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逆向物流的社会责任研究——基于环境保护角度

2016-03-24林仁灶刘贤昌

长春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逆向物流社会责任中小企业

林仁灶, 刘贤昌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工商系,福州 350202)



中小企业逆向物流的社会责任研究
——基于环境保护角度

林仁灶, 刘贤昌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工商系,福州 350202)

摘要: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逆向物流社会责任缺失。为推进我国中小企业逆向物流的社会责任发展,企业外部应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发挥大企业的模范作用,提高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公信度;企业内部应从企业战略层面规划逆向物流,完善逆向物流管理制度与流程。

关键词:中小企业;逆向物流;社会责任

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就业和社会的稳定,但由于受到企业用工成本上升,能源价格、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税费负担过重等原因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中小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创新,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创造更多的价值,而逆向物流是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的途径之一。

逆向物流有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资源的再利用、环境的保护,并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目前中小企业对正向物流重视程度很高,但对反映绿色生产和生态文明的逆向物流不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严重破坏了环境,因此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对逆向物流给以足够的重视。

1中小企业逆向物流的社会责任内涵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Stock教授最早提出了逆向物流的概念,他认为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了产品返回、物流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置、再加工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1]。根据我国2007年修订的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逆向物流也称反向物流,又分为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2]。企业对社会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发展逆向物流需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即通过经济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和对系统最终输出的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使得物质顺畅地重新流入生态系统之中,将经济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统一起来[3]。

但以往社会责任的研究对象和热点主要集中于大中型企业,关于中小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相关文献和专著相对匮乏,而关于政府推进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相关举措方面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4]。另外,对中小企业逆向物流社会责任方面的研究也很少涉及。

2中小企业逆向物流的社会责任发展现状

2.1包装物回收利用率低

我国中小企业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很低,包装物回收后分类水平较低不利于包装物回收和再利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包装物回收后缺乏科学分类甚至不进行分类,只是民间自发的回收,体系不健全、不专业,没有专业化的分拣、清洗等处理方法,而只是将相关的包装物混在一起,夹杂着其他类型的各种废弃物,导致无法正常地进行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2.2废弃物回收不规范

目前,我国的废弃物回收仍处于小贩以街道为单位回收的不正规状态。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对废弃物属性的不了解,自发进行的废弃物回收会造成很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由于对废弃物的不规范管理,企业在废弃物处理中经常会造成环境污染,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废弃物,在废弃物回收的过程中也没有采取防流失、防污染和防扬散的措施。此外,企业在回收化学品废弃物时也不按化学品特性进行分类,甚至不知道其危险性,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3逆向物流不受重视

目前我国物流发展迅速,但是逆向物流发展缓慢,回收废弃物和循环使用资源是逆向物流主要的内容。许多中小企业认为实施逆向物流成本高,要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5],这使得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危险废弃物处置不规范,不能循环利用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中小企业不重视逆向物流,更没有将逆向物流提高到企业的战略层次上,这就造成了目前中小企业逆向物流社会责任的缺失。

3中小企业逆向物流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

3.1中小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3.1.1政府监管不到位和法律规章缺失

国家和社会对逆向物流的市场培育与正向物流相比滞后许多,没有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造成了企业不自觉、政府管理不到位的局面。

我国物流的立法存在真空地带,没有一部调整物流关系的《物流法》[6],这使得从事逆向物流的人员无法掌握逆向物流的法律规范,而《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征求稿已经出台好多年,但至今还未公布实施,造成中小企业对包装物回收没有规章约束,企业随意处置包装物,破坏环境。同样,2003 年我国就提出了《电子垃圾回收利用法草案》,已经讨论了10多年,但至今还没有正式颁布。电子垃圾回收市场由于缺乏国家法律规范制约,乱象丛生,回收利用效率较低,对生态的破坏作用很大[7]。

3.1.2第三方认证机构公信度差

相对大企业和公众企业,中小企业受到第三方机构监督少。中小企业为市场竞争需要,大部分申请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认证,但是第三方认证机构在认证过程中走过场、乱认证、假认证现象屡禁不止,“认证”变“认钱”的潜规则盛行。第三方认证机构为了争取认证客户,在认证过程中放低要求不管企业实际执行是否达到标准,有些认证机构甚至替企业编造现场检查记录,或者在现场只记录符合标准和文件要求的事项,人为地把企业重大不合格项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中小企业希望用最低成本取证,不愿投入也没有做好基础工作,希望花最小的成本和最短的时间取得证书,在认证过程中弄虚作假,而社会认证机构则迎合企业的需要。由于第三方认证机构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使环境体系认证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企业生产过程中破坏环境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治理。

3.1.3大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给中小企业树立了反面典型

国家发布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指南,但仅限于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倡导者和推行者主要是大企业[8],但有些大企业由于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很大,往往不受地方政府约束。2013年,沪深交易所在内的多家市场组织编制发布了10余只社会责任指数,但部分上市公司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流于形式,可信度与客观性不高。以2013年报告为例,只有8家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经过了独立第三方的审验或鉴证[9]。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差给中小企业树立了反面典型。

3.2中小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3.2.1中小企业对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模糊

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认为,企业自身发展不好,就无法投入资源进行环境保护,更不用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大企业、公众企业的事情。阳小栋(2012)对珠三角的12家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被调查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中有涉及废弃物再利用的逆向物流活动的只占25%,中小企业对逆向物流的重视程度更低[10]。

3.2.2中小企业逆向物流管理不规范

由于单个中小企业实力弱,如浙江省2007年平均单个生产单位从业人员17人,完成工业产值920万元,基本上不可能建立资源回收体系[11]。中小企业把大部分包装物卖给废品收购站,而卖废品取得的现金不入账,直接进入企业的小金库,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把卖废品收入作为企业主的一份收入。卖废品收入在财务上不列入收入,涉及到偷漏税问题。而且企业把不能卖的包装物和边角料与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不经过适当处理,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由于我国在废弃品回收方面缺乏相应的畅通的渠道,同时也缺乏专业、科学的处理技术、工具和处理机制,即使企业想进行专业的废弃物回收,也缺乏相关的配套措施。例如,北京市内无知名的电子垃圾回收站点,大部分电子垃圾依靠个人倒卖,一些电子垃圾经过改装后再被卖给消费者,无而价值的部件则直接作为普通垃圾处理,这既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又对环境造成了破坏[12]。

4中小企业逆向物流社会责任发展的对策

由于全球范围内企业循环生产的意识增强,而使得逆向物流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来促进企业采取逆向物流中的环保措施,促使企业实行 “循环经济生产”,与此同时,“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环保意识贯穿整个供应链,消费者“绿色消费”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些都要求企业最大程度地在各个生产环节采取环境保护和节能措施,开展“绿色生产”。

4.1中小企业外部环境对策

由于我国公民环保意识薄弱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劣势,政府应该成为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推动者。政府承担社会治理者义务,追求的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企业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两者必然存在矛盾。但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应该制定法律、政策让企业真正履行逆向物流社会责任,并使企业的目标与社会的目标统一。因此,企业的外部环境对策主要是由政府主导推进中小企业履行逆向物流的社会责任。

4.1.1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并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

国外政府对逆向物流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例如,美国逆向物流的发展得益于制定大量的法律和制度,引入2000多个固体废品处理法案,制定了逆向物流中长期规划等;欧盟制定了详细的逆向物流总体发展规划;日本制定了较为完备的逆向物流法律体系,每四年制定一次《综合物流施策大纲》[13]。

我国政府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以下几方面促进逆向物流的发展。

(1)加强部门监控,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政府要对逆向物流工作、废品回收等方面加强相关的监控,做好服务型政府转型工作。首先,要依法对相关回收企业资质进行认定。回收工作的市场监督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要对相关企业资质依法认定,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及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进行监管。其次,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在危险废物产生源头上严格进行登记、分类,越细致越好,并加强监管,防止危险废弃物非法倾倒、处理或通过各种途径非法转移,对于违法企业严管重罚[14]。再次,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废弃物研究管理机构,政府为其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和经济保障,提高其管理效率。同时也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结合我国国情加以改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2)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双管齐下的方式来推动中小企业逆向物流发展。中小企业自身管理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压力大,没有大企业的资源优势,政府可采取补贴、减免税、专项资金、设立环保基金等各种经济手段促进中小企业实行循环经济生产,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使企业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环保中去。

(3)制定相关法律并加大执法力度。我国应该制定统一的《物流法》,强制企业实施逆向物流主体责任,并完善奖罚机制。另外,《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应尽早颁布,使包装物回收有法可依。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增加企业的违规成本。修改后的、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于2015年1月1日实施,给中小企业推进逆向物流社会责任带来了契机。同时,政府实行信息公开,把中小企业违法现象及时公开,使公众了解违法企业,进而让公众与消费者用脚投票。如福建省2015年1-2月份就挂牌督办了28家环境问题企业,其中大部分中小企业擅自将危险废弃物作为一般固体废弃物处理[15]。

(4)推动社会公众参与逆向物流的环境保护。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使命,全社会都有责任来监督企业经营生产过程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政府应定期向社会公布“不守法”、“破坏环境”等履行社会责任差的企业名单,让消费者知晓信息并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公众也应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环保部拟定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试行)》已经公开征求意见,即将公布实行,环保部门将建立公众参与工作机制并设立举报奖励基金对举报人员和单位实行奖励[16]。

4.1.2提高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公信度

中小企业通过认证促进其逆向物流的规范管理,认证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这需要第三方认证机构真正按照ISO标准来督促企业提升逆向物流的管理水平。第三方认证机构虽然不是政府机构,但承担部分政府职责,政府部门应该对违规认证机构给予严厉惩罚,并建立统一的认证机构评价体系,实行认证机构淘汰制,强化认证机构的自律行为,让第三方机构真正起到监督和促进企业规范逆向物流管理的作用。此外,政府部门还应该对第三方认证机构开展公信度评级,评级结果向全社会公布,借助公开信息促使第三方认证机构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并提高其社会公信力。

4.1.3发挥大企业的模范作用

大型企业特别大的国有企业和公众公司,在引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应发挥其影响力作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是其他企业和机构不可替代的,对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政府应该促进大企业规范逆向物流管理,使其成为履行逆向物流社会责任的楷模。

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关注逆向物流的环保和资源节约的社会责任问题,并且对其供应链的企业提出“可持续性”考核。许多中小企业通过履行更多的环保社会责任,成为大企业供应链中的一员,这样通过大企业的推动可以促进中小企业提高其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比如沃尔玛公司在2005年就提出了创造零废物和只销售达到环保标准的产品的口号,实行环保“360项目”并在中国的超市推行。“360项目”就是体现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绿色消费等的逆向物流技术。沃尔玛还制定了一系列零售业绿色供应链评价指标[17]。沃尔玛公司树立了大企业应有的模范作用。

4.2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对策

许多中小企业认为,由于中小企业 “小”,因而承担的责任不应过“大”,因此大多数中小企业仍抱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创造利润”的信条,对企业与人、环境、社会的关系认识不清。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承担者,绝非“配角”[18]。企业规范逆向物流管理,不仅可以使企业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保护环境,履行社会责任,从而开创一种双赢的局面。

4.2.1从企业战略层面规划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社会责任是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期策略,企业应及时调整成本效益原则,把其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样也需要战略,战略具有全局性与长期性的特点。中小企业通过实施战略管理,找出企业逆向物流社会责任方面的优点和缺点,并结合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制定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并据此制定企业逆向物流社会责任的方针和政策。战略管理使企业着眼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使企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应把履行逆向物流社会责任作为一种常态机制嵌入企业运营管理系统,并融入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使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价值的最大化。

4.2.2完善逆向物流管理制度与流程

(1)对不同的废弃物进行分类管理。根据我国废弃物管理标准的规定,应针对不同性质的废弃物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管理,尤其是一些危险废弃物如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重金属、石棉制品等要进行特别处理。针对可回收物要进行相应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对不可回收的废弃物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销毁。

(2)加强包装物的管理。企业对能够循环使用的包装物要循环使用,可以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促进包装物的循环使用。企业应做好包装物的分类回收工作,对不能再利用且不属于危险包装物的可以当废品销售,并做好财务处理工作,避免将卖废品收入作为小金库。而剩余的包装物应委托有资质的企业回收。在收集、贮存废弃化学品时,必须按照化学品特性进行分类,并且不得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废弃物[19]。

(3)做好企业内部逆向物流协同工作。中小企业要做好逆向物流工作,就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协同作用,扩大沟通途径,保证相关的工作流程畅通,各个部门针对工作流程中的问题要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企业要加强管理层与职能部门的沟通,采用分层负责制以及例外管理原则等方式加强上下级的沟通交流。针对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要做到权责分明,实施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细则,对各个部门和员工进行合理的职责划分,防止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另外,企业也要加强网络技术的应用,针对逆向物流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详细的交流,这样使得各个部门的内部沟通顺畅,逆向物流工作得以正常运行。

随着我国制造业服务化以及“互联网+”的到来,中小企业处于十分关键的转型期。中小企业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创新的思维来规划逆向物流发展,通过政府推动、企业全员参与、全社会监督等方式,使逆向物流管理规范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蜻,李来胜,张静静.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企业逆向物流运行成本研究[J].企业研究,2014(6):135-136.

[2]张勇.如何看待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J].中国发展观察,2011(8):26.

[3]贾明明.企业逆向物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J].企业导报,2009(10):63-65.

[4]张继才.政府推进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国际经验及启示[D]. 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2.

[5]查玉莹.基于Petri网的含逆向物流功能企业物流流程建模[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1.

[6]弓辛荣.物流立法模式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13.

[7]华锋,萧明皓.逆向物流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物流技术,2014 (8):52-53.

[8]曹蒙.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分析:现状、困境及出路[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3(7): 39-40.

[9]桑彤.首届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峰会启动:上市公司应成履行社会责任模范[N]. 经济参考报,2014-12-24(003).

[10]阳小栋.珠三角制造业实施逆向物流战略的初步探讨[J]. 科学管理研究,2012(13):120-123.

[11]杜江.EPR 制度下浙江中小企业逆向物流模式选择[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下):80-81.

[12]史振元,杨淑涵.北京电子产品逆向物流[J]. 中国证券期货,2010(10):187-188.

[13]张童,于晓海.国外逆向物流发展的经验分享与借鉴[J].对外经贸实务,2015(9):86-88.

[14]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海南省危险废物回收处置监督管理的建议[EB/OL].[2013-03-29].http://www.hainan.gov.cn/code/V3/tian/zxta.show.php?id=5285.

[15]陈文浩,曾咏发.闽挂牌督办10家环境问题企业[N].海峡都市报, 2015-03-02 (Y001).

[16]《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EB/OL].[2015-04-15].http://leaders.people.com.cn/n/2015/0415/c178291-26846580.html.

[17]张秋彤.沃尔玛的绿色供应链管理[J].中国市场,2011(6):27-28.

[18]中小企业社会责任[J/OL]. [2012-10-22].http://www.yicai.com/news/2012/10/2176271.html.

[19]梁波.电子废弃物物流及责任方安全职责分析[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12):32-36.

[20]王新利,毛祖兰.我国农产品物流企业成本费用预算管理体系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5(6):142-145.

责任编辑:沈玲

Research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Reverse Logistics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LIN Renzao,LIU Xianchang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Fuzhou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and Trade, Fuzhou 350202, China)

Abstrac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important parts for enterprises to fulfill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exists a problem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bsence of reverse logistics in China's small and medium-side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reverse logistics in China'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exterior should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 supervision, perfect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play the model role of large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third-party certification authentications; enterprise interior should plan reverse logistics from strategic level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cess of reverse logistics.

Key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reverse logistics; social responsibility

中图分类号:F2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6)01-0027-05

作者简介:林仁灶(1971-),男,福建永泰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财务﹑税收、采购等方面的研究;刘贤昌(1971-),男,福建宁化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经济统计与决策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23

猜你喜欢

逆向物流社会责任中小企业
RFID技术在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我国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现状分析
电子废旧产品逆向物流运营新模式的经济性选择因素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电商企业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研究