,更好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腾辉.缺失与复位: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政策保障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

[2]吴慧平.奥巴马教育新政:“力争上游”计划[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5).

[3]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

猜你喜欢

比较
中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比较
从小说到电影
吴昌硕和黄牧甫篆刻艺术比较
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比较研究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