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以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为例

2016-03-29张颖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存在问题

张颖



高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以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为例

张颖

摘要:本文从汉语拼音、阅读、写作、口语几个方面,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主体的提升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张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讲师,博士(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新疆高校针对少数民族开设的汉语课程,旨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为此,新疆各高校不仅组建了汉语教研室,开设完备的汉语教学课程,而且每年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国家正规的、标准化的MHK考试,即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只有通过MHK考试,少数民族学生才能参加专业课程学习。

学习语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学习母语之外的语言。汉语相对于其他语言,无论是书写还是发音都较难掌握。因此,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工作存在许多困难。

一、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包括拼音、字词、语法、阅读、写作、听力、口语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1.汉语拼音的语调不准。大部分学生在掌握了拼音拼写规则后,基本可以正确拼写,难点在于声调的掌握。这与他们未能准确掌握汉语的发音有关。如果学生的汉语口语发音语调不准,其平上去入的声调也无法准确识读。所以,正音正字是汉语教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教学环节。

2.汉语阅读能力弱。如果连基本的字、词都不认识,就会影响对字义、词义的准确理解,甚至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学生日常训练的阅读理解与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出错的原因就在于不能理解文章中重点字词,进而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3.汉语写作水平低。汉语写作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尤为不易,他们只能完成最基本意思的表达,词汇比较贫乏,文章的构思、立意简单、草率,有的学生三言两语就算完成一篇作文;从语法上看,主谓宾的语序常有颠倒、错位的现象,一篇作文字数通常只能达到二、三百字左右。所以,从整体水平来看,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水平是比较低的。

从学生主体层面来看,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存在极大的差别,这也是导致汉语教学存在诸多困难的一个原因,而这种学习能力的差别主要是由地区差异造成的。北疆的经济文化较为发达,所以北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相对较高。南疆经济、文化都较落后,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也相对较低。

北疆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普遍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如发音准确、口语表达流畅,能够运用汉语熟练、流利地进行沟通与交流。而来自南疆的少数民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弱,发音不准、语调不准,口语表达也不完整。这种南、北疆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能力的差距,增加了汉语教学的难度。同一堂教学课,对于来自北疆的学生来说,接受起来很容易;而对于来自南疆的学生来说却不易接受,很难理解、消化。

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是要改变课堂上以教师授课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重在提问、引导,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开口,把思考、表达、锻炼的机会留给学生,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整体语言水平。例如,学习语文课文,可以首先让学生朗读文章,对他们不能正确识读的字、词加以纠正。在正音正字的基础上,再为学生解释重点、难点字词的意义、用法,并进行造句练习,加强学生对难点字词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活学活用。之后,在通读全文进行文章段落的梳理与讲解时可以设问,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各个段落的大意和全文主题、中心。同时还可以增加许多随机性的提问,让学生回答。这样不仅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通过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口语水平。

二是要注意难点字、词的讲解。汉语中有一些用语,如“婆娑”“憧憬”“凛冽”“繁衍”等词语,都有特定含义,需要老师深入讲解,学生才能领会、掌握其准确的含义。汉字有许多形近字,少数民族学生很容易混淆,如“器”容易被误读为“哭”。再如学生将“旷”读为“广”“绿”读为“录”“脾”读为“卑”,出现只读半边字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辨别、区分,帮助学生正音正字,以达到正确识读字、词的教学目的。

三是在作业批改上下功夫。作业能帮助我们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发现问题。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字词的训练、写作实践等。通过对作业的认真批改,教师可以判断学生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发现他们在语言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对字、词的误用或是语法的错用等等。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作业的批改,而且要从中归纳、提炼出一些普遍存在的语言知识问题,从而在教学中做出回应,突破语言学习难关,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给予学生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是采取小班教学。小班教学的最大优点在于教师能充分与学生接触,可以与学生一对一地进行交流,及时发现学生语言层面和理解层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纠错正误。

五是开设一些与汉语教学相关的选修课程,给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以丰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语言。新疆高校多是一些常规性的语言学习课程,如听力课、口语课、精读课等。如果增设一些文化类选修课程,如民族传统文化、美德、礼仪等,增加少数民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这样就不单纯是强化语言的学习,而是一种超越语言层面,进入文化领域的高层次认知性学习,可以起到双重的学习功效。这种文化、知识性的选修课程,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是开展汉语角,让少数民族同学与汉族同学组成一帮一的对子,让他们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进行交流,切实有效地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此外,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与热情,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要解决目前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问题,还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心理上进行积极引导,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学习语言的心理障碍,为他们创造更多学习语言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戴庆厦.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2]盖兴之.双语教育原理[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

[3]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休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4]方晓华.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J].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6(2).

责任编辑:郭一鹤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6531(2016)05- 0014- 02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存在问题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